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时代讲场最新文章

牧养性小众:「柜父母」的处境

假设我问你:「你教会有没有同性恋者?」你回答:「没有。」我希望你再三思考这问题。我并没有数据显示所有香港的教会都有同性恋者,但他们确实在教会里面。我听到他们一点点比较显着的心声:「我不敢向牧者出柜,他们很忙没有时间听我倾诉。如果教牧知道了,我须面对事奉的去留。我觉得牧者会失望,也牵连家人的教会生活,担心父母的名誉蒙上『污点』。团友可能不接受而减少交往,最担心是不被接纳。」

这群具同性性吸引的信徒明白圣经教导,但同性性吸引的倾向对不少挣扎者来说是找不着原因,只是「自然」地发生,成为挥不去的人生主轴。本文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述说同性性吸引倾向的前因后果,只浅谈出柜作为抛砖引玉,记挂着同性恋者在教会的生活何去何从。

正所谓子女出柜父母入柜,出柜不是个人的事。当事人向对方表白自己的性倾向,需要一份勇气及肯定对方的安全感。很多父母因子女出柜而陷入一段颇长时间的低潮状况:悲痛、自责、寻问原因、担心亲友迟早得悉;基督徒父母更多一层信仰郁结,因顾忌教友及牧者的提问而处处迴避,什至有些选择转教会,重新建立教会生活。因此,牧养并不单是聚焦于当事人。

我常想像耶稣站在一群「柜父母」当中,问:「要我为你做什么?」,也许他们会急着回应:「我想回复当初的家庭生活。」自从子女出柜,「同性恋」成为一块高墙,夹在父母与子女之间;饭桌上的亲子閒聊顿时变得冷淡,家庭Whatsapp群组马上疏落了,各人的眼神也多了瑟缩迴避,什至不能同住。出柜子女的性倾向,父母的伦理观,两者立场不同所引致的互不认同,难道一切因着「同性恋」就瘫痪了?家庭关系因此就破裂并画上句号?牧者看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期望他们言归于好。因此,牧者尝试以「接纳」拆下双方之间的高墙:接纳各有对「同性恋」一事的不同意见,接纳不同的立场,也需接纳对方的生命——「人」本是我们应接纳的。

诚然,把「事」与「人」独立看待,是多么难的协调,因为我们习惯把「事」与「人」结合一起作出判断。再者,单单的接纳一个人是不需要放下自己对该事情的立场和意见的。在牧养的场景,眼见不少的生命都是渴望被接纳、重整关系。生命的转化不是从「接纳」开始吗?我深深知道言归于好是一条漫漫长路,我鼓励出柜的子女和柜父母不要放弃,处处抓紧机会重建关系,每当不知所措之际,都要记得圣灵用难以言表的叹息为人祷告。

(作者为传道人)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