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昔日新聞

「國民身份大作戰」
阮衛華:愛國同時要批判
(3月5日消息)

【時代論壇訊】由香港基督徒學會及印象文字合辦、《時代論壇》及公民教育聯席協辦的「國民身份大作戰 身份認同@公民教育」公開講座,已於三月三日假香港城市大學舉行,由《時代論壇》總編輯羅民威擔任主持,講者為香港教育學院政策及領導學系副教授梁恩榮、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及領導學系助理教授阮衛華、Roundtable研究所及網絡理事會主席沈旭暉及香港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黃碧雲,另邀得學民思潮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聯盟召集人黃之鋒作回應。

黃碧雲談香港的公民教育與香港政治環境的關係,她指從前港英政府沒有培育公民意識,只「培育順民」,刻意非政治化,把香港發展成經濟城市。於一九五O年中英雙方的祕密協議中亦提到,港英政府答應不在香港實行民主及自由選舉,作為交換,中共不會擾亂香港。六七十年代,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香港亦發生六七暴動,逼使政府於七十年代規定學校不得涉及政治活動,避免香港再次動盪。直至一九八四年開始,由於要為回歸作準備,港英政府開始發展代議政制,區議會及立法局選舉陸續舉行、政黨紛紛出現,學校的政治教育禁令亦被取消。

一九八九年的民主運動,那「驚天動魄的五十六天」是一個讓港人國民身份覺醒的轉捩點,出現兩次超過一百萬人的自發性上街遊行。市民一方面覺得感動,認為中國的希望在年青人身上;另一方面亦感到唇亡齒寒,擔心坦克車會駛過羅湖橋,亦讓當時陷入僵局的政改方案轉為得出一個妥協方案,同時,人們開始認為有需要認識中國。她認為中國施予壓力,要在香港推行國民教育,以加強國民身份認同,亦即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但同時亦涉及很多實際問題未解決,例如課程設計等等。

新左派與新自由主義者

沈旭暉談到中國人的國民教育,他指中國沒有民族主義,由於中國是多民族國家,不會宣傳大漢族的觀念,怕會影響國家穩定,遂以愛國主義代替。他形容愛國有數個原因,例如因為一些理念價值而愛,所以亦愛捍衛這理念的政府,這叫做civil nationalism,例如美國和法國。亦有一種是指愛國是天經地義,因為血緣關係,通常是戰爭時宣傳的。還有一種叫state nationalism,希望國家機器穩定可以保障他們的利益,例如愛國商人。他指現在網民在網絡批判政府是很危險的,但是批判政府不愛國就相對安全,沒有涉及路線問題,只有認識的問題。

今日內地的知識分子分成兩大派,一種是新左派,另一種是新自由主義者。兩派人從戰爭到資源分配議題都會吵架。前者即愛國主義者,認同中國例外論:「中國好大、國情好複雜、不能照搬西方那一套」,沈旭暉指愛國主義者用這三句說話就已能回答所有問題;後者則傾向西方,重視普世價值。所以對愛國主義者而言,不相信世界存在普世價值,國民身份與世界公民身份認同便難以實行。相反,若是新自由主義者,相信普世價值,那只是程度有差別,遲早的問題。國民與世公民身份認同才有機會發展。

國民教育與身份認同

阮衛華從國民教育發展看身份認同的演變。他說,亞里士多德指人需要在社會上生活。最早的社會單位是家庭、宗族、農村等,之後才發展到民族國。後工業時期,因為多了國際交往,國家進入國際社會層面裡面。他認為公民教育有個任務,幫助社會成員面對身份的問題。以香港來說,從英國殖民時代開始,是一個「成功有限」的例子。二戰後,政府把無論是親國民黨或共產黨的學校都去政治化,當時不提公民教育,法例亦禁止學校參與政治活動,若談到國民身份人們就會害怕,因為會牽涉到政治效忠的問題。

一九八五年後出現了一個公民教育指引,回應中英談判港人治港,學校可重新教授政治,但是當中有很多政治滲透,很少落實公民教育,指引形同虛設。一九九六年出現另一個指引,詳盡列出政治教育涵蓋面,當中亦包括建議設立公民教育一科,雖有突破性但可惜其影響很少,因為九七回歸已在望。一九九七後,科目重點在於如何鞏固及學習欣賞中國的文化,同時繼續去政治化。他認為現在若要教育新一代有批判性,就需要有平衡,以知識作為基礎,教導的應該是:你愛這個國家,同時亦要懂得批判這個國家。

通識教育與公民教育

梁恩榮先問:通識教育是否公民教育的載體?通識教育於二OO九年成為必修科。他首先指出「公民教育的核心必然是政治教育」,公民是政治群體中的一員。但現時的公民教育被「非政治化」,只讓公民成為社群中的一員,只談情緒、人際關係等等心理層面,「有意無意的抹去政治二字」。梁恩榮認為良好的公民素質是積極參與關心社會、追求公義及捍衛人權,而當國民身份提高,亦會有批判性愛國者出現。同時亦應關心普世價值,在全球多元文化下會關心其他公民,梁恩榮感慨:「香港很多南亞裔人士,但我們卻當他們透明!」梁反問會眾,現時有多少學校能做到上述的公民教育?

政治一定牽涉到政治道德倫理,例如反映公平,正如最近特首候選人牽涉各項醜聞就是最好證明。梁恩榮不明白「為何華人教會會完全把信仰個人化,忘記信仰本身有一個很強的道德含意,是與政治不可分,亦即宗教與政治不可分。」他認為公民教育應包括政治教育、國民教育、人權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世界公民教育。而目的就是強調「個人和社會轉化」,亦應採取「批判及轉化」的取向作教學方式。他強調通識教育能提供機會讓學生學習政治,但這一科的取態「非常保守」,而關鍵就在老師身上,批判性地自我反思以突破現今通識教育的限制。

學生有權影響政府施政

中四學生黃之鋒從其學生與基督徒身份如何實踐公民教育談起,他反思各持份者的不同角度看公民教育,例如政府會把升國旗納入公民教育;老師則認為公民教育嚴重增加工作量;學生上課時就去睡覺,對公民教育的認識偏低;社會就把德育例如不可亂拋垃圾等同公民教育、而泛民看公民教育,第一句就是問有沒有包括六四。他指自己從學校、家庭及教會三方面接受到公民教育、前年第一次參與六四集會,他的政治參與活躍,到立法會發言、組織「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聯盟」,並參與組織遊行。

黃之鋒不滿人們常說:「小孩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意思其實是:「未來,即不是現在,我們沒有話事的權利」,例如公民教育就不會諮詢學生的意見。他認為「學生也是一個公民,是有權利影響政府施政」。他亦強調基督徒在世的使命就是「治理」,如創一26。他認為信仰與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基督徒應該抹去「不食人間煙火」的印象,重奪公共空間的影響力。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每日快拍,2012.3.5)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