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栽種和平

推動和平建設的老中青同工,介紹相關理念、世界各地的例子及個人實踐反思。

【栽種和平】
新約聖經的平安/和平

有關新約聖經中的平安/和平,德國神學家丁克勒(Erich Dinkier)在〈平安──初代基督徒的和平觀念〉(Eirene-The Early Concept of Peace)一文中,指出新約聖經的和平/平安......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讓社區變得美麗

這是發生在海旁一位街友與弟兄姊妹身上的故事。姊妹答允一位行動不便的街友,推他外出走動。她信守承諾,與他一起在長廊上走動。那時正值夕陽西下,我想這個年代生活充滿許多苦澀,但這裡仍然可以充滿歡笑、溫馨,而......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以信任建和平

早前,栽種和平團隊有幸能與中國宣道神學院合作,舉行「栽種和平與靈修交談工作坊」。筆者雖然因工作需要而未能全程參與,但即使在碎片化的體驗之中,仍能從中體會信任的重要。 在整個兩天的工作坊中,有一個環節名為......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看見的方式(一)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每每跟身邊一些朋友說起藝術,他們大都表現靜默,不知如何反應,甚至很多人會表示:「藝術我識條鐵咩?」對一般信徒或大眾來說,藝術彷彿是遙不可及和很「離地」的東西,他們自嘲「凡夫俗子」,未......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舊約聖經中的平安/和平(二)

( 續上期) 尤達(Perry B. Yoder)指出舊約聖經中shalom的第二個主要意義是指向關係。這與通常在英語中使用和平(peace)這個詞的方式一致。Shalom與和平(peace)一樣,可以指國家......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舊約聖經中的平安/和平(一)

筆者上次提到加爾通從政治學有關和平定義的討論( 1835期),今次則會介紹門諾會(Mennonites)舊約學者尤達(Perry B. Yoder)對聖經中平安/和平的意義的討論。希伯來語的shalom,被......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社區工作的策略考慮

在 〈狂派與摺派的社區需要思考〉(1816期)中,筆者引用了學者Jonathan Bradshaw(1972)的社會需要分類來提出社區中存在著不同面向的需要,並藉此提出無論是積極地派發或有限度地派發物資,......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大學生與聆聽相遇

今年大學終於重啟課程面授的安排。闊別兩年,同學能再次踏足校園,大學的栽種和平課程也隨之展開。上一節工作坊提到聆聽的重要性,這看似是老生常談的內容,同學卻能有出乎意料的分享。 該節先由一個名為「情緒Mix......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從關係切入暴力與和平

和平研究的開山祖加爾通(Johan Galtung)在其〈和平的袖珍理論〉(A Mini Thesis of Peace)短文中,精闢地指出,和平的根本是一種關係:「和平是兩方或多方之間的一種關係。各方可能在一......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尋找方向是一個過程

某次午飯後,筆者與一位牧者對話,提到了世代的差異,當中有不少值得反思的空間。對話提到以前上教會,參與小組、團契和崇拜等是理所當然的,不像現時教會的形式多變,又有網上崇拜、網上聚會。有的人只參加崇拜,不......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與人同在的和平社群

作為積極與社區打交道的教會,自然不期望弟兄姊妹只會享受舒適的節日,而忘記那些在寒冷、孤獨、貧窮或悲痛中掙扎的人,於是我們鼓勵把孩子們的禮物收集起來,送給那些更需要資源的人。當我們關心那些生活艱難的朋友......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藝術是你與我之間無形的線

有幸今年早前能與栽種和平團隊一起策劃關於和平學的藝術展覽,最近也有機會參與「個區仲有第二個──社區、教會、藝文青的激盪」對談,以藝術手法介入社區,思考和平議題。喜見近年香港基督教界對藝術的重視比前更甚......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假的內在平安與人際和好

有人問,「栽種和平」將內在平安、人際和好放在建設和平的層面內,會不會使華人教會退回一直以來內向、個體化、道德主義的屬靈觀?這實在是一個十分好及切中要點的問題,筆者須指出,誤用內在平安及人際和好,不單會......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在社區中吃喝玩樂

過去幾個月,筆者有幸前往宣道會恩樂堂與黃順成傳道、六位青年人一同探索教會參與社區的可能性。經驗難忘,盼以此文與大家分享。 事緣堂會的社關主日即將到來,同工希望在此之前可以做一些社區相關的行動,過程由年輕......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教會的充權應用

對於充權(empowerment)這字眼,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早前郭偉聯博士於 〈由權力迷思到弱者充權〉一文中 (編按:參1806期本專欄)曾以利比利亞的女士作具體充權的例子,提到以跨階層的結連來組織人們......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建設和平是一場屬靈運動

筆者及同工們因為要推動栽種和平計劃,常常到不同教會介紹建設和平的異象和構想。很多時,我們會被問到:你的活動會不會重新挑起教會內的矛盾?你的活動會不會只講復和而不講公義?…… 我相信這些都是真誠的提問,而......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嚴謹來說,甚麼是聆聽?

筆者自中學開始便參與小組教會,因小組分享時人數有限,每個人是否專心聆聽是一眼便明瞭的。在栽種和平中,聆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幾乎決定了我們能否為彼此建構安全的空間,也讓痛苦的人擁有療癒的機會。聆聽是......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教會的社區工作

黃順成傳道於 〈豐富社區的特徵〉(1824期)中提到,一個社區要變得豐盛,重視及享受和社區互動的過程、騰出空間聆聽差異群體的聲音,及一同尋索和建構正面的社區認同感是很重要的。這些都是教會作為愛的群體,在......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消極和平、積極和平與減害原則

建設和平提倡消極和平(negative peace)、積極和平(positive peace)與減害(harm reduction)原則三個概念,讓人明白在不同處境中如何盡力建設和平。 消極和平,是指沒有暴力......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豐富社區的特徵

致力推動社區建立的約翰麥克奈特(John McKnight)和彼得布洛克(Peter Block)提出豐富社區的概念,並且付諸實行。對他們來說,豐富的社區有三個值得注意的文化特徵,包括:看待時間的方式、允......

詳細內容

【栽種和平】
社區的三種解讀

早前,王琼澧博士於本專欄的 〈狂派與摺派的社區需要思考〉一文(1816期)中指出,要了解社區的需要,可由分析群體的規範性需要、感知性需要、表達性需要以及比較性需要入手。然而,很多同工在面對社區這個概念時......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