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神學也好,辦教會也好,都不為其他,只為以聖言轉化個人、教會、社會、世界,讓上帝的形象活現人間」,這是第二條腿,涉及做神學的旨趣。實踐神學銳意把神學牢牢的扎根於現實中,她第一身參與在現實的掙扎中,也用各種有效的方法深入認識和把握現實,期望與不同社群一起以聖言轉化個人、教會、社會和世界。……
……「做神學也好,辦教會也好,都不為其他,只為以聖言轉化個人、教會、社會、世界,讓上帝的形象活現人間」,這是第二條腿,涉及做神學的旨趣。實踐神學銳意把神學牢牢的扎根於現實中,她第一身參與在現實的掙扎中,也用各種有效的方法深入認識和把握現實,期望與不同社群一起以聖言轉化個人、教會、社會和世界。……
……欣賞式探詢(AI)並不否認或忽視問題、衝突或壓力,只是不會將它們作為分析或行動的基礎,因為要改變環境,關係,組織或社群,專注優勢會更有效。誠然負面經驗或情緒,是生命的一部份,AI只是轉個角度、將它重述(reframe),例如教會面對年輕人流失,注意力不是停留在如何防止,而是對年輕人有吸引力的環境作探詢。……
所謂「當代」可以理解為過去那個時代,也可以是目前這個時代。基督徒每天讀經遊走於兩個當代之間,能否從聖經中的當代處境詮釋,對現代處境起到鑑古知今的作用,從而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踐信於行? 神學就是要為特定的處......
……土地是神賜,它是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生產資本,所以地不可永賣(利廿五23-24)。但是也有一些人沒有土地作為生產資本,他們的生活沒有保障,所以上帝也要求有土地的以色列人去顧念及幫助這些貧窮的人,讓他們可以來到田土當中去拾取所需。上帝要求的是在一個經濟的結構中有一種休戚與共(solidarity) 的扶助政策。……
……既然基督徒社會企業,是有多樣好處的信仰實踐,應該在教會推廣。本研究的題目是「探討基督徒為何從事社會創業?」研究對知識的貢獻,是明白社創是如何令信徒成為門徒,在社會見證基督信仰。……
……作為堂會領袖,我們容易只從個人靈性層次理解以上現象,以為多位事奉入門者信仰淺薄經不起風浪,或心志不堅定而離場。我們又容易以個別關懷策略應對,「拉埋佢一邊傾吓」,若不奏效,也拿他們沒辦法,惟有無奈地由得事奉人員長期不足和流失。 實踐神學擅於梳理類似以上頑固的牧養困局。它對堂會的幫助,不在提供即時答案……
......一般而言,教會的內向性往往導致圈內生態為其首要存在關注的任務,而忽略了其普世及公共使命與責任,除了在宣教傳福音的旗幟下能進入普世關懷的討論/實踐外,甚少可以在個人救恩論的垂直線以外從創造神學的角度去思考教會的在地角色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