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職場談信仰

「職場神學」評論(上)

幾年來「職場神學」的討論愈來愈蓬勃,若讀者往最早和最積極推動相關思想的基督徒畢業生團契(下稱GCF)網頁看一看,會發現該機構在這兩年獲邀請的次數愈來愈頻密。當它愈發流行,我們自然想問:究竟甚麼是「職場神學」?似乎除了近期郭鴻標博士的評論外(2003c,2003e,2004),一直以來都沒有人較全面地探討這問題。我有點不認同他的見解,故嘗試在這裡再評議。缺乏評論的原因之一是沒有人認真地撰寫論文或書籍闡述「職場神學」,新穎名詞又層出不窮(市井靈修、市場神學、多重召命觀、職場倫理……),即使提出一些批判反省,也不敢肯定有沒有人真的這樣想。為避免這困難,本文裡的「職場神學」只是方便用法,引文時無意暗示某些人必然有意識地在建構神學,若真的沒有人支持那些思想,就當本文是一些預防性建議。

一、正名

  坊間較流行兩個名稱──「職場神學」和「市場神學」,不知何故,論者通常將這兩詞當是同義的,郭文(2004)亦沒留意這分別,間中有人會視職場(workplace)為市場(marketplace)的一部分(胡仕揚,2004),但這分類在日常用語(如字典)並不常見。一般來說,若討論市場,尤其倫理方面,就會是經濟倫理、全球化、企業社會責任和商業倫理等問題,若討論職場,就會較個人化,如管理決策、職業生涯發展等,「市場」似乎不應與「職場」混為一談,有關它們的神學反省也應該不一樣。本文只會談「職場神學」,因我認為大家關注的並不是市場。又由於不同行業不同職級的職場不可相提並論,如果真的有「職場神學」,每個職場都應有它自己的神學。

  流行的「職場神學」常見要點有三:俗世工作有神聖意義,聖俗不可二分;無牆教會,這是聖俗不二分其中一個詮釋;倫理方面的處境性反省,這包括某些人喜歡談的智慧處事手法。在近期的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下稱HKPES)的系列和GCF的論述裡都可以找到類似的思想。若單看這幾點(詳見下文),坦白說,內容有點簡陋,稱之為「神學」有點像一般人說他們有一套飲食哲學。或者,「職場神學」並不單指一些思想,還指涉近年由加拿大維真神學院及GCF、HKPES等組織發起的運動的代名詞──「你去聽甚麼講座?」、「……職場神學講座。」「你這事工是做甚麼的?有甚麼特色?」「……職場神學事工!」「哦,明白了,即某些機構的某類型活動……」正因如此,凡是指涉現今流行的「職場神學」,我全都加上引號,以示略有保留。

二、「職場神學」的要點

  「職場神學」三個常見要點中有兩個以聖俗不二分作基礎。這看似簡單,但何謂聖何謂俗?郭君認為這是指「希臘的屬靈屬世二元論」,如「柏拉圖認為身體是靈魂監獄」(2004)。然而,按我觀察所得,「聖俗不二分」似是口號多於嚴肅理論,聖與俗的分野並未發展到神哲或社會理論層次。有時候,就連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分別都會被說成是流行教會的聖俗分野(可參考陳榆於2003年為龔立人一書《神聖與凡俗》所寫的序言,注意,龔君書中的聖俗分野又與陳君所說的不同),這顯然是錯的,但足以表明聖俗二字在發展多年的論述裡仍是何等任意和空洞。或許最有共識又最基本的意思是,「職場神學」支持者覺得牧師以外的工作皆屬信仰實踐一部分,工作無分「貴賤」,就是這麼多。

1. 聖俗二分與分別為聖

  這樣的「聖俗不應二分」在今天沒有很多人非議,但卻未觸及兩個更關鍵的問題。首先,單單講聖俗不應二分是很片面的。聖俗二分之所以流行,大概是很多信徒視之為實踐分別為聖的主要途徑,而分別為聖這思想有很多聖經根據(雖然實際指甚麼分別卻也可以是很複雜的)。因此,「職場神學」支持者反對了聖俗二分後,還當告訴信徒可以怎樣實踐分別為聖。好了,我認為我的工作有意義,我不再將牧師的工作視為獨一神聖,我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神喜悅的,那麼,「分別為聖」又是甚麼傢伙?假如職場調查顯示信徒行為與非信徒無異,那一定是個憂慮嗎?今次要分開的又是甚麼跟甚麼?

  另外,如何應用貶義的「聖俗二分」和褒義的「分別為聖」?以信與不信的婚姻為例:有信徒認為,婚姻的核心條件是相愛,所以只要真心相愛就可結婚(康來昌,2001),這可說是有創造神學根據的,與「職場神學」說工作有意義的思考進路差不多;但亦有信徒認為,信的人怎樣也不可跟非信徒談戀愛,他們要分別為聖。若我工作的雜誌社為提高銷路要每期加插性感照片,我因此辭職,我是貶義地聖俗二分抑或褒義地分別為聖?(我無意暗示兩者此消彼長,但解決辦法需另文再議。)

