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玩轉「好」朋友

  以個人成長為主題的動畫算不上是甚麼新鮮的作品,但《玩轉腦朋友》(下稱《玩》)的特色是該電影能夠成功地大量運用心理學理論作為故事的成份。一些心理學的用語:意識、潛意識、核心記憶、長期記憶、想像世界、抽象思維等等,不住出現在觀眾的耳中。大人可以明白,小朋友不知就裡也不是問題,畢竟電影娛樂性甚豐。

  《玩》具有豐富的幻想力,把思想、感情、記憶形象化。每個人的喜、怒、愁、惡和慌都化身成可愛的卡通人物。整個故事的框架都發生在他們的互相對談和牽引。當「阿喜」成功說服其他情緒時,人就變得樂觀;但當阿喜一時看漏眼,讓「阿愁」出來活動時,人的思想就變得灰暗。正向心理學研究發現這些自我對談(Self-talk)的行為與人的成功有莫大關係。施奈德(C. R. Snyder)的希望理論告訴我們:自言自語不一定是傻瓜,原來許多能夠排除萬難的人,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他們都會有一個自我談話(Self-talk)的習慣。在這些自我談話中,自我鼓勵的說話會不住主導他們的思想和情緒。換言之,他們的成功,有賴他們擁有一個自我鼓勵的機制。

  故事的主角葦莉(Riley),本來與父母一家三口生活愉快。但當十一歲的葦莉,正直青春期,又遇到搬家,轉校的變遷,一下子無法適應新生活,令她陷入迷茫。在此景況,又因為阿喜和阿愁不慎跌落記憶的刪除區域,不能發揮功能。葦莉既失去樂觀,也沒有記掛父母的愁緒。思想就由憤怒和憎惡主導,她慌忙地為自己作決定,她要逃學,離家出走,返回屬於自己的舊居地生活……結局可算峰迴路轉,提醒觀眾那個不受歡迎的阿愁,其實是不能與阿樂分隔的。喜與樂有時是一體兩面的經驗,人的長期記憶也是被置入這個道理。

  電影結束的字幕告訴我們這是呈獻給成長中的孩子,筆者相信這是故事作者兼導演Pete Docter的心跡。本故事源於他自身的成長經驗和他察覺自己女兒青春期的性格轉變。現在香港正值暑假季節,各中學都舉辦中一迎新會,銜接課程及家長會,教育工作者都會提醒家長們孩子青春期的來臨,要為這場家庭的「暴風雨」作準備。《玩》的作者無疑地把心理學理論運用得淋漓盡致,但他也不忘分享自己過來人的經驗。葦莉一家三口,能夠愉快地一同生活,方法是每當衝突過後,他們都會放下身段,主動表達歉意,尋求對方的接納和寬恕,這一點就連一家之主的父親,也是如此。謝謝編導的苦心。親子之道,又多一參考。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5.07.30)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