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穿越聖經去閱讀!」
陳鳳翔︰讀經如「聖靈的寶劍」

【時代論壇訊】宣道出版社於八月十八日在宣道書廊創意坊舉辦「穿越聖經去閱讀!」講座暨陳小小簽名會,由信望愛聖經網站技術組總負責蔡哲民主講「基督徒學生的網絡福音運動——如何運用工具閱讀聖經」及信望愛聖經網站執行長及網站主編陳鳳翔(筆名陳小小)主講「從聖經出發,教會齊閱讀!」。

聖經工具幫助學生更認識神


蔡哲民指出現今的時代是一個多譯本的時代,基督徒可以輕易讀到不同的聖經譯本,而信望愛聖經網站https://bible.fhl.net/則能推動這個時代的原文讀經運動,讓基督徒有一個免費、簡單的工具找出經文原本的深意。例如,詩篇五十一篇起首(和合本)提到大衛作詩後把詩篇交與伶長,學生閱讀時或會不懂「伶長」是甚麼意思。此時,便可以使用信望愛聖經工具網,翻查「伶長」在原文裡的意思,知道原來「伶長」即是「詩班指揮」。此外,詩篇五十一篇一節裡「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裡的「慈悲」在原文裡也有「子宮」的意思,讓人想到媽媽的愛護,可以讓人掌握文字在原文裡多重的意思,得悉語帶雙關的可能,更深刻了解經文。

除了能夠翻查原文之外,信望愛聖經網站更提供聖經地圖,讓用家翻查聖經提及的地方,並使用「增加測距尺」的功能找出不同地方之間的距離,例如約書亞記七章提及的艾城之戰,透過網上地圖便可以知道從耶利哥出師打艾城的行軍距離。

此外,信望愛聖經網站也有其他功能,例如主題查經、度量衡、珍本聖經數位典藏(即深文理、淺文理等譯本)等等。主題查經能夠幫助傳道人預備講章,只需鍵入「酒」,就能找到所有與酒有關的經文,而且有小標題將經文分類,例如完全禁酒、醉酒等經文。 陳鳳翔補充,可用度量衡幫助了解聖經,例如找出波阿斯給路得的六簸箕麥子有多重(得三15),原來重達六十斤,可想路得有多壯。接著,對照形容路得的原文,原來聖經裡「賢德」(得三11)的原文有「力量」的意,所以路得的賢德也在於她很有力量。學生就是可以如此運用工具讓聖經閱讀變得更立體,回到第一讀者的環境,了解聖經說話的真義,再於今日運用。要注意的是,工具的確能提升效率,幫助人更認識神,但工具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認識神,活出富基督樣式生命才是核心。

聖靈的重機槍

陳鳳翔提醒我們看事物要用另一個角度看,她以「禱告為甚麼要閉上眼睛」的命題演繹,指出禱告要閉上眼晴的原因之一,可以是因為提醒自己要看見另外一個世界,那是屬靈的世界,我們是屬靈的軍隊。翻查以弗所書,聖經形容的全副軍裝包括以真理作帶子、公義作護心鏡、平安的福音作鞋、信德作籐牌、救恩作頭盔,而剩下的「聖靈的寶劍」是全副軍裝唯一的攻擊性武器。陳小小認為寶劍就是聖經閱讀,換成現代的用詞就是「聖靈的重機槍」,基督徒若不讀經手上就沒有武器,不敢打仗。若教會都沒有查經班,基督徒都會軟趴趴的沒法動。其實,文字工作者就好像空軍一樣,而信望愛網站就是彈藥庫,希望能為基督徒投放一些彈藥去打屬靈的戰爭。她分享一些以色列女兵的圖片,女兵無論在甚麼地方,即使在跟人閒聊的時候,都是槍不離身的,這也是基督徒應有的態度,要時常帶著聖經,而科技例如智能電話和網站就是很好的工具。早前,她參觀「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展覽,一時想不起展覽裡的「西拿基立王」在聖經哪裡有記載,便可立即用隨身工具查個明白。我們有責任熟練聖經的操作,跟人分享福音,搶救靈魂。

另外,讀經能提醒我們不要以外邦人的方式禱告。台灣人大都拜媽祖,好像香港人拜黃大仙一樣,拜的時候都會希望神明給我們一些東西,一味拿著念珠在轉,希望兒子能考上國立大學,但天父是我們天上的父親,衪有衪的時間,有時候衪也很想把東西給我們,可是要先等我們成熟,就好像自己讀國中的孩子很希望可以買一台摩托車,但她不允許,因為知道孩子還沒成熟,要避免意外發生。她續說,很多人會知道黃大仙的名字是黃初平,媽祖的名字是林默娘,卻不理解天父的名字。作為基督徒更要從讀經認識天父,知道衪的名字——耶和華原文的意思「我就是(那位)我是」,衪超越時間,從前、現在、將來衪都一直存在。讀經能提醒信徒,特別是深受民間信仰影響的第一代信徒不要用外邦人的方式禱告,希望上主跟自己的方式、時間辦事。

聖地旅行是3D讀經


《穿越聖經去旅行──埃及.以色列》一書記載了陳鳳翔到聖地旅行的經歷,她形容閱讀聖經為一項跨文化活動,因為讀者要了解與自身不同的中東文化,而聖地旅行就是將這種跨文化活動由2D變成3D,進入聖經場景。若不了解背後文化,讀經時便會產生誤會。2D的跨文化閱讀可以箴廿三6「不要吃惡眼人的飯,也不要貪他的美味」作例,現代人聽見「惡眼」可能就聯想起「近視」了,難道是不能讓有近視的人請吃飯嗎﹖其實,在原文的文化背景裡這是一個成語,好眼指慷慨,惡眼則指吝嗇。3D閱讀的話,陳鳳翔分享她常常想像苦路是很長的,可是真實是一下就走到了,能夠實在經歷耶穌所在的空間。

此外,到埃及旅行時她特地跑去吃西瓜,因為民十一5-6記載以色列人發怨言︰「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韮菜、葱、蒜。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並沒有別的東西!」她想嚐一下,體驗以色列人吃嗎哪時的感受。還有特別深刻的是,她旅遊的時侯當地正進行茉莉花革命,要爭取自由、民主,就如當年要爭取自由而離開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樣。由此,她反思到自己也跟以色列人相似,生命有很多黑暗,想要自由,卻與以色列人一樣懷念埃及的西瓜,耶穌一直要把她拉出來,拯救她,讓她再次認識耶穌是誰。這樣的2D、3D閱讀能讓我們更深刻地閱讀聖經,連結、體驗生活。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