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接觸很多小堂會教牧,他們都是「出前一丁」(有45%的100人以下堂會只有一位教牧),甚至是沒有幹事協助,不時在牧養與領導上孤掌難鳴,感到孤單。逆境前行,我們需要助力,主動出擊,與不同人結連與學習,掌握自身處境,或與一些機構協作,從中獲取適切的支援,方能走更遠的路。……
……今次事件不是個別堂會、或純屬天主教的事,而是整個基督身體、每一堂會和信徒的事。因為我們所見證和指向的,是同一位基督。一個信徒失見證,影響的是全教會,因這蒙羞了全教會所見證的主。因此,我們無法割蓆或隔岸食花生。……
……自去年初,香港疫情開始爆發以來,防疫措施一度收緊,維園多次關閉合共數月之久,為熱鬧場面畫上了休止符。這段期間,公眾活動固然減少,本地教會須不斷轉變安排,而印傭事工也同受影響。……疫情下,印尼語崇拜聚會的模式大為變動,究竟堂會和信徒的適應如何?……
……工委會的存在,一方面表達出教會對工人的關懷,另一方面,又致力團結工人,爭取合理和合法的權益,以塑造一個更具人性、更公平公義的社會。……其實,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教會使命諮詢會議中,已強調向低薪市民傳福音,參與公共政策的釐定等……
「我把這小牛給你,作我們復和的記號。」盧旺達大屠殺倖存者Innocent說。 他用草洗擦小牛的身軀,手持著繫在牛頸脖上的繩索,把牠交給「新主人」──那個曾經與其他暴民一起,試圖用大砍刀殺害自己的人。他的......
一位神學院副教授、擁有超過三萬點讚Friends的Facebook Blogger、暢銷書作家、一個新教會(Flow Church)的創堂牧者,在香港教會圈可以說是一時無兩、炙手可熱的風頭人物。人出名了,......
……憤怒的靈如同咆哮的獅子,到處尋找可吞吃的人。歷史的悲劇會不斷重演……正當我們以為疫災只是他國的問題,病毒忽地已悄悄在我們當中蔓延開來;正當我們嘲笑今日美國白人福音派教會是那麼幼稚愚昧,憤怒的靈以另一形式忽地已悄悄在我們當中蔓延。……
……這篇文章,會讓你深刻領會到耶穌在馬太福音廿五章提到,我們服侍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服侍在耶穌身上的意義。耶穌道成肉身來到這世界,成為小子中的小子,無權無勢,被人看不起,被蹂躪、被迫害,甚至被殺害,所以他很明白小子的經歷。……
教育局對通識科手起刀落的改革,已使相關學科的老師,甚至教育界其他同工,感到極大震驚。不少論者已經從改革的具體方案作出分析,例如改為「合格和不合格」的優劣。下文將從香港公民教育發展和公民質素培育的角度來......
不少人都預期,北京當局終有一日會要求香港教會能像中國的三自教會般,於禮拜堂內懸掛國旗和在崇拜中奏唱國歌。最近,有資深牧長表示,對於在禮拜堂內掛國旗和唱國歌的問題,香港人不應反應過敏,或把這問題過度政治......
……當法律成為權勢的爪牙時,誰出來阻止?是那位即將光榮退任的首席法官?還是那位被褫奪教席的前港大教授?誰真正在回應召命、打那美好的仗、守那該信的道?看官們心中有數。
……如果基督信仰對政治上的道德價值和承諾有任何意義的話,那意味著基督徒有責任譴責任何對合法和平的政治程序的非法、不道德和暴力的破壞,尤其當這破壞有可能造成嚴重的憲法危機或無政府狀態。……
「我們要鞭策自己堅守基督的真理,好似水手在狂風大浪中堅持一樣。」(《十架門徒 - 斯托得傳》) 二○二○年的疫潮起伏,使世界變得不一樣,當前香港面對退休潮、移民潮及失業潮,最新貧窮人口達149萬,加上不時出......
……以上一股新動力,注入教會群體後,教會面貌將會如何改變?未來的信仰群體面貌將會被零工經濟體持續改造,信仰群體原本已經是一個由義工構成的有機體,斜槓族介入後,教會的體制將會是進一步的去中心化,牧者和信徒領袖也會漸漸出現斜槓的多重身份特徵。……
「這一代先知在哪裡?」突破創辦人蘇恩佩在半個世紀前的呼聲,至今仍在挑戰我們。1 這條問題理應簡單至極。先知,就是神人之間的中介,負責向人傳遞神的啟示和心意。2按照這個定義,教會就是社會的先知,被神差遣向......
第一戒:戒恐懼 暴政最會製造恐懼,你愈恐懼,邪惡愈玩弄你;耶穌說:「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太十28) 第二戒:戒習慣 日日咁荒謬,但千祈唔可......
……今天教會必須有這種反思,因為疫情總會有過去的一天,但逼迫並非如此。若香港教會沒有準備好於敬拜君王的權勢下活出敬拜獨一神的生活踐行,將來的信徒只會愈來愈懶散和不在乎是否可以敬拜神……
……九七前,教會擔心香港的狀況會改變,所以有不少負面的預測。九七後,看見「一國兩制」能保持香港的不變,所以大家也放下擔憂,繼續教內事務和發展。但二十多年來,「一國兩制」漸漸被蠶食⋯⋯不單不少港人不關注,「馬照跑,舞照跳」,教會對社會的改變也是如此。……
……東西方教會的主顯節傳統是兩個彼此相輔的信仰進路,非但沒有矛盾,兩者的整合還可以為我們提供更豐富的信仰資源,幫助我們更深入整全地理解和欣賞基督道成肉身的救贖。……
……天堂是一個地方,永生是一種關係,後者才是我們信仰的核心價值,亦是聖經一直勉勵人們要好好持守、維繫的關係。好比葡萄樹的比喻,這觀念呼籲信徒要好好連於主、經營這份關係。……
……聖經不單止說公義是一場革命,更涉及另一個觀念:福音是大使命,愛鄰舍是大誡命,就正如一對筷子,大使命加大誡命才是整全的福音,缺一不可。福音書中「拯救」這個字,大約有三份之一是關於醫治或脫離肉身的危難。整全的概念可以關於人的全人需要,更關乎為那些powerless的人發聲,讓他們得到公義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