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中國信徒靈命栽培
王志勇談文字、師徒、聖靈傳承之重要

【時代論壇訊】中國基督教信徒的基數正在快速膨脹起來,可是不少問題出現了,如靈恩的混亂、異端的興起、惡人的竊位及成功神學的氾濫等都是國內教會急需面對、迫在眉睫的問題。香港雅和博聖約書院院長王志勇牧師於八月廿一日「中國信徒的靈命栽培講座暨《本於信,以至於信》新書發佈會」上,探討如何看中國教會的傳承和發展。

傳承比傳道更重要

王志勇引用馬太福音四章17-20節,說明聖經講的是天國之道及悔改的福音,可是現今不少教會教導的是天堂之道及興盛的福音,離聖經本意愈來愈遠。因此他提醒務必先回歸到神的教訓,特別是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想要彰顯的真道就是天國之道本身。他提及耶穌基督不只傳道,而且會呼召安德烈及西門作跟隨者和門徒,培養他們成為傳道的師傅。大使命經文中能看見耶穌重視傳道亦重視傳承,耶穌著意栽培門徒成師傅,能擔負起傳道的使命,敬虔的生命之道就能代代相傳下去。「如果喪失傳承,不論先知信仰如何純正,先知和使徒的教訓都會喪失,就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捨命、神死而復活,就成為了歷史的痕迹,甚至不再聽說。」

王志勇認為現今教會忽略傳道亦忽略傳承。今天教會多的是信徒,少的是真正的門徒。很少門徒有很好的傳道和傳承,所以真正能夠成為師傅的少之有少,導致現今教會缺乏力量。適逢今年是宗教改革五百週年,王志勇反思以天主教為首的羅馬在默索里尼的顛覆之下、以新教作代表的德國在希特拉納粹黨操控之下、以東正教作代表的俄羅斯在列寧、史太林掌控之下無一倖免。二十世紀直接延伸至廿一世紀,教會正在不斷邊緣化、個人化、情緒化、神祕化和巫術化之下,教會能否在香港的轉化成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在中國大時代轉變中,教會能否成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王志勇談及新書《本於信,以至於信》時,發自內心地為香港教會感恩。他相信香港寄生於中國歷史上,在中西交匯全球化的過程中有不可代替和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看見香港社會文化及教會中,包括香港法律體系,有前所未有中西合璧的情況,惟獨中國文化的保留、西方文化的影響才可達到似水乳交融、相對完美的狀態。王志勇強調新書並不是傳記,乃是他在信仰路上的心路歷程以及神學上的反思,同時是在中國巨變時代下怎樣領受民間的信仰。

王志勇認為有三種方式對傳道與傳承特別重要,分別是文字性傳承、師徒性傳承及聖靈性傳承。聖經是上帝所默示,上帝賜給我們聖經,亦光照歷代的大公教會,因此文字性傳承是至關重要。他又指出我們不單要文字性的傳承,還要一生作榜樣,使我們可以彼此效法。通過耶穌道成肉身,成為生命之道,通過基督的以身作則,今日不只需要文字之道,更需要生命之道。不論文字或人,假若沒有聖靈開我們的心,就會常常學習但終究不能明白,因此我們也需要聖靈開恩,賜我們真理。

神學要上升為世界觀

王志勇認為教會與社會存在的問題是世界講的是世界觀但不講神學,甚至反對上帝反對神學;而教會講的是神學,卻沒有整全世界觀。好像那些要改變世界的人,不敬畏上帝,而敬畏上帝的又不關心社會,教會與社會處於可憐的分裂中,因此我們必須將神學與世界觀結合。我們需要合乎神學的世界觀,否則無法無天的世界觀給世界帶來巨大的摧殘破壞。王志勇認為聖經啟示的世界觀有文明論,核心是信靠基督,文明深層的動機是愛主愛人,他用十六個字總括「敬畏上帝、信靠基督、愛主愛人、守約守法」。

王志勇指出聖經提供了絕對的標準,假若沒有聖經的標準就無法判斷真善美假惡醜。教會存在不同的宗派、群體和傳統,如一般的改革信仰和歸正信仰,他們會高舉聖經的啟示,強調純正的教義、歸正的啟示,也有靈恩派強調聖靈充滿,追求聖潔。他提醒聖潔不是代表有「好的感覺」,是合乎神顯明的旨意,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和愛人如己,哪管講了天使的言語、移山的信心,心中沒有愛都是功利主義自私自利的愛、庸俗的愛。之後他又提到聖靈的重要性,上帝賜下聖靈都是為了造就聖徒,我們要做世界的光,「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五15)。他認為光是謾罵中國的黑暗是沒有用,不要跟黑暗鬥爭,就不會跌入無邊的黑暗中,用黑暗來驅走黑暗,只會為社會帶來雙倍的黑暗。而聖徒就似自由的鳥,一邊翅膀是聖經的啟示、客觀的真理、頭腦的知識;另一邊翅膀是聖靈的充滿、主觀的體驗、心靈的經歷,基督徒真正的境界是以上統合的合一,繼而在耶穌基督裡和上帝和好。

答問環節中,王志勇被問到對於中國拆十字架的看法時指出,基督教核心的標誌不是十字架,不過應給予十字架適當的尊重和保護,做法既要符合聖經,同時要盡量配合順服當地政府法例,但具體的情況十分複雜,無論如何要歸回聖經,要確保公義和敬拜上帝的自由。

是次講座由德慧文化假香港歸正福音講壇舉辦,約有五十人出席。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