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故事

【不常如常】
我患上抑鬱症,點算好?

小明(化名),十七歲,中六生,學業一向好,但自從準備DSE就感覺讀書壓力很大,緊張、心跳、手震,呼吸有窒息感覺;睡眠有困難,醒來都覺得沒有休息過,不想起床,不想上學,沒有胃口,讀書不能集中,沒有動力,......

詳細內容

【人在港外】
與終點的距離

常覺得在英國搭巴士要坐很久才到目的地。明明我在香港時也習慣搭巴士,由細到大,上學或上班都要坐半小時巴士才到,但在這邊搭半小時巴士,總有點不耐煩,有時甚至會令我覺得目的地很遠,不想去。我認真地查考在香港......

詳細內容

【慈心憐憫】
同行,把生命帶到上主面前

終於到了最後一個工作天。阿詠(化名)內心充滿恐懼,她怕被責罵、怕工作量過大、怕不能放工、怕拿不到薪金……然而,她不敢不上班。因為,她要完成這天的工作,才能領取最後薪金的支票。她盡力壓抑自己,盡力順從,......

詳細內容

【不常如常】
界線由誰定

在社工的工作環境中經常會談及「界線」,當中提及的可能是社工與服務使用者之間,或是服務使用者彼此之間的界線。界線之訂立,是希望彼此能有一個良好的關係,知道自己的位置,避免進入他人的安舒區。在教會,會友與......

詳細內容

【人在港外】
(基督教)港僑同鄉會

F憑專業資格移民,為了結識朋友,在社媒開設「墨城小香港」的專頁,分享澳洲食住玩和生活經驗。來澳後做唔返本行,考師傅牌教車,時不時往返機場接送。/ 澳洲小香港群組/ 管理員:歡迎加入香港人群組這個大家庭,盡情出post。……

詳細內容

【慈心憐憫】
裸辭

關懷貧窮不是安排活動,而是與困乏中的鄰舍同行。前者看重的是事情,後者所重視的是生命。想起早前同工分享她與阿梅(化名)的故事。 經社工轉介,我們認識了獨居的阿梅。她有長期病患,性格內向,說話也不多,同工每......

詳細內容

【不常如常】
哀傷同行者需要學習仰望神

哀傷的人是需要一個安全、尊重、不批判的空間。參考美國校園出版的Grieving a Suicide,當中提醒我們避免對喪親者作出錯誤的回應,例如「佢宜家已經去左一個好好嘅地方喇」、「萬事都互相效力」、「所......

詳細內容

【人在港外】
如果我們不曾離開

「如果當初沒有離開香港的話,現在我們會變成怎樣?」最近跟幾位來台多年的朋友聊天,面對學業、工作、未來是否要在台灣落地生根等話題,彼此有著不同的看法,對身在異地的無力和無方向感,這種圍爐取暖更顯得重要。......

詳細內容

【慈心憐憫】
神仍要用你

事奉,不是工作,因為事奉的人心裡所求的,是被主使用。 認識精神受困擾的阿心(化名)已有幾年,感謝她的信任,願意時常來找我們傾談和祈禱。這天,跟她一起來的,還有她口中經常提及的姊姊。去年開始,她就不願看精......

詳細內容

【不常如常】
給照顧者:留一刻畀自己唞氣

……默默付出的照顧者們,您們的唞氣位可以很細微,如:好好外出吃個tea或早餐,或是安排家人到暫託中心數天,讓您安心做個身體檢查或參加退修營。現時社會已有不同服務及社區資源,記得要給自己有選擇,唞到氣,疏到氣,先可以留返啖氣照顧您愛錫的人呀!

詳細內容

【人在港外】
小人物的故事

……貝茨和他爭取公義的故事,是不會發生在一個沒有人權的社會中的。這個故事,反映出法治社會的可貴。因為在法治的基礎上,所有人都會獲得公平的對待,在上掌權的不會因權力而得勢,可以任意妄為,而小人物則可以在人權得保障的情況下,據理力爭,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尊嚴。……

詳細內容

【慈心憐憫】
退休

他,一天比一天憂愁,坐在大堂的保安座位上出神。原來,還有四個月他就七十歲了。在倒數生日的同時,他也在倒數自己還有的工作天。早前,公司已跟他說得清清楚楚,這是給他最後一年的短期合約,七十歲之後,公司就不......

詳細內容

【不常如常】
師生關係,是優是劣?

我曾為一所中學主講「青少年精神健康」講座,在問答環節中,有老師發問:「如果有一位學生在課室出現自殘行為,引起其他同學恐慌,老師應該如何應對?」我按照一般的流程指引回答,包括安排疏散班內同學,以及平復情......

詳細內容

【人在港外】
澳洲男孩的吃貨魂

澳洲小男生看來都是吃貨。 預苦期以聖灰日開始,而聖灰日之前一日,稱為懺悔禮拜二(Shrove Tuesday)。以往物質不豐盛,信徒因聖灰日開始齋戒,所以會在齋戒之先的週二,用盡易壞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等製......

詳細內容

【慈心憐憫】
被欺侮的女兒

今天,美寶(化名)再次來電,隔著電話,也感受到她情緒低落。 原來,美寶的女兒有點發展遲緩,在學校經常被同學欺負。老師未有耐心理解女兒嘗試表達的說話,也沒有體恤她行為背後的原因和情緒,就認定她行為不當,要......

詳細內容

【不常如常】
精神疾病是「真」的嗎?

阿米,男,廿二歲,父母在他三歲時就分開。他父親曾經住過精神病院,他是由母親撫養大的,後來母親變得抑鬱並體罰他。他在學校表現不佳,並因社交焦慮而被同學孤立。中三後,他離開了學校,開始打散工。他曾因盜竊被......

詳細內容

【人在港外】
來加後未達成的小事

自去年年底開始,本人所在的教會設有「移加同行小組」的聚會。在聚會上,除了有弟兄姊妹昔日移民的經驗分享,也聆聽到很多新移民的故事。 其中一次聚會的主題是「回顧與前瞻」。與會者被問及:「如果要總結過去的二○......

詳細內容

【慈心憐憫】
同病相憐

筆者一家在農曆新年期間,經歷了可怕的污水倒灌,糞水從廁所不斷湧進屋內,最終淹浸了全屋。直至多天後,污水仍從木地板夾縫中滲出,令人嘔心。差不多在同一時間,收到了阿梅(化名)的求助,原來她亦遇上相同的「災......

詳細內容

【不常如常】
符水/鬼附/精神病

過往接觸很多精神病復元人士,在重提其患病經歷時都會提及「符水」。生長在華人社會,相信大家對「符水」不會感到陌生,這是某宗教信仰的一種治病儀式,信奉的人會把符籙引燃溶於水中飲用,相信飲用後能除去身體的不......

詳細內容

【人在港外】
澳洲版中港矛盾

朋友讚他識揀,新居找對了接近香港人聚居的名校網,路段在cul-de-sac(掘頭巷),特別清幽,沒有閒雜人車出入。可是好事過頭,第一天搬進去,迎接他一家的是鄰居飼養的波斯貓所送贈的大禮──貓兒躺平在後......

詳細內容

【慈心憐憫】
選擇

活在貧窮中的鄰舍,最缺乏的是甚麼?在我們的服侍裡,看見最多的缺乏是:選擇。 單親媽媽阿美(化名),天天努力地在地盤工作。她不怕危險,只想多賺一點錢,讓子女可以過上好一點的生活。農曆新年前,她還不停地加班......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