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教會關懷貧窮系列
教會關懷貧窮系列由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供稿。該網絡預備了「地區為本服侍貧窮」資源冊,內含教關各區聯絡人資料,以及「愛心行動」跨堂會扶貧活動津貼申請表,歡迎各有志地區服侍基層的教牧申請。
查詢聯絡何國傑先生(電話:3689 9810、電郵:info@hkcnp.org.hk)。詳情瀏覽網頁:http://www.hkcnp.org.hk 或 Facebook:http://fb.com/hkcnp

不可或缺的齒輪

  近年的社會行動中,往往看見學生的主導角色,由反高鐵至雨傘運動,均能聽見年輕人的呼聲。或許有人會認為學生們只是在反發展、阻礙社會進步,但有否想過學生的行動與社區轉化可以有甚麼關係?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的背後,對社區未來的願景又是如何?筆者剛出席了一個大學社區參與研討會,從講者及學生的分享裡,深感學生參與社區的重要性。

  青年是社會未來的棟樑,社會要持續發展就必須青年參與,青年也要主動參與在社區中,從不少國家的例子中可見此重要性。香港的大學教育亦包含了社區參與的元素。香港中文大學的博群計劃鼓勵學生自行制訂「本地扶貧項目」,由大學提供指導及資助,從中協助社區累積社會資本,促進資源共享。其中有學生定期探訪沙頭角及塔門的長者,記述兩地的歷史、居民生活及風俗文化,亦有學生透過需求評估,為深水埗海麗邨的居民制定適切的服務。

  香港大學的建築學院設有社區項目工作坊,讓學生透過不同的本地及內地項目,嘗試結合學科知識及社區參與。有同學參與南區劏房住戶家居改善計劃,透過問卷調查了解居民需要,並以建築學知識協助居民改善居住環境。一些參與藝術無彊界的港大同學,則與傷健藝術家合力創作自家製藝術品,應用課堂知識進行巿場推廣,以藝術幫助弱勢群體。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行政總裁魏華星先生指出,當社會的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開始不能並行時,就需要一個中間齒輪,社會企業則為此提供可行的方案,創造共用價值。他鼓勵青年人發揮創意,利用學科知識創造社會價值,從第三條路去轉化社會。

  青年在不少教會中往往被長輩輕視,難以擔當重要的決策角色。然而,他們的創意、熱誠和技能,往往能發揮巨大的影響力。若教會願意提供更多機會,讓青年人參與制訂、決策,鼓勵他們參與社區服侍,相信教會在社區的影響力亦相對地大大加增。

  教關又預備「地區為本服侍貧窮」資源冊,內含教關各區聯絡人資料及各種社區基金及資源,以及「愛心行動」跨堂會扶貧活動津貼申請表,歡迎各有志地區服事基層的教牧申請。查詢聯絡何國傑(電郵:info@hkcnp.org.hk)。詳情:http://www.hkcnp.org.hk或Facebook:http://fb.com/hkcnp(教會關懷貧窮系列之五十九)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傳播及研究主任)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5.04.26)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