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時代講場最新文章

為何要「跨代牧養」 ?

「跨代牧養」(intergenerational pastoring) 對不少教會人士是陌生的,可能不曾聽聞的名稱。為何筆者與任職的機構要倡導「跨代牧養」 ?

近五年來,北美教會就教會「信二代」流失的現象,經過調查研究之後,整理七個重要因素,其中之一是年輕信徒有來自同一堂會(非父母)成年信徒的支援,有助他/她們能留於教會內生活與成長。Kara Powell與Chap Clark於《甩不掉的信仰》(Sticky Faith),發現大多堂會未有預備好高中信徒應對未來升讀大專的校園生活。當高中生參與大堂崇拜,升讀大學後較能發展成熟信仰。堂會與家庭如要建立青年信仰,其中關鍵所在不是青少年事工,乃是需要幫助青少年信徒有「跨代結連」(intergenerational connecting) 關係,身旁有委身與關顧的成年信徒同行。

不同研究正指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不能只靠同輩關係,需要有其它世代的友情。更有研究具體發現長期把兒童與青少年從「大堂」(指成人崇拜) 崇拜分隔開去,會造成大堂不歡迎兒童與青少年的錯誤印象。

教會思考「跨代牧養」,並非研發新模式來取代「分齡牧養」,乃是補足現今過度分區所帶來的偏差。想像一下,當堂會不作「跨代牧養」,同一堂會不同世代,可能被安排於三個不同的崇拜場地,會眾彼此之間不需要認識對方。有些堂會,是兒童與青少年長期被孤立,有些則是長者感到被遺棄的。有些堂會把「分齡」過度管理,形成各個山頭,互不理睬,甚至有不必要的世代對立。倘若有任何世代被排斥於堂會主流文化,不容於領導與決策,未能共聚、參與及發言,這是基督身體的虧損。

《甩不掉的信仰》兩位作者Kara Powell與 Chap Clark 認為成年人對孩童比例,由過往一位成年信徒對五位兒童或青少年,要改為五位成年信徒對一位兒童或青少年。筆者認同這個做法,因為整個文化與社會場景對下一代挑戰越來越大。教會傳統做法,只靠一位兒童或青少年專職同工或教牧,不足以應付。「需要整間堂會來養育下一代」(It takes a whole church to raise a child);從此角度看「跨代牧養」,就是刻意地形塑整間堂會有不同世代一起敬拜、互相結連、共同慶祝的時段。

任何有一定年日的堂會,必然有「多代」(multi-generation)信徒存在,這是我們早期的教會自然生態。因應會眾年齡與人生的成長,堂會對崇拜的意識與要求提升,於是無可厚非地用場地設施把兒童分隔出去,其後因應青少年的需要,增設青少年崇拜等。接著有些有規模的巨型堂會,為了更有效管理與牧養,就出現了「分齡牧養」現象與熱潮。

筆者常於訓練時,向教牧長執分享,中小型堂會根本適宜作「跨代牧養」,因為中小型堂會的資產與強項是「關係」而非「節目」;現今有些教牧追求效法巨型堂會,結果是把原有堂會「混齡」的生態劃分為不同年齡牧區,於是分拆之下,發展更為困難。

不是每一間堂會必要「分齡牧養」,同樣也不是間間堂會做「跨代牧養」。「跨代牧養」不是節目或模式,乃是建立老少同堂的教會觀,「教會成為教會」就要體現不同世代能共聚一堂,讓信仰傳承能持續進行。堂會內,無論哪個年齡層皆被肯定其價值與位置。堂會整體文化,信徒不只關心同輩需要,更支援不同世代弟兄姊妹的興趣與需要。堂會需要更多成年與長者,樹立榜樣,成為兒童與青少年的生命模範。不同代際之間交往,能豐富整體教會生活,從而強化整間堂會的凝聚力。

筆者就是參考這些北美與本地研究,認同「跨代結連」友師關係,對整個教會是祝福。「香港教會更新運動」自一六年起,推動「跨代同行」師友培訓計劃,已完成了三屆,有廿六間堂會共一百八十五人參與。我們暫時未見具體成果,然而筆者認為「跨代牧養」是正確方向,特別是中小堂會,堂會能長存就要有不同世代、已婚的、單身的、有子女的、不育的、長幼一起結連的教會生活。

編按:本文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