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主權移交二十週年前夕
百五人終院外為港祈禱

【時代論壇訊】由使命公民運動及香港基督徒社關團契主辦、基督徒關懷香港學會協辦之「二十個630 祈禱會」於六月三十日晚上十時至翌日凌晨在中環前立法會大樓舉行,約有一百五十人參與。禱告內容除觸及香港,也有關注因末期肝癌保外就醫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處境。

祈禱會主題為「回望.當下.想像,聆聽.仰望.祈求」,以泰澤祈禱的方式進行,透過詩歌為香港祈禱。會上由朱耀明牧師、葉菁華及曹曉彤分享,胡志偉牧師、趙崇明及陳盈恩帶領祈禱。大會並在結束前放映《十年人事》,與在場參加者一同思考和展望香港的未來。

朱耀明:與上帝同行的盼望

朱耀明牧師以「回望」為題,分享過往二十年來其在爭取民主路上的過往及在當中讓他印象深刻的事件,包括九六年短暫離開香港於美國生活、九七年五月陪同學生一同就重新設立《公安條例》及《社團條例》與政府交涉、○三年作為人權監察組織主席與當時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的交鋒、自○二年起不斷失落的普選希望、一三年開始推動「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公民抗命運動。

朱耀明指出,回顧廿年來爭取民主的經驗,香港人看似只能暫時努力讓社會及政治情況不再惡化,近年甚至出現倒退,實在讓人感到唏噓,但在分享結束前,他引用詩篇廿七篇中的一句「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來勉勵參加者上帝仍在眾人當中,只要願意以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在艱難當中仍然會有盼望。

葉菁華:願上帝的國降臨

主題「當下」的部份由葉菁華分享。他認為今日在香港發生的事,當中有很多是他沒想像過會發生的事,但同時亦有許多理所當然的事被認為不復存在。不過他指出現在香港的情況並非不能想像的;而在九七年香港回歸以前,有幾段時期可能比現在更讓香港人感到恐懼,包括六七暴動及八○年代中英談判破裂,他並以兩首八○年代的流行曲〈東方之珠〉與〈洋紫荊〉作為例子,讓參加者感受當時香港人對未來悲觀的想像。及後葉菁華提及八九六四讓他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及使命感,以致當他在九七年留學美國時被問到會否留在海外,他肯定的拒絕,只是今天他卻漸漸失卻了當時的肯定。

最後,葉菁華提醒目前在香港再殖化和社會環境漸漸變差的情況下,信仰正是對抗現實的力量。「屬世的視野會讓人覺得一切都沒有希望,但屬靈的視野卻可以令人看到這個世界有上帝的國度。」他希望基督徒能跟從耶穌教導,同心祈求上帝國的降臨,為世界帶來公義、仁愛、自由及釋放,並以生命、言語、行動見證上帝的國度,在地上作鹽作光及為上帝爭戰。

曹曉彤:信仰驅使人行動

曹曉彤在祈禱會中分享了四個對她來說很特別的時刻,激發參與者對未來的「想像」。首先她提到○三年的七一遊行與後來成功阻止《基本法》廿三條立法的時刻,她認為那是她個人第一次真正覺得自己與土地有連繫的時候。接著她提到○九年反高鐵集會,當時候她正因在大學校園內與在教會內接受的教導間出現極大落差,感到失望與掙扎,但在反高鐵集會的尾聲,大家自發地分享自己的感受與回應,卻讓她感覺到與身邊的人有一種特別的團契,從而得到力量。最後曹曉彤提到一五年一名在印尼被指販毒而枉判死刑的菲律賓外傭。當年所有抗議都失敗,曹曉彤本來只想最後以禱告遙遙陪伴對方,沒想到最後一刻另有人公開承認罪責,死囚得釋,案件重審。事件讓她再次體會上帝的恩典和禱告的力量。

到一四年傘運的時候,曹曉彤將自己當時正在進行,有關於性暴力的媒體計劃中斷,改以傘運中並非鎂光燈下受人重視的十位女性作為主角,聽取她們參與傘運的想法及經歷,當她得悉其中兩位受訪者當年是應屆考生時,覺得她們就像是聖經裡把自己僅有的兩個小錢都捐出的寡婦一樣,並受到她們鼓舞。

曹曉彤寄語在場的參加者不要因為成果而行動,因為信仰並不要求成果,而是讓人在仍未能看見成果前便有所行動。

祈禱部份由胡志偉牧師、趙崇明及陳盈恩帶領,分別為當下香港和中國社會祈禱,將香港和中國讓人感到失望,甚至絕望的境況交託上帝。禱告亦顧及社會中弱勢團體,希望上帝的公義得以彰顯,以及讓在現實前感到無力及在困境中的人仍然存有希望,繼續走前面的道路。

禱告亦有特別紀念近日傳出肝癌發展到末期的中國民運人士劉曉波,希望這位堅持非暴力抗爭的勇士能在生命終結之前,享有真正的自由,與其妻平安度日。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