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故事

【長河逐浪】

廿年荒地,廿年美地

在十九世紀香港的城市宣教工作上,聖公會走過的路有不少地方跟倫敦傳道會相若:他們都有計劃在香港興辦宣教訓練學校(聖保羅書院)培訓華人宣教人才,這計劃也都因為預備學校的學生投身商界和政府而無法成真,然而這些畢業生卻又意料之外的成為後來的初代華人堂會(聖士提反堂)的會友核心。所不同的,是聖公會在開埠初年根本認為香港不適合推動堂會事工,也沒有打算在香港建立華人教會。在他們的宣教規劃裡,香港一度另有位置。

一八四九年,就在港島中區的聖約翰座堂落成前一個月,英國政府發出英皇制誥(Royal Letters Patent)成立維多利亞教區(Diocese of Victoria),幅員非常廣大,印度以東的亞洲範圍盡在其中,並以香港聖約翰座堂為主教座堂。教區首任主教為施美符(George Smith),他既牧養區內歐籍社群,又策劃未來宣教事工,花大量時間四出探訪各地聖公會事工,以及探索未有聖公會傳教士工作地區的宣教機遇。

事實上,在施美符被按立為維多利亞教區主教之前五年,他已經聯同另一位聖公會牧師麥克拉奇(Thomas McClatchie)到過香港、舟山、上海、寧波、廈門等地考察宣教機會,對於廈門、寧波、上海等當地人對傳教士的友善態度印象深刻。麥克拉奇後來還駐在上海,以之為向中國宣教的心腹之地。

至於香港,施美符印象頗為負面:氣候悶熱潮濕,連華人與英國印度軍團也有多人病故;方言混雜,宣教士難以學習;治安惡劣,正經人家不願留港,難以建立教會;還有不少華人對英國的侵略非常反感,對外國人也相當傲慢。雖然麥克拉奇覺得宣教士只應問有沒有傳教機遇,衛生不應成為重要考慮,但他留意到香港人口流動性大,人們賺了錢就走,教會難以建立。而在港興建聖約翰座堂,之前也熱心在華宣教的殖民地牧師史丹頓(Vincent Stanton),亦深覺方言混雜的問題妨礙福音傳播。

基於他們的觀察,聖公會將開埠初年的香港視作興辦印刷工場和宣教學院之所,而並非進行直接宣教工作之地。直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這項政策才有根本轉變,而催生這轉變的也是施美符。劉紹麟在《香港華人教會之開基》引述了施美符在一八六二年的這番話,跟他在二十年前的觀察變化甚大:

「這裡很快已成為中國很重要的一部份。四處也有村落,氣候也較以前好了,上一年這裡更成為了其他通商口岸的休養整補之地。有人估計再過六十年之後,這裡將會有一百萬人口。內地愈動盪,便愈多內地的富人在這裡聚居。物業價格大幅上升,租金也貴了不少,卻影響不了我們的書院。因緣際會之下,之前的種種負面猜想也沒有實現,這裡更將成為宣教事業的一個重要中心。唯居民流動性高此一特性,仍不利於使人入教。」

自此,施美符在書信中強調新來的宣教士「抵達後要全時間學習中文,他們的職責是與華人一起,他們絕不可分散精力於殖民地牧師的職位上」,標誌著聖公會在港事工的方向轉變。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