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未來牧養的更新 (下)

  4.培育更新 : 辨識與優次

    堂會培育信徒靈性的進路,一方面用心編排與強化聚會內容,另一方面又有智慧不要把所有資源投放於聚會。教牧需要承認聚會有其功能與局限,聚會只能提供資訊或見解,未能解決或處理信徒成長的課題,這便是「個別牧養」或「靈程導引」要起的作用。當堂會牧養逐漸失掉對「個體」的重視,於是「聚會化」或「節目化」成了主流論述;有部分教牧或長執甚至認為「搞好聚會」,有名氣講員,有滿意入座率,就完成了培育功能,肯定會產生更多「耳朵發癢」(提後四3) 的信徒。

    面對生活節奏忙碌的信徒,教牧重新理解「堂會學習」不是培育信徒的唯一場景,信徒在家學習、上網學習、職場學習等有其角色。教牧要辨識「信二代」培育的責任在於基督徒父母,而非兒童主日學老師或青少年導師。

    美國學者作了長達35年的「追蹤研究」(1970年至2005年),探究不同家庭怎樣傳承其宗教信仰至下一代,其中猶太教與摩門教兩者較為成功,兩個宗教群體父母有八成可傳承信仰,而福音信仰父母只有六成可做到。經研究而成書書Families and Faith: How Religion is Passed Down across Generations,正好指出猶太教與摩門均重視信徒對其子女的培育責任,而非由堂會或專業教牧代辦。

    教牧要重新教導父母,肯定他/她們在家靈性教導的職責,而堂會的角色為提供平台與資源,促進家庭成員能於日常生活實踐信仰,並能幫助父母建立家庭祭壇或聚會。李非吾牧師的金石良言 :「家庭小教會、教會大家庭」,乃是教會培育 「信二代」的正確路向。堂會定期有「跨齡」(intergenerational) 崇拜或聚會,也能安排整個家庭一起短宣或服侍。

5.溝通更新:聆聽與信任

    神學工作者Scot McKnight著有 A Fellowship of Differents,我們要重新理解教會是由眾多不同個體所組成的信仰群體,猶如一盤新鮮沙律樣子。當宗派或堂會領袖過度強調「同質性」,要求信徒對若干課題有一律的立場與做法,只會帶來部分的不滿,甚至出走教會。

    成年領袖要了解世代差異,要學習放下身段,聆聽新世代的訴求。面對「千禧代」(指年齡15至34歲,出生於1981至2000年),教牧要有效與這世代建立關係,需要掌握五方面技能 : 適切文化的辨識、塑造生命的關係、第一手信仰經驗、逆向指導 (reverse mentoring) 與天職門徒。

   當成年領袖表達「願意聆聽與溝通」態度,我們的真誠就能逐漸取得年輕人的信任,否則我們自視過高,自以為是,就難以取信於下一代。堂會就公共課題的討論,不一定有共識與立場;然而堂會若禁止討論,或視為忌諱,只會予人感到「封閉」與「離地」。隨著溝通模式轉變,領袖要學習「平起平坐」的態度,而非高高在上,甚至敢於認錯,才能取得更多的信任。

6.關顧更新:個別與群體

    堂會如同正常運作的船隻一樣,泊岸(聚集) 為要定期補給與維修 (一起敬拜與研習),離岸 (分散) 為要於不同場景見證與服侍。健康教會要有此兩方面的平衡,信徒聚集為要分散去世界成就使命,而前方的使者需要有群體支援與代禱,持續敬拜與學習。

   教牧不能只關顧那些參與聚會的信徒,更要促成群體內部成員之間彼此關顧。關顧不是留待教牧要處理的專業,乃是會眾之間彼此照顧。這反映於會眾肯花時間在一起、會眾適當向他人表達親切感、會眾樂意分擔責任,於是堂會就能在此關顧的關係中彰顯三一神的群體性。

7.使命更新:堂會與公共

   任何堂會,無論對公共課題有否參與,這間堂會立足於社區中已有其公共性。堂會的公共性,部分反映於其成員來自社會不同背景、階層、性別、世代與職業等;部分是堂會聚會,如崇拜本身是面向世界,歡迎與邀請任何人士進來參與。

   教會理解本身不是私人宗教會所,不容許洗手間不外借,教會就是棲身於公共空間內的「另類群體」(小社會)。〈開普敦承諾〉(The Cape Town Commitment, 2012) 明確表明 :「整全的使命意味著察驗、傳講並活出聖經真理,福音就是神的好消息,是藉著十字架和復活的耶穌基督傳給我們個人、社會和受造之物的好消息。這三方面都因罪而有破碎和痛苦;這三方面都包含在神救贖的愛和使命之內;它們必須成爲神子民之整全使命的部分。」

   堂會要容許信徒就其關注課題有言論自由的空間,教牧毋須就所有公共課題提供標準答案,反而教牧要學會怎樣引導信徒思考與討論有關課題。我們要培育「使命公民」,一群能進入世界實踐使命的十架門徒,且能把信仰與現實生活不同層面有適切整合。

   過度簡化劃分「堂內」「教外」,只會引導堂會愈來愈內向,失掉了原有作光與鹽的質素。堂會的存在,就是為了使命;使命更新指向我們效法三一神來作同樣的事工。當面對資源與人手不足時,中小堂會牧者就會說出理由,表示未能關顧窮人或其它課題;談到「佈道大計、教會增長」時,這些牧者則不見提出同樣的理由。整全使命的實踐,不是看堂會的大小;當然不是所有堂會要平等地參與「上主的使命」所有的內容。

  正因為沒有一間地方堂會能包攬整全使命,這便是機構、神學院、差會與群體構成「大公教會」的使命角色;堂會需要機構,機構不能喧賓奪主,明白其輔助的國度位置。當「堂會機構化」或「機構企業化」,這便帶來教會成長的亂象,導致不必要的競爭、事工重叠與資源浪費等。

總結 

   教會要好好思考未來牧養的更新,筆者在此建議七方面的更新 : 領導更新、組織更新、學習更新、培育更新、溝通更新、關顧更新與使命更新。求主更新復興教會,使我們能背負十架、忠於使命 !

 (部分內容來自筆者於5月22日「處境劇變下教會牧養」研討會,後再整理而成文,本文刊於《使命與領導》,第41期,2015年9-10月)

相關文章 : 未來牧養的更新 (上) 

 
編按:本文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http://www.hkchurch.org),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5.8.28)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