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闻消息

谈社交媒体的信仰挑战
何善斌:选择放大上帝的爱,而非人的罪性

【时代论坛讯】现在走在街上、在车厢中,差不多人人也成为了「低头族」。科技发达使人做的事不断加速,也取代很多亲身与人的接触。到底社交媒体是使人更疏远还是更接近?这又与我们的信仰和教会生活何干?道声出版社早前举办《#社群瘾》读书会(基道书楼协办),与我们思考以上课题。

道声出版社副社长梁美英牧师分享她对此书深刻的地方,包括书中提醒我们怜悯要有行动——自从网络通讯工具普及后,人们惯以讯息、表情符号传送对人的问候,以为做了陪伴和关怀,却忘记了亲身的问候和同在;此外,她也反思我们是在控制手机还是被手机控制,指很多人什至和别人吃饭时也会不断看手机,到其他人的社交媒体上留言回应,其实应放下手机,学习尊重及重视一同吃饭的人。她表示如何把社交媒体使用得好和平衡是一门大学问,书中的「社群十诫」是很好的帮助和提醒。

信义宗神学院教授何善斌博士一开始看这书时,被一句句子吸引:「世界叫你爱自己,耶稣叫我们舍己。」他认为用社交媒体时的确很多时是叫我们更爱自己,「我想不到哪次社交网站是叫我去舍己。」他便从这角度出发看这书,思考作为信徒如何可以更好的使用社交网站。他指作者并不是否定社交媒体的好处,而是解释社交媒体正塑造的数码文化——强调荣与辱(honor and shame)的世界文化。他指出数码文化本是中性,但近几年很多人却陷入了一个滥用、伤害身边人的处境。

淘空对人的怜悯的试探

在社交媒体中,我们同时是信息发放者和接收者。何善斌指,书中首四章讲述作为发放者需要留意的可能试探,例如期望取得「赞」,美化自己、丑化他人,以致忽略身边亲密的关系。作者指出现时有一些买「赞」的软件,带来诚信的问题。而发放者愈希望证实自己的观点正确,也会令自己觉得别的观点是错误,以致令自己对别人的怜悯也愈少。何善斌指出,基督徒在其中应思考社交媒体的这种荣辱文化与信仰中追求的有何不同。后四章则讲述接收者的试探,例如容易落井下石;鼓励他人「八卦」、说坏话,作者提出方法让我们从网络上的「法官」做回一个蒙恩的罪人,怎样从心发出怜悯。

何善斌反思近年社交媒体上不少人评论政治事件的行为,往往更容易因为别人立场与自己不同而对人作出人身攻击,很多人也喜欢「加把嘴」。「即使我的立场真是正确、别人的立场真的不对也好,但我发现作者说得很对的是,那已经淘空了我对这类立场的人的怜悯。」他指出现在信徒与非信徒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似乎无异,不真的活出那寻找、拯救失丧的人的福音。社群放大了我们的人性,但信徒可选择放大上帝在我们身上的怜悯和爱,还是放大我们的罪性。

洞察责任,分辨求真

基督教新媒体运动倡议人俞真指出,科技发达一方面巩固深化人的关系,但也巩固和深化人心的软弱,问题往往是出自人自己,而不是科技本身。参与社群时不多不少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令人与人之间的触觉减弱。因为看不见真人,往往使我们没有了「人性」。他指出基督徒身处在社群中像一个幼稚园生拿着火把一样,其实是在做记者、传播者的工作,需要洞察自己的责任。他又指出,不少热心爱主的信徒也会转发一些虚假的资讯,我们更需要分辨清楚和求真核实。他又指出一些基督徒在面对网上政治争论中,也变得不讲道理,假定自己一定是对。基督徒不应相信「内容是王道」,而应相信「信仰是王道」,思考在社群中如何活出见证。

此外,俞真又表示社群往往形成一种围炉取暖的现象,只剩下与自己同声同气的人,患上「自己感觉良好症」。信徒在此网络世代必须更多思考和判断,挑战每个观点和结论,保持属灵判断力。

在讨论环节中,会众与讲员讨论社交媒体对年轻信徒的影响、网络文化特质等话题。聚会于三月五日下午在基道书楼(铜锣湾店)举行,约十五人出席,多为年轻信徒。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