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內地會150週年
系列文章由內地會供稿──回顧自一八六五年戴德生創立中國內地會至今神的帶領,細數宣教士在動盪起伏中所經歷實在、豐富的恩典,仰望神的榮耀、信實和愛,傳承150年來的宣教使命,繼續向前邁步拓展神國。

內地會一百五十週年
宣教士廣播系列(五)
博德恩——天國經理人

  「甚麼才叫『遵行神的旨意』呢?」望著遠處的清真寺圓頂,躺在病床上的博德恩(William Whiting Borden)再次想起這個問題。對這個僅僅廿五歲的年輕人而言,「遵行神的旨意」是早已認定的人生目標,是這世上真正有價值的事業,但他還是要向自己發出挑戰——這個純粹的提問總是能幫助他校正方向,繼續向前。他又從口袋裡掏出那本長年不離身的聖經,那是他喜樂和力量的來源,其上佈滿密密麻麻的劃記,以及蠅頭小字般的註解。翻到這本聖經的底頁,「毫不保留(No Reserve)」這幾個字攫住了他的思緒⋯⋯

屬靈富二代

  博德恩出生於美國芝加哥一個富有的家庭。在博德恩七歲那一年,他的母親經歷了一場屬靈的復興,從那時開始,在每晚與兒子的祈禱中,她總如此向神求:「神為博德恩一生所做的安排,願祢照著自己的旨意成就!」神的旨意也在長年的禱告中逐漸成就。小博德恩在信仰方面有著異於常人的成熟,他不但主動要求受洗,在禱告和讀經時,他眼中流露的喜悅光芒更讓旁人印象深刻。

  甫自高中畢業,博德恩便達到繼承年齡,獲得家族財產的部份權利,正式成為一個小富翁。他的父親送他的畢業禮物是一趟旅行——有著私人家教陪同的環遊世界之旅。在這趟旅程中,他親眼見證了異教徒的生活:日本古老而雄壯的神社、中國廣東毫無尊嚴的水上人家生活、印度各種似是而非的宗教儀式⋯⋯「我這一生在各方面都享有豐盛的恩賜。但千千萬萬的人竟一無所有,生活在黑暗之中!除非見過東方的情形,否則無法體會我這句話」。領受了這麼一趟震撼之旅,博德恩決心將自己獻身宣教事業,交出所有,毫不保留。

  「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博德恩毫不保留的決心是否能在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中繼續保持?博德恩就讀著名的耶魯大學,這裡齊聚了各地的青年才俊,他們或者準備開展成功的人生,或者打算豪擲青春歲月,總之,生活充滿各樣的自由與豐富。大學生活如此絢爛奪目,但博德恩卻有不同觀察,「開學後發現了許多奇怪的事:每個同學在希臘文和拉丁文課堂上都拿著譯本;大多數同學都抽菸;許多人禮拜六晚間去戲院看戲,用禮拜天準備功課⋯⋯」他也談到酒吧和舞廳,「飲酒間裡情形一塌糊塗。有一大群同學在那裡,有的大醉,有的小醉,醉成一團,還和一群同樣爛醉的放縱女子胡混。」

  母親的不住禱告、教會會友和團契的代禱是博德恩能夠持續敬虔的關鍵。博德恩深知禱告的重要性,他除了請別人幫忙代禱,也自己建立禱告會。每週固定一天,博德恩和朋友會利用早餐前的時間一同禱告,這個早禱會的規模很快就從一兩個人,擴展到一個班級、整個一年級,最後每個年級都成立了自己的級禱會。他們不只是禱告,禱告會又衍生出查經小組、一對一關懷佈道等事工。攤開博德恩的行事曆,除了固定的主日聚會,不同的服事也讓他馬不停蹄,但他依然在壓縮的行程裡將讀書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他在忙碌之餘學業也保持出類拔萃。在耶魯的歲月,博德恩為神獻上他的時間、精力與未來,毫不保留。

神國好管家

  經上記著:「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又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神照樣將更多的責任交託博德恩這位忠心的管家。博德恩十九歲生日那天,當時正在青年會工作的耶魯學長約翰麥基(John Magee)來找他,請他協助開展一項工作:在耶魯校園附近的紐哈芬港區開辦救濟事工。作為一個繁忙的港口,各地的臨時工來到紐哈芬討生活,貧民窟、流浪漢以及監獄囚犯等社會底層族群也應運而生。博德恩號召他的同學們成立耶魯大學教會急救站,他又自費買下一間廉價旅館,將其改建為簡單的宿舍、餐廳、聚會場地,用來服事紐海芬的邊緣人。不只是出錢而已,無論是在路口講道、進入貧民窟探訪,或是各樣的勞動服務,博德恩都親力親為,絲毫沒有公子哥的身段。有位克拉克先生如此回憶博德恩:「如果他有任何東西,他會立刻給出去⋯⋯因為他特有的親和力,他會立刻引起你的注意。我從不知道有這樣的人,他是個十足的紳士以及基督徒。」克拉克來到救濟站時是個醉鬼,但離開時卻已是個重生的基督徒,神藉著管家的手改變紐哈芬無數的生命。

