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順勢而為」:從士師耶弗他的認知錯誤探討風險決策原理

背景

  過去多月筆者一直於英國巴斯大學籌劃建立一新亞洲研究中心。今年六月於印尼萬隆舉辦的紀念萬隆會議六十週年學術會議也得到印尼當局和大學的支持和肯定。會議完結之後有印尼官員主動提出可為筆者於巴斯大學所籌建的新中心尋找合適經費捐獻,亦希望筆者能考慮為印尼日益嚴重的地區發展不均所導致的東西矛盾和分裂活動定期提供分析和政策建議,以作安邦之用。

  但這件事情需要一些過程。一方面是要得到英國巴斯大學校方的「盡職審查」(due diligence)過程的正面結果才可考慮接受外來資金捐獻。另一方面是我本人也要得到印尼方面進行的相關過程的正面結果才會批核。所以,最近印尼當局便向筆者發邀請到印尼開一個關於亞洲國際關係和跨宗教和平對話的國際會議。

  筆者一直禱告尋求神的帶領。本文嘗試從士師耶弗他所犯的「認知性錯誤」(cognitive error)去探討當決策者要面對「不確定性」(uncertainty)時可考慮採用的原理去「因應各種風險去作合適決定」(decision-making about risks)。

耶弗他的認知性決策錯誤

  聖經舊約士師記記載了士師耶弗他所犯的決策錯誤,累他賠上了自己女兒的性命。基列人耶弗他雖然是神所祝福及揀選的勇士和士師,他的出身卻是「妓女的兒子」(士十一1)。由於自小被同族兄弟恨惡敵視,他不能承繼產業而被趕走。耶弗他便被迫逃離家園到陀伯地另覓生計(士十一2-3)。

  後來以色列人不敵外族亞捫人的侵略,耶弗他便被基列族長老們召回,並立他為「元帥」,希望他能帶領以色列人與亞捫人爭戰(士十一4-6)。從他們之間的對話之中,我們或可看到耶弗他仍受到少時被族人趕逐的傷害所影響而錯誤地理解要戰勝亞捫人之後才可證明自己去作基列人的「領袖」:

  「過了些日子,亞捫人攻打以色列。亞捫人攻打以色列的時候,基列的長老到陀伯地去,要叫耶弗他回來。對耶弗他説:『請你來作我們的元帥,我們好與亞捫人爭戰。』耶弗他回答基列的長老說:『從前你們不是恨我、趕逐我出離父家嗎?現在你們遭遇急難為何到我這裡來呢?基列的長老回答耶弗他說:『現在我們到你這裡來,是要你同我們去,與亞捫人爭戰,你可以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領袖。』 耶弗他對基列的長老說:『你們叫我回去,與亞捫人爭戰,耶和華把他交給我,我可以作你們的領袖嗎?』基列的長老回答耶弗他說:『有耶和華在你我中間作見證,我們必定照你的話行。』於是耶弗他同基列的長老回去,百姓就立耶弗他作領袖、作元帥。」(士十一4-11)

  雖然族人已決定立即立耶弗他為「元帥」和「領袖」,耶弗他仍被心內一份不足和不安去錯誤認知要戰勝亞捫人才能證明自己是族人的「領袖」。在這場對話中基列長老已任命耶弗他為「元帥」並承諾他也將成為族人的「領袖」。這原本是沒有條件的。但耶弗他卻無意識地加插了要作「領袖」的條件──爭戰成功:「若然我與你們同去與亞捫人爭戰而耶和華又把敵人交在我手的話(即戰勝的果效),我將成為你們的領袖。」(參士十一9)縱使回家後百姓隨即立耶弗他「作領袖、作元帥」(士十一11),耶弗他仍無意識地受到這自設的戰勝條件捆綁著。不幸地,後來促成了他獨生女兒死亡的悲劇。

  數次與亞捫人的外交斡旋失敗之後(士十一12-28),縱使神的靈已降在他身上,求勝心切的耶弗他卻向耶和華發了一個毒誓,意圖換取神對這場不確定戰事的最後勝利:
 
  「耶弗他就向耶和華許願,說:『你若將亞捫人交在我手中,我從亞捫人那裡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無論甚麼人,先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就必歸你,我也必將他獻上為燔祭。』」(士十一30-31)

