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基督教」可以開放到幾盡?

  自從馬丁路德於一五一七年開始的改教運動,發展至不同宗派的衍生,脫離「大公教會」(當時教皇授權制度教會,現稱天主教)的管轄。「基督教」發展如雨後春筍,百家爭鳴,由於沒有約制,對於信仰的原則,惟有靠幾個「大公教會」的信經(最普遍為使徒信經)維繫,作為信仰的核心和辨別異端的標準。但在信經以外,很多不同的傳統(例如:洗禮的方式、聖餐的意義等等)也可以在「基督教」的雨傘下包容。不過,時代不斷轉變,面對的議題也相對複雜。明顯帶來分裂思想的同性戀運動、同性婚姻的問題,在不同的「基督教」傳統下,帶來沉重的打擊。甚至連歷史悠久的聖公會也因此分裂。今天,在面書看見一則宣傳:「快樂性福」基督教性別文化節(第一屆);舉辦單位為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和春天教會。在細看内容,多是以「性」為招徠。其中一個活動名叫「身體互動工作坊」:「以身體、以性去打破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從而發現原來『性』帶來的,不再是世俗般充滿羞恥感。」另一個活動叫:「搞定女人」「搞定男人」──哥哥仔教性歡愉工作坊。(哥哥仔為男妓的暱稱,嘉賓為午夜男哥哥仔)。

  本來上帝創造人,並給予「性」作爲繁衍的手段,本身是帶著祝福。「性」給夫婦之間帶來歡愉和親密體驗,教會應該以正面的態度指導會眾如何以正確的神學和實際生活方式,享受上帝的禮物。筆者為合格的性治療師,發現甚少教會有合適的教導,也發現教會中不少的婚姻關係,因爲「性」的不協調引起。在傳統的釋經下,「性」當然應該在婚姻的規範下,夫婦的「性」生活不是羞恥;遇到「性」的困難、不協調不用隱藏。教會中不少單身的會友有「性」困惑,不局限於年輕人。這是一個普遍人需要正確面對的課題,但教會卻因為內容敏感而忽略了。

  不過,上述提出的「快樂性福」,掛著「基督教」的名號,並以「性」作招徠,美其名是宣揚上帝創造「性」的偉大,並鼓吹人如何享受「性」歡愉。但細看,原來舉辦的「工作坊」吸引的對象為學生(學生半價),邀請的嘉賓不是醫生、專業的性治療史、心理輔導員或神學教授,而是哥哥仔!筆者擔心這些活動變相只是推廣「性」解放、無規範的「性」生活(婚姻以外)。這些與「基督教」的傳統,已經相違背。也擔心年輕人,以為是「基督教」活動,放心參與而接受一套離開「基督教」教導的思想。

  時至今日,就「基督教」一詞,可能已經成為一個沒有規範的、隨手拿來的一個招徠手段。各界教牧、長執,必須提高警惕。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4.02.08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