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昔日新聞

「信仰市場‧消費教會」講座
龔立人:教會不應怕沒有賣點
(10月10日消息)


左起:葉菁華、駱頴佳、陳龍斌、龔立人、范晉豪

為慶祝基督教文藝出版社(下稱文藝)六十週年社慶,文藝與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合辦「信仰市場‧消費教會」講座,於十月八日假中華基督教會望覺堂舉行。四位講員包括香港浸會大學通識及文化研課程講師駱頴佳、崇基學院神學院助理教授陳龍斌、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龔立人及聖公會諸聖座堂署理座堂主任牧師范晉豪,探討消費主義如何影響教會,並由崇基神學院副教授葉菁華主持,逾百人出席。

葉菁華表示香港的特色就是「基本法規定了要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他笑指「若香港搞社會主義,可以進行司法覆核。」港人大多覺得資本主義很好,因為可「透過市場機制改善生活,而晚期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就是消費主義」,例如推陳出新的商品引起強烈的消費慾,讓人透過消費感到滿足。教會當然也受到這種文化影響,要考慮怎樣回應及自處,例如不少教會採用行之有效的企業管理模式,採取「市場化的策略去推廣福音」、增加會友數目。現今教會會友亦會把消費主義帶到教會,出現「church shopping」一詞,葉菁華疑惑:「教會本來是屬靈的家,竟然可以shop自己的家?」可惜這情況難以避免。

消費主義把教會變得娛樂化

駱頴佳從文化方面剖析消費主義,他指喬布斯逝世,但因為「消費文化的影響力讓他變成宗教icon」,很多人把摩西的圖改成喬布斯。另外,佔領華爾街代表「大家愈來愈頂唔順金融市場被華爾街的大鱷獨佔」,過度消費已經動搖了整個世界的經濟。不過,教會談消費文化很保守,只呼籲減少消費,做個好管家,但是「消費主義的狡猾在於將人不知不覺變成消費者。」例如從前的學校是「傳道授業解惑」,但現今卻要「把學生當成客仔」,用市場學的手法去管理,甚至大學要舉辦「家長日」來滿足需求。他認為消費主義扭曲了教會的價值觀,信徒「當自己是消費者,是來買服務、有得揀,教會有沒有好的服務提供?多不多主日學?牧師夠不夠娛樂性?」他指情況令人擔心,因為消費主義把教會變得娛樂化,是本末倒置。而同樣地「教會也會當自己是公司,牧師是CEO」。他舉例,有北美教會於會址內設立咖啡店,讓教友覺得聽道很悶時,可以去買咖啡而不是離開。

擁抱制度,也批判制度

陳龍斌從聖經角度分析,他指教會其實「也是既得利益者」,人們卻不會抗拒,例如聖公會是一個龐大辦學團體。他笑指現今「禾場等於市場」。不過,消費教會的真正問題應在於「教會如何消費」。他回應轉教會並不是很邪惡的事,可能是在「逼於無奈的情況下」會轉教會。他又舉例,耶穌生於羅馬帝國時期,當時的猶太教的思想百花齊放,也算是一種信仰市場。門徒跟隨耶穌,是選擇那一個「猶太信仰更能回應猶太人如何與外邦人相處」,回應當時的經濟模式對生活的影響,也是一種消費市場模式。不過,他指要作「教會的良心」,即信仰要對制度有批判,例如金融海嘯時,教會會講「貪心」,但到經濟轉好時,教會卻講「基督徒如何投資」,這就是因為市場需要,但教會最應做的是「反省資本主義」。另外也要作「良心的消費」,要「關懷其他人的需要」。他總結基督徒「既要擁抱制度的一面,也要批判城市及經濟制度」。

沒有賣點便沒有市場

龔立人從神學角度反省消費主義,並先分享一事:他曾到英國一星期,期間到了斯托得牧師所屬的教會參加崇拜,而崇拜的程序表上印了教堂對面薄餅店的折扣優惠。「消費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把生命的意義建立在購買上面,而且是買一些已包裝好的經歷;而且把自我追求、計算、自我滿足取替了道德、靈性及利他等價值」。龔立人問:「當基督教信仰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核心價值,那是否還是信仰?」例如「與貧窮人為伍」是耶穌的吩咐,但是在消費市場下,卻不是一個吸引人的賣點。「沒有賣點,結果也沒有市場。」例如宣明會的飢饉三十舉辦多年,有多少教會參與?反而辦全球祈禱日又或者佈道會卻有很多人參與。公平貿易的產品有多少教會會協助擺賣?例如外傭居港權事件,正正是重覆九七年居港權的事,不只是法律問題,還牽涉到公義,教會卻沉默了,因為這件事在教會市場上賣不到。他批評「信仰被簡化,同時也被無知化。」因為會友不希望信仰有太多可能性,「最好有規則去跟從」,就好像福音電影與無線劇集,結局都能預計到。他指出耶穌叫人要像小孩子,要關心小孩子,正是叫人要「powerless,要信靠上帝,不應怕沒有賣點而令會友離開」。

教會應服務非會員

范晉豪則先分享幾個有趣的商品化現象:婚禮時最前排的是攝影師,這個盟誓的見證連雙方家長都參與不了,因為都被攝影師擋著。另一件是一個大型禮拜堂有兩個大橫額寫著「與其百無聊賴,不如青年敬拜。」他質疑崇拜是為了神,不是為了無聊的人。又如現今佈道竟然要收錢,他笑指:「潘霍華告訴我們,救恩不是廉價的,所以分了頭等的救恩和山頂的救恩」。他指最重要的是態度,「不一定消費就是差,不一定先進就是差」,教會不是消費品而是基督的身體,更是一個信仰的群體,「是一家人,家事該一起承擔」。范晉豪指在消費文化下教會注重成功,要教友增長,但要分清楚「是辦公司還是教會?」他強調一個「管家,不是為成功,而是忠心。」教會的存在是「出於上帝的託負」,是「道成肉身的延伸」,信徒要找回自己的使命,跟隨基督的實踐,而不是「人做我做」;潘霍華也告訴我們「耶穌是為他人的(the man for the others)」,所以「教會不是要成為會所服務會員,而是要成為會社服務非會員。」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每日快拍,2011.10.10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