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本報訊

「雨傘運動的傳媒操守」
蔡志森:須正視傳媒公信力

傘運動於社會掀起重重波瀾,也是去年新聞界的重大事件。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在一個講座中表示,雨傘運動帶出公眾須正視傳媒公信力問題。他指,運動期間有見部份新聞工作者會於報道中加入主觀評論,亦會成為運動參與者,有欠作為新聞工作者的客觀性。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認為運動對新聞界而言是波瀾壯闊,當中有四大挑戰,包括體力、人身安全、情緒問題、中立性。她談到記者的中立性時憶述,她曾勸止行家工作時佩戴代表個別陣營的飾物。

  網上媒體《852郵報》記者陳珏明憶述過去於佔領區採訪時曾多次遇上警方無視《警察通例》進行阻攔,更曾被警員當面侮辱任職的媒體。他指,由於主流媒體不時忽視以至扭曲社會事件實況,才令網上媒體四起自行發聲。他認為近期興起的評論式報道,是建基於事實而評價。他坦言,有時為保持記者專業性而要放棄公民權利,亦需經常提醒自己及同事盡力保持中立。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教授蘇鑰機博士表示,運動期間曾進行數次民意調查,發現傳統媒體如免費電視及收費報章仍是大多市民取得資訊的重要來源,至於大專生使用網上媒體及社交網絡接收消息的比率特別高,兩者亦會對受眾的政治立場產生重要影響。

  於台下發問時段,有部份聽眾表達對新聞工作者保持中立性的關注,多名講者都表示媒體難以完全無立場,有時主流媒體報道亦有偏頗,但需要盡力保持如實報道,維護公信力。場內亦有多名聽眾關注公民記者的問題,講者對此意見分歧。岑倚蘭及陳珏明對此持開放態度,認為可補充傳統媒體的不足,擴大市民吸收資訊的渠道,不能抹煞他們的貢獻。蔡志森及蘇鑰機認為記者是一項專業,需接受專業訓練,社會亦對他們有一定期望,故不同意「人人是記者」的論述。蘇鑰機補充,縱使公民記者可補傳統媒體的不足,但仍不能取代傳統記者的角色。

  「雨傘運動的傳媒操守」講座由明光社及香港傳媒教育協會於一月十六日假中聖書院合辦,近四十人出席。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