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醫者耶穌:從拉撒路復活看醫患關係

  現代醫患關係十分複雜。醫生除了醫治傷病,往往需要花大量時間精神在行政和家屬溝通,如有不慎可以令家屬關係十分緊張。

  耶穌在醫治拉撒路一事上同樣複雜。祂除了成功救活拉撒路,還展現出處理哀痛和人際危機的智慧,使我們相信祂是同具神人二性的主。

  約翰福音十一章講到,當耶穌得知拉撒路病危時,祂立即遇到複雜艱巨的局面:一、拉撒路病情危急,要盡快搶救;二、馬大一家哭不成聲,家屬情緒瀕臨崩潰;三、猶太人懷疑耶穌動機,諷刺祂不會不知拉撒路會復活,祂哭目的是裝出悲天憫人的樣子。耶穌要救拉撒路,可謂困難重重。

  馬大使人通知耶穌拉撒路病情危重太遲,地點相距太遠,耶穌基督到達地點時,已經去到返魂乏術的地步。馬大已經有所不滿,說如果主早點來,她兄弟便不致於死。 拉撒路已經死了四日,錯過施救的黃金機會。耶穌基督首先穩定家人的信心,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耶穌雖然成功穩住馬大,但以說道理的方式面對一大班家人,明顯會力不從心。因此耶穌哭了,是為表達明白大家哀思之情,爭取家人信任耶穌會盡力搶救。耶穌除了醫治病人,還醫治家人喪葬之痛。耶穌基督哭不但沒有令情況更混亂,反而穩定一家心靈。醫者的眼淚也許是醫治心靈的良藥。

  危機並未因此過去。 耶穌要到的地方本對祂風評不佳,甚至要傷害祂。而祂救人的的舉動被人質疑,有人煽風點火,諷刺祂不會不知拉撒路會復活,祂哭的目的是裝出悲天憫人的樣子。而行動事前無法知道拉撒路是否願意被救(Patient autonomy),拉撒路已死不能自決,因此耶穌和他是不對等的關係。更甚是耶穌和他份屬好友,難以解釋行動沒有私心(Conflict of interest)。耶穌基督為證清白,在不對等的關係,給予不對等的愛,在眾人面前作證,明知會引來殺身之禍,好叫世人看見絕對無私的愛。

  耶穌基督的智慧未必人人做到,但如拉撒路之死一樣凶險的情境卻日日在醫院出現。香港人口老化,病人日多,往往要等待最少四至五小時,方得到醫生一兩分鐘照料,如果親人情況惡化,家人有情緒可以理解。但醫生工作繁重,缺乏休息,經常通宵當值,而護士日日加班,病房爆滿,難以細心看顧病人。病人情況特變時,醫生一方要短時間應變,又要安慰家人,三來要以極短時間解釋複雜病情,無論體能、智力和情緒管理要求極大。病人利益理應行先,但如果醫患關係如美國一般對立,醫學決定變成法律責任行先(Defensive Medicine),實非社會之福。

  小子自初出茅廬,蒙主恩典,受命救死援傷,快歷三個寒暑。一次處理一個危重病人,中風後禍不單行,加上嚴重肺炎,需要呼吸機支持生命,家人十分憂傷。小弟廢寢忘餐,極力營救,但最後天意弄人。家人最後仍然送上致謝,感激盡力施救。醫生精準判斷固然重要,但實踐天國的道也許不只在乎結果是否如人願,還在乎醫者有否把一家從悲哀拯救。

  醫療問題複雜,非三言兩語說明。但我相信在這黑暗時刻,醫護必如主耶穌基督,感受弱者的痛苦,與苦難者同行。
    
(作者為屯門醫院內科醫生、基督教迦南堂執事)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5.03.28)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