2. 工作意義

  未觸及的第二個關鍵問題是,確認了聖俗不二分,很多時反會令信徒更難看見工作有神聖意義。確認聖俗不二分,只能為信徒提供一個基督教理想工作觀,例如工作是用來建設文化和社會。當實際工作與這理想南轅北轍(例如超時工作、很多高薪厚職是社會不平等剝削的結果),高舉聖俗不二分就會令信徒覺得工作無意義,接受這思想的信徒比那些深信聖俗二分的信徒更難有一個開心寫意的工作觀。在這處境下轉談召命,只會是迴避不談工作。其實,談一些有別於工作的召命,即或多或少地否定工作有意義。

  我多年前提出過這疑慮(張國棟,2000)。該文區分工作意義為外在意義和內在意義(例如當醫生的內在意義是醫治人,一位醫生與他喜歡的同事一起工作是外在意義),聖俗不二分的主張高舉內在意義,在「職場神學」的論述裡本欲帶來工作滿足感或神聖意義,但內在意義卻會因社會工作非人化等問題而銳減。試問,對著一位每天工作十一小時的信徒,我們還要教導他體驗工作內在意義嗎?為何他還要更盡情投入工作,視業務上的對象為上帝呢?

小結

  「職場神學」重點之一──聖俗不二分──雖在神學上有其合理之處,但上述討論顯示,這主張對職場與信仰的分析給人一個隔靴搔癢的感覺,不足為教會面對職場牧養的主要裝備。花那麼多時間去重尋屬靈觀、學習聖俗不二分或創造神學等,似乎只是行了半步而已,更甚者,若以此作為我們應該積極投入工作的理由,則大錯特錯。(待續)

(作者網址:go.to/daniel_cheung


參考書目

陳士齊,2003a,「回應《顧客就是上帝!》」,《基道閱讀》,第31期。http://www.logos.com.hk/intext/intext_current.asp

______,2003b,「資本主義工作觀的神學問題:顧客就是上帝?──一套將上帝降格,將顧客偶像化的意識形態」,《基道閱讀》,第34期。http://www.logos.com.hk/intext/intext_current.asp

陳榆,2003,「序」,見於龔立人,《神聖與凡俗:市井的信仰與靈性》。

張國棟,2000,「工作意義與服事職場信徒」,《時代論壇》,第660期,2000年4月23日。

______,2004a,「HKPES調查的問卷設計」,《時代論壇》網上版,第895期,2004年10月24日。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

______,2004b,「續問HKPES關於問卷設計」,《時代論壇》,第896期,2004年11月2日。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

Laura L. Nash著,張國棟譯,1999,《商場聖徒──商界信徒的掙扎與出路》。香港:基道出版社。

Alexander Hill著,張國棟譯,2001,《商界高手──基督徒商業倫理縱橫》。香港:宣道出版社。

蔡聖龍,2004,「為誰辛苦為誰忙?香港首項基督徒職場倫理行為研究」,《時代論壇》,第887期,2004年8月29日。

葉松茂,2002,《顧客就是上帝──開心寫意的工作觀》。香港:天道書樓。

古斌,2004,「職場神學──未有的起點,過早的當選」,《時代論壇》網上版,第885期, 2004年8月13日。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

康來昌,2001,《流浪的神》。台灣:雅歌出版社。

郭鴻標,2004,「職場召命與教會觀念」,《宣道牧函》,第37期,2004年6月。http://www.cmacuhk.org.hk/version3/mag/mag_letter_37/mag_letter_37a.htm.

______,2003a,「從聖經看工作的意義」,《基督教週報》,第2005期,2003年1月26日。轉載於GCF網頁。

______,2003b,「職場靈修」,《基督教週報》,第2004期,2003年1月19日。轉載於GCF網頁。

______,2003c,「職場神學 (二)」,《基督教週報》,第2003期,2003年1月12日。轉載於GCF網頁。

______,2003d,「職場倫理方法論」,《基督教週報》,第2002期,2003年1月12日。轉載於GCF網頁。

______,2003e,「朝向職場神學的建構」,《基督教週報》,第1998期,2002年12月8日。轉載於GCF網頁。

龔立人,2003,《神聖與凡俗:市井的信仰與靈性》。香港:學生福音團契。

李淑儀,2004,「企業荒原栽公義」,《時代論壇》,第888期,2004年9月5日。

羅秉祥,2000,「非黑即白二分法的壞鬼倫理觀」,楊牧谷等著,《壞鬼神學》。香港:更新資源,頁196-227。

______,2002,《公理婆理話倫理》。香港:更新資源。

胡仕揚,2004,"Christians in the Marketplace", September 2004(PowerPoint file),香港基督徒畢業生團契網頁,http://www.gcf.org.hk/main.html。

袁海柏,2004a,「牧師,為甚麼我不告訴你……」,《時代論壇》,第 889期,2004年9月12日。

______,2004b,「打破隔膜」,《時代論壇》,第 890期,2004年9月19日。

阮美賢,「簡介天主教社會訓導文獻」,《神思》第48期,主題:社會倫理,2001年2月。http://www.hkjp.org/。

網頁參考

  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網頁,http://www.hkpes.com/tc/home.htm。
  香港基督徒畢業生團契網頁,http://www.gcf.org.hk/main.html。
  公義樹網頁,www.theoaksnet.org。

 

Donationcall

舊回應1則


張國棟 / 2005-01-30 05:05:43.0

更正

「或者,「職場神學」並不單指一些思想,還指涉近年由加拿大維真神學院及GCF、HKPES等組織發起的運動的代名詞」一句中,「代名詞」是多餘的,本人審稿時看漏了,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