  當博德恩還是個大一新生的時候,有伊斯蘭使徒之稱的池維謀(Samuel Marinus Zwemer)來到耶魯,他在講台上發出沉痛的呼籲,要求更多人投入穆斯林宣教。他特別指出:「中國有一千萬穆斯林,但沒有一個宣教士對這些人作工。中國內地各省的門戶已經為我們敞開,那些省份住滿了穆斯林⋯⋯我們應當趁著門戶敞開時,快快進去!」池維謀的每一個字句都催促著博德恩,他知道自己必須有所回應,他立下了心志:趁著門還開著的時候,他要前往中國西北宣教!這不是少年人一時的激情,博德恩將這個目標融會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他用學業知識裝備自己,藉足球與摔角鍛鍊體魄,在服事中操練敬虔。大學畢業時,博德恩決定進入普林斯頓神學院,繼續向目標邁進,他又在那本老舊聖經上寫下:「毫不退卻(No Retreat)」。

  為了進入中國西北,他開始留意關於中國內地會的消息。一八八八年,在一位美國青年的極力邀請下,戴德生來到北美帶領聚會。這青年名叫霍亨利(Henry W. Frost),他曾經赴倫敦申請加入內地會卻遭到婉拒,但他仍不放棄,積極遊說戴德生來感受新大陸對於承擔宣教使命的渴望。在這次特別聚會中,藉著超乎所求的供應,神讓戴德生清楚祂的旨意,於是內地會接納了一批北美的宣教士,即所謂的北美蘭茂密爾團體。這位霍亨利後來成為了內地會北美諮議委員會的主席,當博德恩立志前往中國西北時,他便開始寫信給霍亨利,向這位熱血前輩請益。霍亨利也十分欣賞博德恩,「我們完全沒有注意到彼此年齡的差別,因為他的智識見解並不亞於我們其他的顧問。」一九一○年,博德恩被內地會推派為愛丁堡世界宣教會議的代表,他稍後也受霍亨利邀請擔任北美諮議委員會的顧問。

  在遠大的目標和忙碌的服事之外,博德恩這位管家如何照管自己的家呢?一九○六年,博德恩的父母才剛剛探望過甫就讀大一的兒子,一回到芝加哥,父親就患上疾病,不出幾天就離世了。這個突然的噩耗讓博德恩必須擔負起家庭的責任:他有時必須在壓縮的行程中擠出數天,回到芝加哥去處理家裡的生意,也要關懷母親所受的打擊。父親去世後,母親哀痛欲絕,於是博德恩決定每天寫一封信給母親,就算在課業最忙碌的時候依然保持這樣的規律,「親愛的母親,今晚我沒有甚麼事可以告訴你——只是要寫一封短信,向你表達我的愛⋯⋯」當朋友問起博德恩對於婚姻的打算,他直接表示無此打算,因為邀請一位女士前往西北那樣的艱困地區是殘忍的,他不願對不起妻子⋯⋯對博德恩而言,愛不僅是言語上的,而是要用行動表達出來。

未完的事業

  寫在聖經上的「毫不保留」、「毫不退卻」勾起博德恩許多回憶。他想起在母會慕迪堂的差派典禮,在眾親友、會眾的見證下,多年的苦心預備終於要付諸實現,感恩、欣慰、激動、不捨⋯⋯各樣的情緒充滿在這莊嚴隆重的場合。唯一讓博德恩遺憾的是那些過度美化的媒體報道,對他而言,人們說得太過度了。

  在前往中國西北之前,按著內地會的安排,博德恩先到開羅,在池維謀先生身邊學習。置身開羅,博德恩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太多了,他一邊學著阿拉伯文、伊斯蘭文化,一邊把握機會與穆斯林相處、參與當地福音事工。他鼓勵艾資哈爾大學的基督徒開展學生事工,也投入一個派發福音單張的工作。在他病倒前一晚,他觀摩完當地的穆斯林慶典,不願放過任何機會,就在回程的公車上散發福音小冊子。

  那陣子開羅流行一種脊髓腦膜炎,就在前個禮拜,才有一位年輕宣教士因罹患此病過世。躺在病床上的博德恩深知此病的危險,他又想起了親愛的母親⋯⋯原本母子倆已經約好要在開羅相見,但當博德恩病倒的時候,博夫人正在船上,完全無法得知兒子的狀況。面對尚未啟程便要告終的任務、家鄉親友終日的殷殷代禱,還有母親即將再次破碎的心,此刻的博德恩將對神說些甚麼?「倘若這是祢的旨意」,博德恩想起母親在他出發前一晚的禱告,這是母親長久以來的祈求,也是他們母子共同的默契——即使是在最最不捨的時刻。願神照著祂自己的旨意成就!博德恩在他的聖經下寫下:「毫不後悔(No Regret)」。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博德恩的壯闊旅程即將打開序幕,卻戛然而止,留給眾人多少驚愕、惋惜與不解。然而,博德恩坐擁資財卻毫不保留,數清代價卻毫不退卻,事與願違卻全然順服。雖然在世僅短短廿五年,但他的每個步伐都充滿力量,震撼身邊的人。博德恩死後,他總計約一百萬美元的財產全數捐出,一份給芝加哥本地的事工,一份給美國的福音事工,一份給中國內地會,一份則給世界其他地區的福音事工。然而他給教會最寶貴的遺產是他的生命,有更多人被他的故事激勵,走入宣教的行列。博德恩的事業尚未完成,誰願意繼續這份工作?願神的旨意在我們身上成就!

編按:文章由內地會提供。版權為內地會所有。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5.03.05)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