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資料庫

反思

「福音預工」的曖昧性

  因此矛盾地,作為一份以教會作後盾和支援的刊物,教會殷切的期望,在某個程度上反倒造成刊物定位上的困難,最終造成「順得哥情失嫂意」的尷尬局面。一方面社會覺得它是在「掛羊頭賣狗肉」,努力去追趕潮流模倣術語最終是為了要「傳教」;教會亦愈來愈感到不耐煩,懷疑它是不是「以福音為恥」。……

詳細內容

從雜誌停刊想起

作為突破運動的支持者,對於楊牧谷牧師在六三三期的分享(〈信息衰竭乃謝幕的徵兆〉)深感認同,同時心裏有著相當沈重的感覺。在突破參與了五年義工,之後在突破任全職同工十年多,作為一個突破人,我相信我有資格作......

詳細內容

信息或受眾、衰歇或變革 ?

  畢竟,辦雜誌週刊與講道寫書,有所相同,亦有所不同(報刊要求時尚與多元) ; 如今楊牧師削去不同媒體特有的差異,不問底蘊,簡化地以「一劑藥」(借用楊牧師所用例子)予所有病人,未能對症下藥。筆者理解《突破》休刊,非失之於「道」,乃在於讀者群閱讀習慣的改變。

詳細內容

回應〈信息衰竭乃謝幕的徵兆〉

我忍著!好幾次想執筆,但終於又放下了。但這一次我尊敬的長者也忍無可忍的「出手」;他一針見血的說出我忍含在心中的話,「為何雜誌由印刷改用電子網絡出版,可以延續它的生命嗎?」不錯!這種自欺欺人的說話幾乎變......

詳細內容

細讀〈信息衰竭乃謝幕的徵兆〉一文後……

  楊博士經常給我的一個印象是:他是一位極之受歡迎的文字工作者,一方面是因為他是有真知灼見的教會領袖,所以得到不少信徒的欣賞和支持;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作品能「言」人所不敢或不能言,楊博士成了他們的代「言」人。但不少時候,楊博士只是代信徒「發泄」了他們很想發泄但無從發泄或不敢發泄的情緒,卻不一定次次都說出造就信徒的話。

詳細內容

突破仍是值得欣賞的

日前拜讀楊牧谷博士在《時代論壇》第六三三期的〈信息衰竭乃謝幕的徵兆〉一文,心中實在感受良多。基本上我認同楊博士對《突破》雜誌的分析,亦明白作者「愛之深,責之切」的金石良言。事實上,我於多年前亦開始發覺......

詳細內容

俗世清泉的突破雜誌

日前拜讀楊牧谷牧師在《時代論壇》六三三期發表之〈信息衰竭乃謝幕的徵兆〉一文。筆者從少年時代開始,已是《突破》的讀者,本文純以《突破》讀者的角度,看它的興衰。   當時筆者對《突破》雜誌產生興趣,是因為我是一......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