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時代講場文章(至2017年2月14日)

《來自星星的PK》——叩問信仰

  繼《作死不離三兄弟》後,導演拉庫瑪希拉尼(Rajkumar Hirani)與演員阿米爾汗(Aamir Khan)再度合作,推出另一力作《來自星星的PK》。電影透過不斷提問而推進,《PK》所追問的並不是甚麼艱澀的信仰課題,而是對一些「理所當然」或「約定俗成」論述或行為,作出詰問。而這些詰問,卻一步一步揭示出「宗教的真相」與「生命的本相」。

宗教的形式化與世俗化

  電影對宗教形式有不少著墨,外星人PK在尋找神的過程中,走訪不同宗教,參與了不同的儀式,洗禮、輥地求拜、恆河沐浴、用牛奶澆灌神像、以苦修帶鞕打自己等等。最後,這些儀式都無法助他尋找到神,他提問道:如果我們都是神的兒女,為何神要我們輥地求拜,才肯幫助我們?為何我們要遠赴一座廟宇,在那裡求告神,祂才會拯救我們?電影指向的,不是宗教本身,而是宗教的儀式。儀式固然有它的意義,但當人們重視外在的形式多於宗教本意,也就落入形式化的危機中。我們所追求的,應是神的本身,以及人與神的關係,而並非行為上的儀式。

  電影中深刻的一幕,PK把好幾個人帶到大師面前,請他區分那些人所信奉的宗教。當中所要指出的道理,非常顯淺——一個人的宗教信仰不能以外在特徵,包括以服飾、裝扮、外表來判斷。PK安排不同的宗教人士換上對方的打扮,觀眾與大師一樣,輕易的落入以貌取人的陷阱,以此要指出的,正是人的淺陋以及宗教的表面化,聖經中說「人看人是看外表,但耶和華看人是看內心」。往更深一層去理解,PK要挑戰的,正是人們的「刻板印象」,對某宗教、或某些宗教人士存有一些固有、既定的印象,而這種印象往往並不真實。許多電影也曾討論過相關的現象,諸如《阿漢正傳》(My name is Khan),揭示的正是九一一以後,美國社會普遍出現的「伊斯林恐懼症」(Islamophobia),對穆斯林存有偏見與敵視。較為明顯的是,作為穆斯林的Sarfaraz,是一個扁平人物,徹頭徹尾的大好人,這可理解為對穆斯林的刻板印象的消除,亦可視之為東西方視角的不同。

詰問:尋找宗教真相

  以外星人作為敘事者,大概是要凸出人的思想盲點。人與人的溝通,尚且出現誤解與歧義,何況要與神溝通?每個宗教都有他們的代言人,他們可如何確保這是神的旨意?而平凡的我們,又可如何與神溝通?電影顯然沒有答案。而撰文的我,也無法回答。或許,我們要的並非答案,而是接受自己無法回答這些問題,並不時以這些問題來提醒自己,人再厲害也只不過如是,我們沒有法子掌握所有真理,我們都沒有資格唯我獨尊的自高自大。

  電影提出關於宗教的反思很是深刻,諸如:「是神創造人,還是人創造神?」、「是神保護人,還是人保護神?」、「是神掌管人,還是人掌管(或更準確的說)利用神?」、「是神區分人,還是人區分人?」

  電影沒有否定宗教的存在,亦沒有要提倡無神論之意,它只是對人類的信仰行為提出詰問。PK沒有質疑過神的存在,而是質疑「人類自以為能夠掌握並完全認識的神」是否存在。換言之,電影挑戰的不是神,而是人,人類把神規範在「自我、片面而膚淺的意識」中,被人修飾過、剪裁過、美化或醜化過的神,是否真實?又是否值得相信?

  電影中所呈現的宗教衝突,極之寫實。一直以來,因宗教而引起的衝突、分化、紛爭,甚至戰爭,不斷出現。面對世界上不同的宗教信仰,電影並沒有提出哪個是唯一或真實的,但卻提問:既然大部份宗教都是導人向善的,怎麼世界上因宗教衝突帶來的分化與戰爭,連連出現?看畢電影,捫心自問,或許,人,要取代神、成為神、假神之名,以為自己就是真理,妄自充當審判者,正是這世代諸多紛爭與戰爭的原因。

  宗教,當然不能單以科學化的方式、或嚴密的邏輯來解釋或證明,但至少也應該經得起提問的考驗。正如約伯也曾質問上帝,我們不一定能理解神的旨意,但至少我們可以與神對話,包括發問。

  後記:毫無疑問,電影所帶出的信仰反思是深刻的,但卻落入寶萊塢電影的俗套中,歌聲場面的濫觴、過於刻意的喜劇場面,都令電影的枝節過於旁雜。如此看來,《作死不離三兄弟》顯得出色得多。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5.10.12)

Donation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