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眾議園

社企主日學──經濟考慮的取向

督教倫理學者羅拉納舒(Laura Nash)提出人生包括四個範疇,即工作成就、家庭親友、嗜好樂趣和召命傳承;這四者中間的是人生觀。她認為這四個範疇有各自的獨特性和必需性,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彰顯其功能。只有當四者都得到滿足,才是一個整全的人生。

  在二○○四年的《讀者文摘》調查,超過一半香港人所選擇的十個夢想:一、87%是不必擔心經濟壓力;二、83%是為興趣而工作;三、82%與伴侶同行到老;四、72%是做公益事業,幫助有需要的人;五、68%是子女成材;六、67%去旅遊;七、64%提早退休享受人生;八、61%找到知心朋友;九、60%讀書進修;十、55%為改善社會環境作出貢獻。第一項屬工作成就的範疇;第三、五、八項屬家庭親友;第二、六、七、九項屬嗜好樂趣;最後第四和十項是屬召命傳承。最多人揀的單項是財務自由,而最少人揀但也有55%的是改變社會。

  然而在現時市場經濟裡,人被塑造成三種角色:投資者、生產者和消費者。本金帶來利益,部份利潤再被投入本金,資金愈滾愈大,投資者著魔於沒完沒了的金錢遊戲裡,永不知足(never enough)。生產者亦是在不斷努力工作及自我增值,追求升職加薪,在改善生活的循環中,永不知止;結果人生大部份時間,都耗用在第一個範疇的工作中。消費者則以在物質生活的滿足,代替人生的意義。各人已忙得忘記了自己的真正夢想,變成周星馳所說的鹹魚。

  在聯合國每年都發表的「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屬於極高度發展的地區,在二○一○年的一百六十九個國家中,總體發展指數排名第廿一位。但在「認為人生有方向」的調查中,香港是全球排名最低;在香港只有60%受訪者認同「人生有方向」。在總體人生滿意度調查,香港在○至十分中只有六分,排在眾國的中間。香港人富裕但並不是很快樂,窮得只有錢。

  有一次在醫管局分享營運社企的經驗,我解釋豐盛髮廊如何藉著基督信仰,幫助更新青少年,學習一門手藝,重投社會。一位顧問醫生很感動,在休息的時候上前來說:「這是一個饒有意義的事工,自己很喜歡從事青年工作,但我連跟我女兒相處也沒有時間。我能否捐些錢支持這項工作?」這位五十個多歲的顧問醫生,他的職業生涯非常成功,但他既不能從事他覺得有意義的事,他更為沒有時間陪伴家人而感到內疚,他大概也只有很少的時間從事自己的喜好和興趣。窮,不是擁有太少,而是想得到更多。因此他只有工作,沒有家庭,無法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雖然有豐富的才幹財產,但並沒有豐富的人生。

  在市場經濟意識形態的潛移默化中,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被扭曲,神學工作者形容這是資本主義的魔魅性。然而文化研究工作者,批判這些是建構出來的盲點和無力感。

  盲點是以為富裕是快樂的基礎,但其實人是因為缺乏財務安全感而不快樂。這兩種很相近但一正一反的說法,其實中間的意義差別很大。在極權國家,生命安全受威脅,人因為活在恐慌中而不快樂。但在市場經濟下,人則是因害怕經濟上會貧乏而不快樂。現代人對事業和職位缺乏安全感,因為恐怕失去穩定的收入,人性往往因而被扭曲,不敢活出真我;要將自己的生活時間表賣給雇主,對人又要帶上面具;人不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講自己真正想講的話。因為害怕經濟上貧乏,所以將所有時間及心力,都放在累積財富上。因此,安全感是在拖人的後腿,攔阻人追尋較高等的心靈需要;生命被扭曲,所以沒有幸福。

  要打破無力感,竅門在於計算何謂剛好足夠(just enough);富,不需擁有很多,而是自己想做就可以做。聖經中說的公義,不是判斷事情的對錯,而是「行公義」,從拯救的角度,作出與人有益的行為,尤其是為有需要的人,是限富扶貧,以私產作公益,做個名副其實的受託管家。這正是上文的第四項的盛載他人,以及第十項的改變社會。那怕最後未竟全功,但至少我們開始願意改變自己的生活、敢於想像另類的未來。(二○一四使命商道論壇之七)

二○一四使命商道論壇「共享與合一」,於十月十一日早上於北角宣道會真理樓舉行。詳參豐盛社企學會網站:www.fses.hk/bamf2014/registration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