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區區老教會遊蹤

【1912期.遊蹤】
從「村」到「邨」:
教會在何文田的發展與演變

劉紹麟

比起中上環、灣仔及銅鑼灣,教會在何文田的活動是較遲起步的,最早的活動當屬二十世紀初的培正學校(當時的何文田區覆蓋現時培正所在地,稍後詳細說明)。到1949年以後,因著大量內地人移港,香港房屋嚴重不足,......

【1902期.遊蹤】
告別茶果嶺村:「尚未完場」之傳教足跡

黃彩蓮

茶果嶺,位於今天藍田與觀塘之間,因山上長有大量茶果樹而得名。十九世紀初,九龍東部有四座山丘(茶果嶺、牛頭角、茜草灣和鯉魚門)石質較佳,被闢作石礦場,且彼此結盟,號稱「九龍四山」或「四山」。

【1899期.遊蹤】
「外灘」之旅:基督教在尖沙咀

邢福增

……隨著時代變遷,尖沙咀昔日濃厚的殖民氣息逐漸淡化,成為康樂、商業及旅遊空間。有否想過,其獨特發展格局對基督教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1887期.遊蹤】
「下一站,觀塘」
百花齊放的基督教社區服事

邢福增

基督教在觀塘的事工,最早應是1959年12月於觀塘新區(雞寮徙置區)A座/23座開辦的觀塘循道學校。新區落成後,一批原居於老虎岩富美村的潮語浸信會會友獲安置於此。1960年九龍城潮語浸信會向政府申請在C座/21座天台開辦觀塘小學(潮光小學)並設觀塘佈道所。又在D座/20座天台辦潮光幼稚園。由於會友增多,天台教會地方不敷應用,1965年向政府購得翠屏道地段建堂,新堂於1967年落成啟用,教會改名觀塘潮語浸信會……

【1878期.遊蹤】
油河不絕,蔴地福音

邢福增

百年老區 1860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九龍半島割讓予英國,香港殖民地版圖首次擴展。據1861年的人口普查,九龍人口約5,105人,分佈於尖沙咀、馬頭圍、土瓜灣及旺角等村落。雖然香港域界有所擴充,但其......

【1868期.遊蹤】
從大澳龍舟,到老教會的堅持

黃彩蓮

從六十至九十年代,鴨脷洲又經歷多次填海,釋出更多土地興建房屋。1980年鴨脷洲大橋通車,打通了與香港島的陸路往來。自始小島愈來愈不「山旮旯」,人口不斷增加,原本小販林立的鴨脷洲大街,開始有汽車行走。按此社區變遷,鴨脷洲北部屬舊區,因此老教會也集中於此。若從利東港鐵站A1路牌看,會看見三間老教會的名字。就讓我們回到從前較為「山旮旯」的小島,細味她的歷史典故。

【1863期.遊蹤】
遊走銅鑼灣與掃桿埔:
三間「第二代華人教會」之旅

劉紹麟

從六十至九十年代,鴨脷洲又經歷多次填海,釋出更多土地興建房屋。1980年鴨脷洲大橋通車,打通了與香港島的陸路往來。自始小島愈來愈不「山旮旯」,人口不斷增加,原本小販林立的鴨脷洲大街,開始有汽車行走。按此社區變遷,鴨脷洲北部屬舊區,因此老教會也集中於此。若從利東港鐵站A1路牌看,會看見三間老教會的名字。就讓我們回到從前較為「山旮旯」的小島,細味她的歷史典故。

【1848期.遊蹤】
迎難而上,得人如魚
香港仔老教會足跡

黃彩蓮

……從前每逢新春,眾多漁船歸來,停泊於此,有些掛上紅旗,在海面飄揚,氣勢磅礴,喜氣洋洋。那些年代,香港仔之教會牧者也趁此佳節,上船祝福會友,甚至在船上舉辦新年聚會。筆者也趁此佳節,分享此區老教會之佳美腳蹤,以此互勉,並祝願大家兔年「迎難而上,得人如魚」。

【1839期.遊蹤】
區區老教會遊蹤
回到山旮旯:鴨脷洲老教會

黃彩蓮

從六十至九十年代,鴨脷洲又經歷多次填海,釋出更多土地興建房屋。1980年鴨脷洲大橋通車,打通了與香港島的陸路往來。自始小島愈來愈不「山旮旯」,人口不斷增加,原本小販林立的鴨脷洲大街,開始有汽車行走。按此社區變遷,鴨脷洲北部屬舊區,因此老教會也集中於此。若從利東港鐵站A1路牌看,會看見三間老教會的名字。就讓我們回到從前較為「山旮旯」的小島,細味她的歷史典故。

【1830期.遊蹤】
道成肉身,服侍社區
基督教在戰後荃灣的見證

邢福增

七十年代,香港政府決定興建地鐵,最早通車的觀塘綫(1979)及荃灣綫(1982),將兩區與港島中心連接。觀塘及荃灣的開發,既見證戰後本土社會的重大變遷,也密切影響基督教的發展。本文嘗試勾劃一幅五十至七十年代初基督教在荃灣拓展的鳥瞰圖,藉此呈現宣教使命如何藉不同方式,服侍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