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闻消息

「大学之使命:迎向世俗化的挑战」讲座
刘绍麟:尽早思考人生期望

【时代论坛讯】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于三月廿五日在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九龙堂举行「大学之使命:迎向世俗化的挑战」讲座,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刘绍麟博士、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专任导师陈锦辉及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研究课程四年级生温鎔欣,从「大学体制与文化」、「学科与信仰」、「信仰群体在校园」三个向度,探讨基督教信仰在大学世俗化的大趋势下,可以承担的角色和任务,约有七十人出席。

现今大学世俗化 博取「收视」争资源

刘绍麟指出现今大学变得世俗化,相对二百年前的西方大学只有高级的知识份子和贵族入读大学,现今的大学生人数却大大增加,令大学也变成巿场主导,从而衍生出各种指标和考核,不但令学术研究变成产品,大学教职员、学系和学生也承受沉重的压力。

他形容学系或教授为了生存,便要博取「收视」,一旦「曝光率」不足,获分配的资源和预算便会被削减,教授要面临裁员危机,什至整个学系遭解散。在这种风气下,师生间的沟通及相处时间便大为减少,不能像过往般有充足时间处理学生的问题。

不止教职员背负压力,考核的指标也落在学生身上。他认为学生需要思考自己期待一个怎样的大学生活,例如是否想到海外交流、申请转系、申请实习或是继续进修等。然而决定学生能否把握这些机会的是学生的成绩,从前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拓阔自己的视野,现在学生想要做什么都要考虑成绩。

对于这个现况,刘绍麟提出两个建议。他建议学生入大学后便须立即有意识地计划四年的大学生活,若未有计划则可先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多作尝试。另外是尽早思考人生中重要的事,包括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和期望,若等到四年级才开始思考便会太迟。社会上成功的人士背后也需要放弃一些东西,在「燃烧GPA」前也须考虑取舍,「即使想成为教师,也能选择升职或是拥有自己的生活。」

跨学科对话过于门面 出路成迷

另一讲者陈锦辉则表示,在学科与信仰的範畴上曾尝试跨学科对话,但成果并不理想,因为在大多情况下,大家都只是以自己的学科本位作讲论,什少会质疑自己的学科本位,亦很少重新建立自己。他认为大学学科体系是有意识形态取向,因为大学要为政治与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他坦言现时跨学科的对话过于门面,也未有解决的出路,但会尝试从自身经验去找寻可能的方案。

他指出一些国家在战争中遭炸毁图书馆时,是会尽力拯救图书以保存珍贵的文化知识,这令他联想到我们现在的状况也像争战般处于一个终末处境中,如果我们的图书馆被炸后只剩下十本书,到时我们就不会再考虑剩下的十本书是文科或理科,而是在争战中该如何使用这十本书;换言之我们不会再以科际作为考虑因素,而是反思知识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反思大专基督徒的意义 尝试成功与失败

温鎔欣以三个英文字母「F.L.Y.」来形容现今大学生的处境。第一个英文字母「F」是Free,因为升读大学便代表脱离被束缚的日子,可以自由地做想做的事,例如兼职、义工,没有师长或家长的指令,有更多的可能性开拓眼界。与此同时,大学生或会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感到不习惯,就如一直被领队带着的人,突然可自由走动一样,这时就会进入第二个英文字母「L」,Lose。她表示大学生都难免遇到矛盾的时候,尤其身为一名信徒,最常遇到的就是学科对信仰的质疑。除此之外,其他人对基督徒的标签往往是「胶」或有道德光环,当主流价值观与信仰价值观有冲突时,自然会认为信仰与生活脱节,什至质疑信仰。这时就会进到第三个英文字母「Y」,Why。大学常强调批判思考,这令她疑问「点解要返教会?」。但她并没有因此认定大学是信徒坟墓,因有信仰群体为她把关。

大专界,有院校、联校及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其实作为信徒大学生有很多机会自发举办活动,例如早前的「DQ释法事件」,温鎔欣便曾参与举办相关讲座。她认为举办活动的重点不在于成功与否,而是让一班大学生尝试更多,尝试成功与失败。至于大学团契生活,则可让一班年纪相若又身处相似环境的基督徒聚在一起,同行并反思大专基督徒的意义。她指出团契中有来自不同宗派的声音,是一个拓阔眼界及探索信仰的大好机会。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