Loading...

每週論壇

眾議園
(本版園地 歡迎來稿 文責自負 不設稿酬)

堂會與機構同行服侍

香港基督教會宣道堂(旺角堂)開展社區服務之前,教會會眾只有幾十人,在人手、才力、經驗上也不足。但我們想到,教會唯一的優勢就是有地方。教會可以開放空間,配合機構的資源,發揮槓桿效應,使教會能透過社區服務接觸街坊,成為無牆教會。

故此,旺角堂在四年前設立睦愛中心,目的是希望透過社區服務去關懷一群弱勢社群並且讓他們認識神。我們與不同機構合作,包括新福事工、基督教勵行會、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伯特利神學院、努力試、惜食堂、Manna ICA、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等,服侍區內獨居、雙老長者,新移民家庭,基層小學生、中學生,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等。

社區服務應該與教會完全無縫的結合一起,不分社會服務部還是堂會部,才讓人得著全人的幫助。曾聽過其他教會推行社區服務時,考慮到是否需要另設一個部門,或是否需要另外聘請一位專責社區服務的同工。如果用此模式,要特別注意會否將服務與傳道二分化,變得各自為政。例如,基層人士可能只取得服務,欠缺對福音進一步的理解。服務若沒有將人帶到耶穌面前,它能起的效用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教會定位要清晰,讓基層人士及會友明白我們不是慈善機構,而是一間教會。我們的社會角色就是教會。

旺角堂與機構的合作中產生了不同的果效,其中一個預料之外的是一位新移民婦女的改變。教會每年會有一至兩位新移民婦女參與新福事工協會的「波阿斯學員培訓計劃」,已參與了三年。其中一位新移民婦女完成一年的訓練後,上年開始成為教會全職同工,服務新移民婦女。教會本來沒有專門人力及知識訓練新移民婦女領袖,但當新移民婦女參加了機構的培訓計劃後,對她本身和教會都有美好的結果。對她來說,她個人能夠成長,也促進了自己的充權;對教會來說,能培訓到新移民婦女成為領袖,並能服侍自己的群體,這是超乎所想的恩典。

教會需要有清晰的定位,確定要做甚麼社區服務;但同時也要了解,做甚麼類型的社區服務不應單從教會「想」做甚麼出發,而是應該明白社區真正「需要」甚麼。每個社區都有其特色,街坊是社區的持份者。所以,教會要先從他們的真正需要出發,不能為做而做。當教會有了定位後,我鼓勵各位可以主動尋找與自己教會的異象和目標一致的機構合作。不單是可找機構合作,也可找教會一同合作,因為在神的國中,只有一間教會。地上的教會不應自掃門前雪,反要彼此配搭,使資源運用得更恰當,叫我們手所做的能夠榮神益人。

(作者為香港基督教會宣道堂〔旺堂角〕堂主任。本文為關懷貧窮生命轉化系列文章,由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提供。)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