  耶和華使耶弗他戰勝,亞捫人便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士十一32-33)。不料,耶弗他回到家門時第一個碰到的卻是自己獨生的女兒,他便哀愁和強迫性地以為不能求神收回自己所許的毒誓而將自己的女兒獻為燔祭。(士十一34-39)筆者認為耶弗他在這場戰事上犯下的認知錯誤是一種「潛意識偏差」(unconscious bias),錯誤地認知:
 
  一、基列長老們對他的元帥和領袖任命是有附帶條件的。
  
  二、人在戰事的勝敗是可以透過犠牲家人性命去向神討還和交換的。

  三、一方面人不能求神憐憫去改變之前向神許過的願,另一方面神不容許人提出去更改誓願內容的訴求。

  而這些無意識偏差會很容易於人面對不確定未來之下影響所作的評估和決定,造成了不客觀和偏離現實的「風險認知」(perception of risk)而作出了「過度反應」(over-reaction)和錯誤決定,累己累人。根據耶弗他的認知性決策錯誤,筆者作了以下功課以作分享。

關於「精神模型」的兩個比較分析

  為學為人,筆者一直沿用「啟發探索式學習法」(heuristics)。綜觀,「啟發探索式學習法」的目的並不是要去確立「普遍性的科學法則」(universal laws)。由於以人有限的智慧和力量是沒有可能達到普遍性法則,我便多以親身體會和實質經驗去探索世界,並以各種自己和別人已累積的豐富人生經驗去不斷改善和調校自己,才可適應不斷變化的時勢和各種不確定客觀因素。

  由於身處周邊環境、人事關係、組織架構和最高掌權者的意志會不斷變化,下放太多精力時間去試圖改變這些客觀但永遠在變的因素並不具持續性。這是因為縱使個人或能一時改變它們,它們仍會繼續永恆改變。所以我一方面依靠各種人生體會去幫自己走人生路,也同時研究人如何利用過往經驗去為自己提昇能力和為處境性問題找答案。這是「啟發探索式學習法」的主要原理。

  過去多月,筆者感謝有位學者前輩不斷建議一些管理學書籍去幫我準備籌建新中心之用。這位善心前輩苦口婆心地叮囑筆者到英國後要「順勢而為」。在學習過程中,有兩本書得益最大。它們都觸及人透過生命經驗中可如何改善自己的一些原理和法門。

  首先,英國風險心理學家Glynis Breakwell提出人對風險的認知實無可避免地受到決策者的過往經驗、主觀期望和精神因素影響。而很多決策性偏差和錯誤則多涉及以下一些原因:

  一、防衛性否認(defensive denial):決策者因為逃避威脅和害怕被傷害而否定風險的存在和迴避潛在的威脅。

  二、捍衛自尊或自我形象:決策者為了表現自己比其他人或對手優勝和突出而影響了評估風險的客觀性。

  三、自我中心(egocentrism):決策者不能將心比心地從他人和對手的角度去理解事情的多面向性和複雜性而導致錯誤評估風險。

  四、資訊的不完全性:決策者缺乏得到相關風險的資訊渠道,和縱使得到相關資訊後所導致的認知偏差。

  五、刻板印象的顯著(stereotype salience):決策者過份著重跟對手或他人的「成功典範」和「失敗例子」的風險行為比較而不能客觀如實地評估和正視自身和所屬組職內所存在的獨特風險因素。

  由於以上原因並不能道盡所有導致決策偏差和錯誤的原因,學者Glynis Breakwell便提出「精神模型」(mental model)這概念去涵蓋決策者於累積人生經驗和學習應對多種風險時必然形成的一系列假設和世界觀。筆者認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人(不一定是決策者),我們實需「吾日三省吾身」地不斷反省、認識和改正存留在我們各自「精神模型」內的不同認知錯誤和主觀偏差。縱使沒有「最好」的世界觀和對事物的假設,人仍可以一步一步地於人生路上成長蛻變,邁向一個一個的「更好」。

  美國非裔管理實踐學者Elizabeth Thornton坦誠地以自己早年創業的失敗經驗作借鑑去找出導致人犯下決策錯誤和過度反應的幾種常見恐懼: 

