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約瑟的經濟策略

承接之前兩篇文章關於約瑟生平的奇事(見筆者文章,〈約瑟迷路的必要性〉〈信徒如何於權勢中平衡自處?〉,《時代論壇》2017年6月27日及11月27日),本文會探討約瑟在埃及施行的經濟政策。由於有批評他的政策造成埃及奴隸制度並種下以色列人後來成為埃及人奴隸的禍根,我會為他辯護。

出於神的經濟政策

神透過約瑟為法老這樣解夢:

「『所以,法老當揀選一個有聰明有智慧的人,派他治理埃及地。法老當這樣行,又派官員管理這地,當七個豐年的時候,徵收埃及地的五分之一,叫他們把將來豐年一切的糧食聚斂起來,積蓄五穀,收存在各城裡做食物,歸於法老的手下。所積蓄的糧食可以防備埃及地將來的七個荒年,免得這地被饑荒所滅。』」(創四十一33-36)

約瑟後來遵照法老的命令把埃及最好的地給他父親和弟兄居住,作為產業,並用糧食奉養他們。(創四十七11-12)

饑荒期間,約瑟則用了儲好的糧食去將埃及所有田地買下,使埃及百姓成為了法老的租戶。每次收割時,百姓都要把五份之一納給法老。(創四十七13-26)惟祭司和雅各一家的地不被這經濟政策影響。雅各一家於是自始成為了埃及建制精英的一部份。

欺凌──競爭的亙古社會現實

我的主要觀點是縱使約瑟被兄弟欺凌並賣到埃及,他為法老所推行的經濟政策其實反映了他本人對一人類社會普遍現實的確認和接納──無論是自己和兄弟之間或埃及統治精英和奴隸之間,都存在互相競爭的利益衝突張力。少年人的欺凌現象其實只是成人世界的縮影。他們都同時透過互相欺壓和排斥手段去競爭較高的社會階級位置和資源。由於約瑟於家鄉與兄弟競爭失利,被賣到埃及的結果便反映到他已落入手足網絡中不利或邊緣的位置。然而,出於神的恩典和計劃,他在埃及成為了統治階級,後來卻救了自己的手足,並使雅各一家位居埃及的統治階級四百三十年,直至摩西的年代。(出十二40-41)他是如何成就了神的歷史任務?本文將回答這問題。

古埃及社會結構

約瑟所服侍的法老為公元前1786年至1540年間的許克所斯王朝(Hyksos),包括第十三至十七王朝的法老。這些法老都是從迦南地區滲入的閃族(Semites)領袖,跟希伯來人所屬的含─閃族(Hamiti-Semitic)同源,也令當時的埃及文字滲有希伯來語言。相信這批閃族移民原居於尼羅河三角洲,但他們都慎重地恪守埃及人的習俗。起初他們加入了埃及人的官僚隊伍,後來接管了地方權力。

一百年後,這些閃族法老僭取了埃及傳統皇室的全部地位和正統作風,接管了官僚體系和政府架構,並委派歸化了閃族官員出任要職。而約瑟在埃及的上流際遇跟這背景脗合。所以當時的法老和約瑟其實出自同一民族血統,約瑟的希伯來身份使他可以躍進當時埃及統治階級之列。

這社會結構再被出埃及記反映出來。約瑟死後四百三十年(出十二40-41),許克所斯王朝完結,由非閃族帝國時期第十八和十九王朝法老所統治。由於他們不認識約瑟,於是開始使希伯來人去當奴隸的社經改革。

由此可見,古埃及本為一奴隸社會,主要由源自亞細亞迦南地區的閃族和源自非洲的塔瑣巴達人(Taso-Badarians)兩個文化族群所構成。於約瑟和摩西時期,這兩民族對調了階級位置,時為統治階層、時為奴隸。這便點出了當時埃及以奴隸制度去制定經濟政策的社會必然性。約瑟只不過把古埃及社會一直持守的經濟理論變成事實而已。

約瑟「鹹魚翻生」經濟學

我認為約瑟經濟學的特點在於他沒有試圖去改變那導致他被兄弟賣到埃及的社會現實──人與人之間常存在互相競爭較高社經位階的結構性利益衝突和人際張力。人被欺凌、傷害和排擠之後,會很自然對人性失望和因無法改變人性而認輸。然而,約瑟的經歷則再三指出「認命不認輸」精神的重要。一方面,我們要認清接納人際衝突的結構性根源所在。另一方面,我們則要積極另闢蹊徑地去「鹹魚翻生」。這是甚麼意思?從酒政推薦約瑟給法老的事蹟來看,處弱勢者需靠友誼網絡的建立才可像約瑟般「翻生」。有以下要點:

一、若要交到朋友,要先理解和考慮到對方所求和核心利益所在,才可準確掌握和避開潛在利益衝突。

二、由於一般同輩之間存在的利益衝突範圍比跨輩關係為大,同輩/同級合作中的競爭張力比跨輩跨階級合作為大,失敗率也較高。

三、若視對方為可合作夥伴,要給予對方空間時間去回饋利益。關係的建立和經營是需要耐性的。

四、「認命不認輸」其實是導人如何「鹹魚翻生」的祕訣,以積極心態去接納、掌握和更具策略性地好好利用敗局、困境和弱勢中的各種無法改變因素,再集結不同力量去互惠互利地脫離困局並翻身。

五、如馬克思所言1,這也就是要好好去認清和利用各種已存在的(好壞)情況和際遇(already existing circumstances),更積極去解讀和配合神的策略,不妨更大膽地每天活跟躍於神的權勢大棋盤之上,每天跟約瑟和耶穌同翻生同復活,與神共同創造歷史。

(作者為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與國際研究學系副教授)


1. Source: Karl Marx (1852). 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 Chapter 1 Page 1. URL: https://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52/18th-brumaire/ch01.htm
Quote: 'Men made their own history, but they do not make it as they please; they do not make it under self-selected circumstances, but under circumstances existing already, given and transmitted from the past.'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