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昔日新聞

金齡會友佔教會逾三成
胡志偉:助完夢 結合使命
(3月27日消息)


左起: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總幹事洪雪良(主持)、胡志偉、陳家良、陳歐陽桂芬


【時代論壇訊】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最新普查顯示,教會人口呈老齡化。伴隨著金齡教會而來的挑戰與契機,教牧有否已準備好認真面對?又如何裝備並動員五十歲以上的金齡信徒成為上主國度的重要資源?

為此,香港差傳事工聯會及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下稱教新)昨天於宣道會恩澳堂舉行「金齡牧養研討會」,逾八十教牧出席。教新總幹事胡志偉牧師指出,單單安排金齡信徒填滿教會的事奉崗位已不合適,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完成人生夢想,並與教會的使命結合。

範式轉移:「與金齡信徒服事」

所謂金齡人士是泛指五十歲以上的人士,在退休後的生活可能佔據了人三份之一的時間。教新早前公佈的「二○一四香港教會普查」指出,四十五歲或以上教會會眾約有146999人,佔整體教會人口約47.3%,比率高於全港人口比例(約46.7%)。其中,教新推算,金齡信徒(五十歲或以上)人數為122049,佔整體教會人口超過三份之一。

在教會金齡人口增多的實況之下,牧者的牧養需要作出反思。胡志偉表示,如同加拿大維真學院創院院長侯士庭(James M. Houston)與老年學專家帕爾克(Michael Parker)在《金齡教會的願景》(A Vision for the Aging Church)所形容,牧者不是向金齡信徒提供服務,而是與他們一同服事與宣教,「這是我們應有的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

「(許多)金齡人士有健康、有魄力與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同樣,胡志偉形容,香港教會金齡信徒有相當教育水平、有專業知識與技能、有經濟能力、有真實信仰經驗,他們願意委身作意義的服事,獨立自主之餘,也要有選擇;此外,他們願意跨代同行。

胡志偉提醒,教牧需轉變固有的思維,不要只是功能性的安排金齡信徒填滿教會的事奉崗位,「你如此想的話,很大可能是會失望的」:「我們的思考是如何幫助金齡信徒完成人生的夢想,與教會的使命結合。」

牧養思維:幫助他們再上路

胡志偉強調:「今日教會要幫助金齡信徒再上路,挑戰他們,讓他們看見人生意義,以致他們好好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金齡人士尋找生命夢境的完成,有四個元素:包括:傳承資產與價值、施予及培養下一代、整合生命與服事、發揮創意與貢獻。

胡志偉提出,金齡信徒可成為義務牧者、支援宣教士、機構義工或顧問、代禱勇士、人生教練與靈程導師,這些均是教牧與金齡信徒一同開發的龐大人力資源。

堂會牧者:轉化成熟 作出貢獻

位於土瓜灣的基督教靈光中文堂,五十歲或以上的會友(出席崇拜)佔該會整體會友大多數,約63%,其中五十至六十五歲者約佔42%。按牧養經驗,該堂堂主任陳家良牧師表示,金齡信徒成熟有經驗,但挑戰是如何發揮經驗,作美好貢獻,而不是固執、不聽取別人意見;家庭方面,不少金齡信徒的家庭出現「空巢」,有相當大的自由,當中挑戰是如何使用此自由,轉化成積極力量,帶動新發展,而不是失去動力,轉向內向失落;經濟方面,金齡信徒普遍經濟自由,固中挑戰是如何依靠上帝,並作信心奉獻,而不是欠缺安全感,抱錢財自保;靈性方面,金齡信徒普遍信仰穩定成熟,挑戰是達致忠誠可靠,大有力量,而不是只求安定安逸。

若要推動金齡信徒參與宣教,陳家良認為,對金齡信徒來說,未必第一步就參與長宣,反之他們願意參與短期的(例如半年、一至兩年)、配合其恩賜的短宣。他又說,如果某些宣教服事無需要求學習新的語言,例如工場支援性質的工作,金齡信徒容易參與。他重申:「有明確目標,配合恩賜的事奉,鼓勵他們,他們可以去!」

金齡差傳七部曲

以勒基金近日製作了免費「趁著白日作主工‧金齡宣教祈禱手冊」,為有意參與宣教的金齡信徒訂立「差傳七部曲」,協助他們踏上差傳旅程。這七部曲為:祈禱、奉獻與支援、學習與裝備、動員、關愛、橋樑、短宣與長宣。

以勒基金總幹事陳歐陽桂芬具體指出金齡信徒在上述七部曲的的行動與重點,連同小冊子內容,本報整理如下:

(一)祈禱:從教會及差會得悉宣教士情況,明白工場或宣教士的需要,每日擺上十分鐘為宣教士禱告,或組織禱告小組為宣教祈禱;

(二)奉獻與支援:學習在差傳事工上作樂捐的人,藉奉獻持定參與宣教異象,並為有心志參與短宣或長宣的信徒作其經濟上的支持;

(三)學習與裝備:及早預備,在聖經研讀中恆切學習,或參與短期神學課程;另可從宣教士生平影片及傳記中,學習如何持定宣教異象;

(四)動員:在出席差傳聚會中,認識更多彼此激勵的同行者;相約朋友參與訪宣體驗;

(五)關愛:關注宣教士的父母,在關懷與慰問中,與他們建立友誼,把他們子女消息與他們分享;至於與父母一起往工場的宣教士子女,金齡信徒可用書信與互聯網與他們聯繫,並定期寄出愛心包裹及愛心卡,讓他們得著支持。在資源充足、時間配合下,金齡信徒可到工場探訪宣教士,讓雙方宣教心志得蒙堅定;

(六)橋樑:在探訪工場後,把工場需要帶回教會,並呼籲弟兄姊妹為工場上物資及人手的短缺等作回應;

(七)短宣或長宣:擅用本身技能或恩賜作一至兩年的差傳工作;嘗試策劃營商事工,藉此幫助當地發展一些手工業製品,幫助第三世界的人解決生活所需;在宣教士合作上,以謙卑的心參與,彼此配搭。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每日快拍,2015.03.27)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