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昔日新聞

院牧聯會定10.17為健康主日
禱文啟應文講章資料供教會參考
(9月9日消息)

十月十七日為「健康主日」,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提供主日的祈禱文、啟應文及講章等資料,供各教會參閱。資料如 下:

在上世紀70年代來,香港的教牧與在醫療界中服務的基督徒,召開了一次「香港醫院福音事工研討會」,會後更發表了一份具前瞻性的《全人的醫治報告書》。

由於《報告書》吻合了當時社會對醫療的期望,更喚起了教會對醫院牧關事工的注意。1984年,首位院牧進駐第一間公立醫院——葛量洪醫院,以後25年,院牧服務不斷發展,現已遍及全港公私立醫院,而「全人醫治」(包括身、心、社、靈四方面),隨著院牧服務,亦已漸漸普為人知。

「全人醫治」的目標就是「全人健康」,今年的「健康主日」,讓我們以「誰讓醫治發生?」作為思想的主題。

「健康主日」祈禱文:

恩慈的主,感謝祢!是祢眷顧和引領,讓我們今天可以在一起敬拜祢,並一同思想袮的教導和應許。

今天是「健康主日」,求主不單讓我們為自己的健康而感恩,也為自己的健康而謹慎,更求主幫助我們,能夠把健康的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成為別人的祝福。

主啊!我們感謝袮,讓我們在香港可以獲得先進的醫療服務,但是無論醫院如何先進,醫療人員如何專業,都不可能完全解決病苦的問題,因為人除了身體之外,我們的心理和人際關係,並我們的靈性需要,這些都是現在醫院所不能滿足的。

但主啊!袮曾應許說:袮(我)來了,是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又說:天父怎樣差遣袮,袮也怎樣差遣我們。因此,主啊﹗我們不單為自己的健康感恩和盡力,我們更祈求袮差遣我們,讓我們像袮一樣,關愛患病的人,並為他們帶來希望和醫治。奉主耶穌的聖名求。阿門!

啟應文:

啟:創造生命並賜下救贖的主上帝,我們感謝祢!祢讓迷失的走回正路,軟弱的重得力量,疾病的得到醫治。這一切都是出於祢的慈愛。

應:主,祢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們要讚美祢。

啟:創造生命並賜下救贖的主,我們感謝祢!因祢應許我們可以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所以我們肯定,健康的生命是祢給我們應許。也是我們要盡力持守的福份。

應:主啊!求祢賜予我們生活的智慧,並且有勤勉又知足的心,好讓我們在身體、心理、人際關係和靈性上,都能健康發展。

啟:創造生命賜下救贖的主,我們祈求祢﹗因為祢不單創造和救贖我們,祢更是全人類的創造主和救贖主。所以我們祈求祢,幫助我們不但關愛自己,也關愛別人,因為一個肢體受苦,眾肢體也該一同受苦。

同應:主啊﹗求祢幫助我們成為愛的使者,像那個撒瑪利亞人,為受傷受困的人, 勇敢而且慷慨的伸出助人之手。阿門﹗

講章:

主題:誰讓醫治發生?
經文:王下五:1-15

引言:列王記下記載的是一段以色列人不幸的歷史。以色列人戰敗了,人民被擄為奴。在這樣的光景下,神的救恩是怎樣臨到他們?神是怎樣的期望他們?

一、戰勝的與不能戰勝的

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可說是位極人臣,功成利就,這該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人生,捨身忘死的追求?但他雖然戰勝所有外敵,而且擁有無數的財富與權力,但卻偏偏敵不過小小的病菌——他患了群醫束手的大麻瘋。

原來,人不論擁有多少權力、財富、功績,人仍然是不能支配和掌握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聖經讓我們看到生命與生活的真相,成功的不都是快樂幸福的。若然我們的生命和健康出了問題,再多的權力和財富,都不能讓我們幸福。

王下五章讓我們看見的,一個華麗的元帥府,裏面充滿的卻是憂愁與嘆息,表面上是戰勝的,原來卻是戰敗的。人生中,甚麼是能戰勝的,甚麼是不能戰勝的呢?

二、軟弱的,反成為強壯的

這裏簡單幾節的經文,卻敍述了一個令人訝異的事實。一個被擄為婢的小女子,她竟然可以勸服主母,令她膽敢向自己作元帥的丈夫建議——到戰敗之國去求他們的先知。如果我們明白這事的性質——強弱、尊卑原來是可以倒轉的,就能發現當中的變化意義。

疾病和不幸都可以令人由強者成為弱者;但吊詭的是原來疾病和不幸亦可使人由弱者成為強者。被乃縵所擄來作婢女的小女子,她不正是一個不幸的人嗎?她沒有身份、自由、甚至沒有希望;而且國破家亡,人在異鄉,並且還要服侍自己的敵人。這樣的境況下,這個小女子由內到外,似乎都有足夠自怨自艾,甚至狠毒詛咒的理由。因此,當乃縵患病,她似乎應當開心,甚至覺得這是神給他的報應。

然而,她不但沒有幸災樂禍,而且還向他提出醫治的建議。這個不幸者不單沒有被不幸所勝,而且她更可以幫助其他的不幸者。誰說病人只要別人幫助?其實病人不但可以幫助自己,甚至更可以幫助別人﹗

每一個人內心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並且這一份健康的力量,可以帶來改變的力量。這個外在無能,但內在有力的小女子改變了乃縵的命運,很可能也會因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三、信心與愛心能讓人重得健康

王下這段歷史,記下了一個不幸的小女子如何因著對神的信心,保存了盼望和愛心,她的言行甚至感動了自己的主母和主人乃縵。由乃縵向亞蘭王要求赴撒瑪利亞找以利沙,到他長途拔涉來到撒瑪利亞,背後的原動力,就是受到這份信與愛的感染。

乃縵得醫治,似乎是他遵照了以利沙的吩咐。正如一些病人得醫治,似乎是因為完成了治療。但其實治療以外的支持和關心,也是不可忽略的元素。

當乃縵來到先知以利沙的門口,但以利沙只叫一個門徒吩咐他去約旦河沐浴七回。這下他發怒了,原因是他感到自己被忽略和受到侮辱。但這時,卻又有一位不知名的僕人來勸他。又一個沒有身份和權力的小人物,改變了乃縵的決定,也就是改變了他的一生。

很多時,病人有很多的堅持和執著,放不下自己的身份或習慣。這時,一個適時而出現的小人物,以勇氣和愛心提出適當的建議,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能讓醫治發生的除了上帝,以利沙(醫生),原來還要一些有信心與愛心的小人物,他們也許是院牧,也許是探訪義工,也許是你我。

結語:
在王下這段歷史之中,我們可以看見:
.上帝是施恩與憐憫的上帝,祂眷顧戰敗了的以色列,甚至被擄的小女子, 就連攻擊以色列的乃縵,祂也眷顧。
.沒有完全的失敗者,也沒有完全不敗的人,敬畏上帝的人,最終會得到幫助和醫治。
.在上帝眼中,沒有大人物,也沒有小人物、大人物要謙卑、小人物要自信。
.不是一個人讓醫治發生,是一些人讓醫治發生。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每日快拍,2010.9.9)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