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當孩子佔中

  對雨傘運動的爭議,可視為世代之爭。在不少家庭之中,上一輩和年輕人仍為此爭論不休。教會內,也有家長(包括本身是警務人員)不滿子女參與「佔中」,鬧得很不愉快。一些家長甚至怪罪青年團契導師在Facebook 中鼓吹「佔中」。有家長無法以理勸服子女,便期望教牧能向年輕人作出相關的「聖經教導」。

  即是說,有家長要把家裡處理不了的問題,帶回教會,希望藉教牧權威宣講「反佔中」。但難道如此就可以「撥亂反正」?不,或只會反彈;孩子也有自己思想的。孩子和他們的戰友在高唱「一起舉傘,一起的撐」,我們卻忽然叫一句「一起疏散」,只表示我們對下一代無知。上一代往往在教會德高望重,教牧長執也多數上了年紀,掌控了教會內的話語權。當反對孩子「佔中」的家長,在崇拜講壇上聽到「教會版周融」說出他們心裡的觀點,便得到認同。可是,在他們心靈得安慰的同時,孩子或離他們更遠。  

  可憐的他們,連自己仔女為何「佔中」也欠缺理解。動輒就說孩子犯法、不守真理,卻沒有放下成見,聽聽孩子的心聲。這就如未聽清楚問題,便急於作答般,難免失準。關心「佔中」孩子,要由聆聽開始。教牧人員在如此敏感時刻,亦應該不偏不倚,致力鼓勵兩代溝通,幫助彼此復和。以高壓手段作教導,孩子聽不入耳。硬要利用教會向孩子宣揚「反佔中」,不利合一,更令教會失去下一代。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4.11.20)

 

Donationcall

舊回應1則


橄欖 / 2014-11-22 18:06:46.0

從錯誤經驗與良好方法中學習

就相同的事作勸說,用對道理、詞彙、方法和態度,跟用錯道理、詞彙、方法或態度,帶來的效果會截然不同(註一),在家裡如是,在大學裡會如是,在教會裡也會如是。無論在家裡、在校裡、在教會裡,大家都需既從錯誤經驗,亦從良好方法中學習,經一事,長一智,且增長屬靈的愛心和智慧。


(註一)參例如中大校長沈祖堯給學生的三封公開勸撤退信。這三封公開信都完全沒有帶來大學生們對沈校長不滿,原因為何?筆者相信這是因為該三封公開信都是情理、愛心、真誠兼備,且用詞恰當的善勸信,而並不是三封沒有同理心及不過是指摘性(又或使人會有點這種感覺)的公開信,可見於:


2014-9-28 〈中大沈祖堯校長致全體師生公開信〉http://www.cpr.cuhk.edu.hk/tc/press_print.php?id=1889


2014-10-1〈給師生校友的信〉http://www.vco.cuhk.edu.hk/js_blog/index.php?option=com_jaggyblog&task=viewpost&id=85&lang=zh-TW


2014-10-28〈同學,是時候回家了〉http://www.vco.cuhk.edu.hk/js_blog/index.php?option=com_jaggyblog&task=viewpost&id=87&lang=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