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大學之使命:迎向世俗化的挑戰」講座
劉紹麟:盡早思考人生期望

【時代論壇訊】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於三月廿五日在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舉行「大學之使命:迎向世俗化的挑戰」講座,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劉紹麟博士、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專任導師陳錦輝及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四年級生溫鎔欣,從「大學體制與文化」、「學科與信仰」、「信仰群體在校園」三個向度,探討基督教信仰在大學世俗化的大趨勢下,可以承擔的角色和任務,約有七十人出席。

現今大學世俗化 博取「收視」爭資源

劉紹麟指出現今大學變得世俗化,相對二百年前的西方大學只有高級的知識份子和貴族入讀大學,現今的大學生人數卻大大增加,令大學也變成巿場主導,從而衍生出各種指標和考核,不但令學術研究變成產品,大學教職員、學系和學生也承受沉重的壓力。

他形容學系或教授為了生存,便要博取「收視」,一旦「曝光率」不足,獲分配的資源和預算便會被削減,教授要面臨裁員危機,甚至整個學系遭解散。在這種風氣下,師生間的溝通及相處時間便大為減少,不能像過往般有充足時間處理學生的問題。

不止教職員背負壓力,考核的指標也落在學生身上。他認為學生需要思考自己期待一個怎樣的大學生活,例如是否想到海外交流、申請轉系、申請實習或是繼續進修等。然而決定學生能否把握這些機會的是學生的成績,從前學生在求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拓闊自己的視野,現在學生想要做甚麼都要考慮成績。

對於這個現況,劉紹麟提出兩個建議。他建議學生入大學後便須立即有意識地計劃四年的大學生活,若未有計劃則可先從不同角度認識自己,多作嘗試。另外是盡早思考人生中重要的事,包括自己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和期望,若等到四年級才開始思考便會太遲。社會上成功的人士背後也需要放棄一些東西,在「燃燒GPA」前也須考慮取捨,「即使想成為教師,也能選擇升職或是擁有自己的生活。」

跨學科對話過於門面 出路成迷

另一講者陳錦輝則表示,在學科與信仰的範疇上曾嘗試跨學科對話,但成果並不理想,因為在大多情況下,大家都只是以自己的學科本位作講論,甚少會質疑自己的學科本位,亦很少重新建立自己。他認為大學學科體系是有意識形態取向,因為大學要為政治與經濟發展培養人才。他坦言現時跨學科的對話過於門面,也未有解決的出路,但會嘗試從自身經驗去找尋可能的方案。

他指出一些國家在戰爭中遭炸毁圖書館時,是會盡力拯救圖書以保存珍貴的文化知識,這令他聯想到我們現在的狀況也像爭戰般處於一個終末處境中,如果我們的圖書館被炸後只剩下十本書,到時我們就不會再考慮剩下的十本書是文科或理科,而是在爭戰中該如何使用這十本書;換言之我們不會再以科際作為考慮因素,而是反思知識可以帶給我們甚麼。

反思大專基督徒的意義 嘗試成功與失敗

溫鎔欣以三個英文字母「F.L.Y.」來形容現今大學生的處境。第一個英文字母「F」是Free,因為升讀大學便代表脫離被束縛的日子,可以自由地做想做的事,例如兼職、義工,沒有師長或家長的指令,有更多的可能性開拓眼界。與此同時,大學生或會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自由感到不習慣,就如一直被領隊帶著的人,突然可自由走動一樣,這時就會進入第二個英文字母「L」,Lose。她表示大學生都難免遇到矛盾的時候,尤其身為一名信徒,最常遇到的就是學科對信仰的質疑。除此之外,其他人對基督徒的標籤往往是「膠」或有道德光環,當主流價值觀與信仰價值觀有衝突時,自然會認為信仰與生活脫節,甚至質疑信仰。這時就會進到第三個英文字母「Y」,Why。大學常強調批判思考,這令她疑問「點解要返教會?」。但她並沒有因此認定大學是信徒墳墓,因有信仰群體為她把關。

大專界,有院校、聯校及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其實作為信徒大學生有很多機會自發舉辦活動,例如早前的「DQ釋法事件」,溫鎔欣便曾參與舉辦相關講座。她認為舉辦活動的重點不在於成功與否,而是讓一班大學生嘗試更多,嘗試成功與失敗。至於大學團契生活,則可讓一班年紀相若又身處相似環境的基督徒聚在一起,同行並反思大專基督徒的意義。她指出團契中有來自不同宗派的聲音,是一個拓闊眼界及探索信仰的大好機會。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