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時代講場最新文章

轉化七座山,不如先心意更新而變化

最近教會聚會,看到一段影片,影片由兩位台灣牧者以對話形式來提倡以一種「七山策略」以轉化職場。

「轉化」是近年基督教界的流行用詞,不過使用者似乎都沒有很一致的定義。聖經的中文翻譯中,都沒有使用「轉化」這詞,最接近轉化意思的字詞是羅馬書十二章2節當中的「心意更新而變化」。同一個動詞,在太十七1-2、可九2登山變像的記載裡,譯為「變了形像」,在林後三18:「變成了與主有同樣的形像,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和合本修訂版》,下同),其中這個「變成」也是同一個字。當「轉化」一詞使用在生命中不同處境時,實質上是要把基督信仰的意義,加入自己生活遇到的場境,意圖使到生活的處境如毛蟲「蛻變」成蝴蝶一樣,有一個全然的變化。

據說「七山策略」的七座山代表社會裡最有影響力的七大領域,包括:娛樂、商界、宗教、媒體、教育、家庭、政府,他們認為神的應許是「得這眾山就得列國」。八十年代後期,多位知名教會領袖推動「七座山」的社會轉化策略,主張基督徒必須在七座山佔有具影響力的領導地位,才能改變社會文化。

「七山策略」從創世記的經文,把自己的思想附會其中。創世記一章28節:「要生養眾多,遍滿這地,治理它;要管理海裡的魚、天空的鳥和地上各樣活動的生物。」「七山策略」的推動者,把創世記的經文中「治理」一詞推論,人要在「七座山頭」佔有領導地位,影響世界,治理世界,甚至統治世界。他們主張人要重拾神創造天地萬物時賜給人「管治全地」的命令,以及「要使萬國作主的門徒」。然而,「七山策略」不是神學,而是一種由部份宗教領袖提出,要影響社會文化的策略。

聖經中沒有這個字眼,也沒有談及這個策略,這並不是聖經的教導。我們可以從基督生平看到,祂並沒有在任何一個山頭爭取領導地位。主耶穌拒絕建制,也沒有進入娛樂、商界、宗教、媒體、教育、家庭、政府各個界別,祂是在十架上完成使命。大使命叫我們「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不過首先主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主耶穌不需要我們佔領各山頭的領導地位,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是祂的,祂只需要我們至死忠心,成為祂的見證。「七山策略」把「治理」一詞無限擴張,這顯然是把聖經斷章取義,牽強附會。

創世記的記述,人治理大地不是其重點所在。在創一1至二3中,上帝在六日之內徹底改變黑暗、大水、紛亂,要事物「各從其類」。上帝在一切混亂之中不費吹灰之力,說有就有,命立就立;這說明了世界的由來是有秩序、層次、目的和設計,表明了上帝的對創造物的恩情。創世記的作者,特別記述神看創造是好的,只是創造中「那人獨居不好」(創二18),為此上帝造了女人。創一27宣佈神造男造女,和按照祂的形象造人時,表明了這是一個人與人,及人與神的社群關係。進而承接著人類的創造,第七日成為創造慶祝的高潮,因為祂看祂所造的一切都「非常好」,所以停下來慶祝,與人一同進入安息。安息日人要放下日常的工作,稍作休歇,更新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創造的第七天象徵了一個真確的事實,就是人的價值和人生的目標並非來自工作或成就,而是來自關係——與神與人的關係。

基本上把創世記引用在職場上不是完全不可以,因為這是能夠應用在全人生命的領域裡,套用潮流語法,就是「萬能key」的意思。因為創世記強調的是人神關係,有人的地方和處境,便能夠引用創世記,甚至全本聖經。然而,以創世記一節聖經中的一個片詞帶出基督徒要領導各個不同範疇,那就有斷章取義,牽強附會的味道。與其要轉化七座山,不如先心意更新而變化吧!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