  一、害怕失敗:決策者的自我概念跟成就和控制事情的結局捆在一起。我害怕失敗是因為我以為無人會喜歡失敗了的我。

  二、害怕成功:我覺得自己不配得成功和快樂。我害怕若然我成功,我將要失去成功。

  三、害怕那無法知道的事情:我害怕不受控制的狀態。我懼怕我不知道的事情和未發生的事情。

  四、害怕孤獨和寂寞:我害怕不被接納、不被認同和被拒絕。

  基於這些常見恐懼,Elizabeth Thornton點出了以下幾種經常導人犯下認知錯誤的「精神模型」,  一直阻礙決策者客觀地看到「事態原本的發展規律」(the way things as they are):

  一、「外在證明」(external validation):我需要他人去喜歡我和認同我是聰明和有能力的。人的自我概念只建基於外在授權的角色和職銜等社會建構的身份。這常會誤導人不惜代價地去「向上爬」和爭權奪位。

  二、比較競爭:我經常將自己和他人比較才能斷定和知道自己的價值。人的自我價值建基於跟他人的比較和競爭,所以人在社會階梯的位置便決定了其價值。這會使人沉溺於外在證明而構成了對「表現」的偏差理解,讓別人主導了自己對自我價值的評估。

  三、完美主義:在我當做的事上我一定要完美。這會成為一種不必要的壓力,使人無法自如自由地去將自己的創意和才華自然地表現出來。由於人無法達到完美,他/她便無法真正享受成功和滿足。這便導致過份要求自己和他人的決策錯誤,造成不必要的人事資源耗損。

  四、操縱:我一定要控制我身處的環境。我的自我概念完全取決於我如何能夠控制他人和事情發展的結果。操縱慾會限制他人可如何回饋和參與計劃的可能性。這不單會強人所難,更會於決策過程中強行過關。事情發展不如自己期望便可能引起反應過激,導致下一個決策錯誤。

  五、不安全感:我不夠好──我不能接受我就是我。一方面我不能接受我是有限制的,另一方面我不能接受我已經夠好了。通常有以下幾種狀態:
  
  1. 我需要完美才能夠好。  

  2. 我不能尋求幫助因為求助代表我是弱者和不夠好。

  3. 我要過度成就和超越其他人才使自己覺得自己夠好。

  4. 我要去控制那無法控制的人事、形勢和事情發展我才覺得自己夠好。

  但由於人無法掌控一切,「我不夠好」的不安全感會引致更多失敗和沮喪。這些負面經驗會通常強化了決策者的不安全感而導致下一個循環的決策錯誤。

風險決策原則:「順勢而為」

  基於以上討論,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風險決策原理可供參考:
 
  一、在這世界裡永遠都有一些事態發展的情況是我們不喜歡的。當事情要出錯的話,它也會自然出錯。當事情不如我們想像般發展的話,嘗試不去問「為甚麼發生在我身上?」而去先接受問題已出現了,再去問「有甚麼可做去令事情不再惡化下去?」否認問題的出現是情緒式過份反應的溫床,也會導致下一輪決策錯誤的連鎖反應。

  二、人雖然是基本上一樣的,但每個人也是獨特的個體。我們要放下控制他人跟自己一樣的慾望。對!人是基本上一樣的──每人會根據自己獨有的「精神模型」而去理解問題和作決定。容許和接納別人根據他/她自己獨有的不一樣方法去行事會使我跟別人合作的關係更快樂、順暢和持久。

  三、我們不能控制我們行為的所有結果。客觀現實是充滿了很多我們無法完全掌握的變數。它們很多不單是未知的,更多的更是無法知道的。活在當下或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不要為了那些未知的和無法知道的去擔心焦慮,更重要的是集中現在這刻可以做到和做好的事便足夠了。

  四、世間萬物是互相關連和不斷在互動的。事態發展由一連串的因果關係所促成。耶和華在當中掌管一切。事成是耶和華,事敗也是耶和華。既然如此,決策者只是世間萬物事態發展的一部份。而這部份的份量和大小則全由耶和華決定。這份來自神的平安才可使決策者「順勢而為」地緊跟著耶和華行事作決定,不受自己的主觀願望、情緒和慾望去左右了事態原本可以正常發展的方向。這是因為:「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因為智慧能力都屬乎他。他改變時候、日期、廢王、立王,將智慧賜與智慧人,將智識賜與聰明人。他顯明深奥隱秘的事,知道暗中所有的,光明也與他同居。」(但二20-22)

(作者為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及國際研究學系副教授)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5.07.09)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