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從歐洲的世俗化,我們可以學到甚麼?

像一下這種情況:你是一家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二十年前,你的跨國企業佔據了市場份額的八成,但是,現在你的市場佔有率下降到百份之二,你會怎麼辦呢?你會責怪消費者盲目,並繼續一成不變,還是會反省自己有甚麼地方需要改善呢?

「聖公會是不是天主教會?」

  類似的事情已經發生在歐洲,基督教在西方文化深深植根了兩千多年,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基督教是歐洲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然而,今天基督教不再是歐洲社會的一支生力軍,在許多西歐國家,定期參加教堂活動的人數已降至人口的百份之二至百份之五,英國、丹麥、瑞典更是重災區,根據二○○四年的一項蓋洛普民意測驗顯示,在丹麥只有百份之四人口經常出席教堂聚會,在瑞典則是百份之五左右;英國大主教理事會二○一二年的統計報告顯示,只有百份之一點七五的的英國人每週參加教會聚會。英國社會學家史蒂夫布魯斯(Steve Bruce)稱這種現象為「上帝已死」,他斷言這種趨勢是不可逆轉的。美國社會學家彼得伯傑(Peter Berger)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當他探訪英格蘭的時候,他想在週日出席聖公會的崇拜,於是他走到酒店的禮賓部,詢問怎樣去聖公會,接待員問伯傑:「聖公會是不是天主教會?」

無神論的好消息

  主張世俗化和無神論的人會認為這種趨勢是個好消息。社會學家菲爾朱克曼(Phil Zuckerman)在丹麥和瑞典停留了一年時間做研究,在二○○八年他出版了一本書,《沒有神的社會》。據朱克曼所觀察,在這些無神社會中,通常人們很快樂,其暴力罪案率十分低,丹麥和瑞典有免費醫療、優秀的教育體系、雄厚的經濟實力、高尚的藝術氛圍、平等的社會政策……人們不覺得需要宗教的安慰。在另一本書《不再信仰:為甚麼人們拒絕宗教》,朱克曼說,歐洲能如此,美國也能。

  新無神論運動四騎士之一的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也運用歐洲的統計數據,去鼓吹促進無神論的好處。在〈世俗道德混亂的神話〉中,哈里斯寫道,根據二○○五年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無神論最流行的國家,如挪威、冰島、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典、瑞士、比利時、日本、荷蘭、丹麥、英國等都是高度發展的社會,其人均壽命、成人識字率、人均收入、教育程度、性別平等都顯得很好,兇殺率、嬰兒死亡率等也不高。

甚麼國家最幸福?

  朱克曼和哈里斯引用的是舊資料,筆者翻查最近的統計數據,看看今天是否有甚麼變化。根據聯合國二○一三年發佈的世界幸福報告(表一),在幸福感指數最高的前二十個國家中,有些是非常世俗化的歐洲國家,但其中一些是仍有強大的基督教影響力的國家。例如,荷蘭排名第四,其教堂出席率是百份之卅九,美國排名第十七,有百份之卅七的美國人定期參加教會,愛爾蘭的排名僅次於美國,其教會出席率更高達百份之四十六。但這些國家有一個共同點:教會出席率正在下降。然而,迄今為止教堂出席率的數據十分不完整,因此筆者無法作進一步的統計分析。

表一:二○一三年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

排名

國家

幸福感指數

1

丹麥

7.693

2

挪威

7.655

3

瑞士

7.650

4

荷蘭

7.512

5

瑞典

7.480

6

加拿大

7.477

7

芬蘭

7.389

8

奧地利

7.369

9

冰島

7.355

10

澳大利亞

7.350

11

以色列

7.301

12

哥斯達黎加

7.257

13

新西蘭

7.221

14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7.144

15

巴拿馬

7.143

16

墨西哥

7.088

17

美國

7.082

18

愛爾蘭

7.076

19

盧森堡

7.054

20

委內瑞拉

7.039

  除聯合國外,新經濟基金會也提供了每個國家的幸福指數,這叫做「快樂地球指數」。新經濟基金會採用的方法跟聯合國不同,它把生態保護放入考慮之列,因此,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可能會有較高的得分。有趣的是,根據二○一二年的快樂地球指數報告,排名前二十位的最幸福國家中,沒有一個具有深厚的基督教傳統(表二)。這些統計數據有利於無神論嗎?但我想指出,這些排名前二十位的國家,也沒有被朱克曼和哈里斯視為模範的世俗化歐洲國家。

表二:二零一二年新經濟基金會快樂地球指數報告

排名

國家

快樂地球指數

1

哥斯達黎加

64.036

2

越南

60.439

3

哥倫比亞

59.751

4

伯利茲

59.290

5

薩爾瓦多

58.887

6

牙買加

58.534

7

巴拿馬

57.799

8

尼加拉瓜

57.063

9

委內瑞拉

56.871

10

危地馬拉

56.861

11

孟加拉

56.292

12

古巴

56.186

13

洪都拉斯

55.976

14

印尼

55.482

15

以色列

55.204

16

巴基斯坦

54.140

17

阿根廷

54.055

18

阿爾巴尼亞

54.051

19

智利

53.883

20

泰國

53.458

結語

  你可能會爭辯說,這些統計數據不可靠,但至少我們應該思考怎樣借鑒歐洲的教訓,和怎樣去回應新無神論運動的挑戰。不幸的是,在我的經驗中,許多基督徒不是忽略這個問題,就是提供典型答案:罪人盲目地遠離神,我們需要固守真理,多祈禱,多讀經,以不變應萬變。但想一想柯達、寶麗來、諾基亞、 Research in Motion等的下場,如果我們拒絕審視自己,世界便會拒絕我們。

  在《宗教化美國,世俗化歐洲》這本書中,伯傑指出,與歐洲相比,美國的基督教依然強勁。伯傑嘗試解釋美國和歐洲之間的差異,我會在這裡討論其中的兩個解釋。一種解釋是,二戰後歐洲許多具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都是左傾的,一般來說,他們的思想特色是世俗、人本和反宗教。其次,在歐洲,尤其是在法國,教育由中央政府控制,通常這些教育系統傳播世俗思想。相反,美國教育是分流和多元化的,地方政府和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接受甚麼類型的影響。彼得伯傑是社會學家,而不是神學家,但我喜歡他具體的診斷,因為他在把脈之外也暗示出一張藥方,如積極從事學術界活動,爭取發言;積極介入教育,為下一代播種。也許,基督教會需要更多伯傑這類人。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