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昔日新聞

如何在爭議中作和平之子
李思敬:立場相反卻可彼此需要
(9月23日消息)

【時代論壇訊】當白熱化的社會爭議也在信徒群體中出現,如何能作和平之子?福音證主協會於九月廿二日(週一)舉辦講座探討這個議題,邀得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李思敬博士、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許志超博士,以及福音證主協會副總幹事呂慶雄博士分享。聚會逾一百名教牧信徒參加,借出作會場的佐敦浸信會座無虛席。

呂慶雄首先發言。他指出,現時教牧處境無論有沒有立場,均動輒得咎。呂慶雄引用Emmanuel Gobillot對於領導轉變(”Leader-shift”)的說法,指教牧作為領袖須考慮在四方面改變領導方式,方能讓群體朝更合宜的方向發展,包括:按不同世代的信徒群體結構來審視上一代的堂會管理經驗是否還合用(Demographic Trend),不能在信徒中再單以「教牧專業」作為權威(Expertise Trend),不能忽略社交網絡及資訊泛濫令「統一口徑」不再可能(Attention Trend),更要重視在民主趨勢下如何與信徒交流,開放參與(Democratic Trend)。

而許志超緊接分析,人際衝突背後的社會心理因素,往往出自人要做對的事,以及想知道自己做得對,但當涉及他人時,人往往沒有同樣的考慮所有疑點,在表達時又常有衝動想說服他人,加上斷章取義和不願兼聽不同見解,人就總傾向認為自己正確,而認為對方偏行己路。結果人只找意見相近的來肯定自己,反對聲音自然從身邊消失。

許志超強調,這種心態人人皆有,即使強調自己中立的也一樣。但當人人明白這種心態難免,日後進入爭議時就可以成為自我反省與彼此體諒的起點。然而許志超在總結時坦言,華人教會在面對異議方面仍準備不足,只是過往發生的意見衝突侷限於個別堂會,而不像今天爭議涉及全社會,人盡皆知。
 
至於李思敬就由〈尼西亞信經〉中的「大公」(Catholic)談起。他指出,「大公」一辭非經文字眼,概念卻見於新約聖經之中——保羅書信、雅各書和希伯來書都有談「信」,卻各有不同領會;立場相反卻彼此需要,根源更是同一個福音。

李思敬在聚會結束時,更為今天香港教會有不同信徒在各個社會崗位和陣營中而感恩,認為是上主聆聽了自《洛桑信約》後這四十年來為教會關心社會禱告的結果。「上帝在香港的作為,全中國也沒有。香港何幸見到《洛桑信約》得以實踐在我們中間?」
 
呂慶雄在總結時則指出,多元社會要有接納異議的人格,而作帶領的要清楚其複雜性,明白到直接對話才能帶來改變。另一方面,作領導的須在投入與抽離之間保持空間與能力,否則若身陷爭拗之中,就難以處理。

大會收集了教會近期就涉及公民抗命及政改爭議的現實處境,整理成三個個案作具體的實務討論,並帶領台下會眾分享自己的經歷。個案內容涵蓋公民抗命、青少年參與社會行動,以及中學生罷課。無論台上講員評說抑或台下教牧的經驗分享,均得見教牧與個別信徒的關係要在張力裡仍得維繫,關鍵不在於以理教導和說服對方,而在於聆聽。

李思敬在評析個案時多次強調愛心的重要。他在評論一個異議信徒淡然離開教會的個案時指出,香港也有好些政治立場鮮明的教會,教牧並不需要太擔心淡出信徒的出路,然而要當「和平之子」並不止於讓異見會友找到合適的教會,而更在於大家有不設目標的聆聽與分享,以及表達關心,不必強調「目標為本」或和「解決問題」的導向。「知識發展沒法追得上,但愛是感受得到。」

聚會為福音證主協會「領導力講座『異議?相愛?』」系列的第二場。


李思敬院長


許志超教授


呂慶雄博士


大會研討個案環節,右一為主持池麗華 。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每日新聞,2014.09.23)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