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倫常理性

在失衡的社會尋找平衡

《壹本便利》刊登未成年歌手李蘊的性感照片餘波未了,又以藝人鍾欣桐更衣時被偷拍的半裸照片作為封面,引起社會大眾的強烈關注,近年有關傳媒手法的爭議不斷出現,由《蘋果日報》的陳健康事件,到《東周刊》刊登女藝人被脅逼下拍攝的裸照等等,傳媒往往在輿論沸騰的時候稍作收歛,之後又故態復萌,甚至變本加厲!而有關監管傳媒的法例卻因為來自傳媒及部分關注民主和人權團體的反對而舉步維艱。

新聞言論自由不是絕對
  新聞及言論自由十分重要,但這自由並不是絕對的,回顧過去十年香港媒介所經歷的變化,令人十分感慨,因為她往往既扮演天使,亦扮演魔鬼的角色。傳媒一方面在監督政府和大財團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在破壞我們社會的倫理價值觀方面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亦罄竹難書!

  有人認為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言論自由愈多愈好,因此而產生的一些負面作用只是必要之惡,毋須大驚小怪,於是在一般青少年可以接觸的報刊刊登嫖妓指南、介紹色情網站和光碟必須被容忍。當有團體呼籲修訂條例,要求將這類物品列為第二類刊物,必須包膠袋及不准售賣予十八歲以下青少年,若果屢犯不改應予重罰等等,便有人上綱上線,指會扼殺新聞及言論自由!

  有關要求其實並沒有禁絕所有色情物品的出版,只是要求保障心志未成熟的青少年,令他們不會輕易接觸到色情物品,根本不會阻礙正常資訊的流通。無可否認,社會人士對色情物品的接受程度愈來愈高,但我們曾經隨機在街上作抽樣調查,大部分的市民都認為很多被影視處評定為第一類的刊物,其實都是兒童及青少年不宜,應列為第二類刊物,大多數人(特別是家長)都不願意他們的子女輕易接觸到色情物品。限制此類物品的銷售方式,其實不會令好此道的成年人接觸這些資訊的「自由」受損。

反規管色情資訊,為甚麼?
  為甚麼一些傳媒大力反對規管色情資訊呢?其實骨子裡完全是商業利益的考慮,因為很多讀者其實對這些色情資訊也「心思思」,但基於他們心底裡明白這些資訊意識十分不良,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的色慾,而不是甚麼藝術作品,若要他們在大庭廣眾之下購買色情物品,他們是不好意思的,於是,一些報章將自己包裝成正義先鋒或民主鬥士,內裡免費附送色情資訊可說正中下懷,讓大家可以安心購買,而毋須閃閃縮縮。在地鐵等公眾場所,仍然很少人敢公然閱讀屬第二類的色情刊物,但打開充滿艷照、嫖妓指南等內容的報章雜誌,大家卻不會有半點尷尬,天天閱讀三份暢銷報章及每期購買「淫賤雙周」的基督徒、教師及家長大有人在!

  至於纏繞式的跟蹤和偷拍行為,亦是爭論已久的課題,演藝界人士面對的困擾最多,而政府官員和一些公眾人物亦深受其影響,其實贊成進一步立法規管的人大部分都同意。基於公眾利益,有些跟?及偷拍行為是可以接受的,例如針對一些公職人員貪污瀆職;商業欺詐及黑社會活動等等,有關傳媒不應因此被檢控,或可以此作為萬一被控時的抗辯理由。但基於一些人對政府缺乏基本的信任,任何有關傳媒的條例都被假定為箝制傳媒的工具,於是寧願忍受一些報刊繼續假借新聞自由而販賣色情、侵犯私隱,卻不願對傳媒增加絲毫合理的規管!

  一些傳媒人士及學者則強調,有甚麼讀者才有甚麼傳媒,在自由社會有買才有賣,因此,責任在於購買的人士,我們要接受讀者的選擇。其實所有不當行為都會有一定的支持者,搖頭丸、翻版光碟、淫褻物品都會有一定客源,難道全部都要合法化?每個社會都有其道德的底線,問題只是我們的底線愈拉愈低。為甚麼我們認為「剝奪」市民以低價購買侵犯版權物品的「自由」是合情合理的,卻容許市民自由製作及購買侵犯他人私隱的物品?

支持民主自由=支持娼妓合法化?
  諷刺的是,某些鼓吹色情、譁眾取寵、採訪手法極具爭議的報刊,同時標榜支持民主自由,常常透過頗具傾向性,並不客觀的煽動性報導來支持民主,爭取普選。而一些支持民主的議員、學者,以至宗教界人士,因為欣賞有關報刊的敢言作風,甚至將其視為香港民主發展的重要喉舌,因而對有關報刊一些負面行為「隻眼開隻眼閉」,不會輕易批評有關報刊。更令人遺憾的是一些教會領袖亦因此失去是其是,非其非,客觀評論問題的能力,甚至令人覺得教會中人包庇、支持這些誨淫誨盜的報刊!

  在泛自由主義大行其道的今天,往往以個人權利為藉口,將很多具爭議性的行為不斷合理化和合法化,一些人認為為了支持民主自由,因此,接受娼妓合法化,任由傳媒渲染色情暴力,容許各式各樣的賭博是必須的,而是否接受同性戀更成為社會是否「進步」的標記!

  個人認為教會領袖在實踐信仰,關心及批判這個失衡社會的同時,亦應小心留意,無論和政界人士或傳媒中人,其實都應該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不宜有過分密切的關係,以免在一些涉及信仰原則的事上,礙於人情的緣故而不能憑良心說實話。支持民主發展雖然重要,但建立一個健康的社會風氣同樣重要。在一個已經失衡的社會,尋找平衡是極其艱鉅的工作,因為完全靠向一邊往往比努力維持平衡來得容易,否則可能會兩面不討好,在這個愈來愈偏激的社會,教會及其領袖更需要保持一個超然客觀的立場,用愛心說誠實話,敢於「與眾不同」。

(本專欄逢每月第二週刊出,由關啟文、蔡志森、鄭順佳及郭鴻標輪流執筆。召集人:蔡志森。分題為編者所加。)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