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城市轉化系列

社創作為信仰實踐

社企的定義

在二○一二年,桑托斯(Filipe Santos)對社企作出規範性的定義:社企是針對被忽視的社會問題,創辦以充權邏輯為主的可持續性方案,從而產出正面的界外利益,讓弱勢社群受惠。這個定義包含四個條件:社會問題、界外利益、充權邏輯、和可持續性等。而在太二十1-16的葡萄園,正是社企概念的原型。

一、社會問題

寓言中被忽視的社會問題,就是當時就業不足工人的生計。他們是在社會的最底層,身無財物亦無才幹,只有勞動力。故此這種可以在農忙時呼之則來、農閒時揮之則去的按需勞動力,對園主是最具經濟效益,因為他們只需要僱用少數長工,以應付農閒時的工作。到收成期間,可以先僱用在整個收成期都要幫忙的長期散工,然後按需要加聘續日計的短期散工。這是現時外判工作的原始模型,只照顧雇主或資本家的利潤,富者盡取,忽視工人的生存權益,及在受僱的期間全無休息時間。

比起長工或長散,短散是馬斯婁五層需要(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最底層的弱勢社群,他們是今天不知明天的一群。那些在下午五時還未被其他園主選上的,應該是身形潺弱、最缺乏競爭力的一群。若果沒有工開,今天全家要挨餓,明天更無力氣,賣相更差,更難找工作,隨入惡性循環。

二、界外利益

經濟學中的正面界外利益,是指商人沒有賺盡,反而是「讓利」予其他持份者,這是營商揚善。寓言中的園主不是付出最低工資,而是最低「生活」工資。清早、巳初、午正、申初、和酉初等五批散工,不同工但同酬。所以他對待在溫飽邊緣的基層,不是多勞多得,而是各得生活所必要的工資。正面的界外利益與捐錢不同,而前者在營商過程中自己的錢多了,但分出部份予工人;而後者在過程中自己的錢則少了。

三、充權邏輯

充權的目標是讓人活出尊嚴,即神的形像,及發揮神賦予的潛能。園主在招聘第一批散工時,便談妥一天工資是多少。而在與第二批上午九時招聘散工的對話中,已不再議價,而是應許會給他們「當得的」(二十4)。除給予工作和機會擺脫惡性循環外,園主的充權邏輯,是也要幫助這些散工重建自信,即這份工資是他們當得的(二十2)!要留意園主沒有在晚上出糧前再出去找工人,因為園主是要他們藉工作賺取工資,而不是接受施捨。園主不但是出錢,亦出心。園主是在重振工人的自我形象,愛惜自己。

四、持續方案

耶穌雖然剛剛要求少年財主(太十九21),要變賣自己所有的分給窮人;但他所設計的園主並沒有這樣做。這是有三個用意。首先,少年財主沒有好好運用財產(路十二16-21)去扶貧助弱;所以耶穌叫他倒不如將上帝所託付的產業分給他人,讓這些產業得以善用。其次是行善者的持續性。若果園主變賣所有,以後便少了一個有社會責任的雇主,多了一個和其他散工爭工作的落難園主。最後,寓言是表達耶穌希望所有富人都像葡葡園主般扶貧助弱。

更有效的扶貧

自二○一三年前開始,港人對社企的觀感大幅改善。首先是社企的9.3年壽命,比中小企的3.7年長得多。其次,社企因商業運作的乘數效應,假設一次過投入下100元,每年平均的營業額是285元,扣除租金、購貨、雜費、普通員工的工資後,有48元是支付來自弱勢社群的員工工資。在9.3年內弱勢社群累積所得是446元。相比政府拿出100元的綜援,受惠者所得仍是100元。社企的扶貧效益在金錢的量上是綜援的四倍多。

另外在質方面,社企透過創造工作機會,令弱勢社群除了獲得工資(cash),即財務資本外;還可以後提升工作能力(capability),這是人才資本;擴展社交網絡(connection),即社會資本。最後,這三種資本,加強他們對人生的信心(confidence),逐漸脫離靠人施予的不安。因著這些充權機制,他們可以過渡到公開職場競爭,融入主流社會。換句話說,以社企扶貧比起單單捐錢扶貧,在量與質兩方面都優勝幾倍。

對社企的神學反省

首先,在路十九13,一錠銀子賺了十倍的是良善又忠的僕人。賺了五倍的也有賞賜。但一錠銀子仍是只有一錠的,是又惡又懶(太廿五26)。惡,是因為沒有完成主所交託的差事,原因是懶得動腦筋去管控風險。所以主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太廿五30)。根據神是慈愛的假設,神要求數倍的回報是因為希望更多弱勢社群受惠、或同樣的弱勢社群能受惠更多。另外,在路十37指出,有憐憫的就是我們要愛如自己的鄰舍。園主就是實踐憐憫的人,所以我們要支持像園主般的社會創業家,讓他們幫助更多人。

另外,聖公會神學家阿瑟頓(John Atherton)指出英國主流教會是在六十年代後開始衰落。當教會認為政府應該負責扶貧及提供各種福利,而教會不再需要著力扶貧助弱,只要負責作先知角色指監察政策是否不足,教會便漸漸在社會中成為無關痛癢的團體了。因為光暗了,無法讓人「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6)。要扭轉教會被邊緣化的趨勢,阿瑟頓提出教會應該以改善幸福感(well being)的務實工作取代宣講「讓人得以昌盛」的務虛概念——即是要行公義,而不是單講公義。

最後,香港的教會要心意更新而變化,開始探討社創作為信仰實踐的可能性。當中的重點是應否以受惠者福祉為優先考慮,尋求行善效益最大化。另一個考慮是教會應否學習風險管理?這是對一千他連得的理解及應用(太廿五14-30),也是對教會領導力的要求。做好好事看似理所當然,但「落地」去踐行的暫時不多。借用耶穌的修辭方式(太五17),社會創業不是來取代堂會的慈惠工作,而是來成就教會的扶貧使命(路四18)。

這三點神學反省是,做好事要講求效益、讓我們的好行為見證神的榮耀、要心意更新明白社創是來成就教會的行善使命。

(城市轉化系列文章之三。柏祺城市轉化中心在港首次主辦的「全城轉化起動日」,將於今年三月廿三至廿四日舉行。詳情及免費網上登記:movementday.hk
作者紀治興博士是豐盛社企學會主席,亦將會在「全城轉化起動日」就社創作主題演講及在專題分組會議〔Track〕主持 。)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