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社评

历史教育不应隐恶扬善
记取教训不要被恶吞噬

初中中史课程修订的第二阶段谘询刚于十月三十日展开。此前,特首于首份施政报告高调表明此举属于培养学生国家观念的措施之一;随后有内地教育部部长评论香港教育与港独争议的关系,并表示有需要时「有事必帮」;又有媒体传出个别校长及中史科老师获中联办邀请面谈,据说为了解香港教育情况;再加上早前教育局发信鼓励学校安排直播由北京官员主讲的《基本法》研讨会,引起舆论高度关注会否成为灌输式国民教育的先例。在种种事件影响下,初中中史科的第二阶段谘询内容,就份外瞩目。

社会舆论的关心重点,亦延续了首阶段谘询时的方向,着眼于课程内容编配会否避重就轻,会否谈治不谈乱,会否令学生对历史国情认识偏颇。对于记者会上教育局代表的「六七未出世论」,其背后的一套史学意涵,一般人或感到难以理解。但北京近期屡屡将特区的教育事务提升至主权高度来讨论;而今次谘询大纲的香港史部份,有提及特区之本《基本法》,却不提同样对香港社会影响深远但年份相对更久远的六七暴动与八九民运,后二者又涉及不少已见于文献的中共失误,大众看在眼里自然百感交集──所担心者,并非香港本地教师能否把握专业自主与言论自由来避免灌输式教育(今天还有谁可以单单拿着教科书来照本宣科就能有真正教育人心的果效?),而在于本地官员在捍卫《基本法》下的港人生活方式保障方面,还有多少决心,还可以走多远。

众所周知,在内地官方刻意经营下,民族主义经常成为内地社会政治取向的旋律所在;昔日帝国主义侵略者所带来的欺凌与屈辱,成为了今天发奋自强的动力。发奋自强并没有错,但以仇恨和惨痛记忆作为原动力,当国家真的崛起了,能否为自身及世界带来一份建基于真实的和谐,却是难以逆料。没有真正的饶恕,拿昔日的伤痛来作为动员社会群众的槓杆,使昔日的被害者后来成为加害者,这在国际社会里也是例子什多的。若要我们的下一代仍能在地球村以公义立足,他们自我身份的认知基础,到底是基于对历史的真诚认知与批判思考?还是易于掌控煽动但一面倒的「恨的教育」?于此,特区政府官员及代表在教育方面守住一国两制的决心有多大,就别具意义。

要历史能够成为一面镜子,从中提炼出人性的教训,避免覆辙重蹈,就不能隐恶扬善,也不能被恶吞噬。这不单看官方,也要看民间每一个人的努力。而对于基督徒而言,站在公义的上主面前,我们都只是蒙恩的罪人,无论昔日曾经加害还是曾经被害。但愿更多人能认识这份使人和睦的真基础,也愿香港的教育能装备下一代更好地立足世界,与邻舍面对未来更大的挑战。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