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8使命商道论坛系列

「基督徒为何从事社会创业」的质性研究

研究的处境

现时本港有647间社企,每年营业额收入约二十亿港元,每年发给所聘用来自弱势社群的员工工资约三亿四千万元,即是收入的17%。以比率计,高过全港教会平均只拨收入的2.3%用作扶贫。假设所有社企全是雇用年薪十万元的工人,则三亿四千万元是雇用三千四百人,让他们的家庭受惠。给予工作,不单只是赚取工资(cash),亦包括提升能力(capability),扩展人脉以建立社会支援系统(connection),从而加强自信(confidence)。这种赋权效益,比起慈惠施予更全面。

神学观点

神学家希金森(Richard Higginson)指出神对人有三个旨意。首先是创造委托(creation mandate)。创一28「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及二15「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这两节,指出神将所创造的托付给人。人要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陆空。这个托管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现今要养活七十四亿人,已经不能单靠农业,需要工商业的创新、发掘资源、妥当分配、和不断提升效率。所以商业运作已负起履行创造委托的重任。但商业运作重私利,虽然无法取代但可以改善,需要人继续努力。

其次是大诫命(great commandment),即可十二28-34的爱神爱人。第一条爱神的诫命是来自申六4。希金森认为耶稣是以第二条爱人如己的诫命,点出所谓爱神,其实是要爱神所爱,而神所爱的是世人(约三16) 。 所以两条诫命是合而为一。最后是大使命(great mission),即太廿八18-20。重点不单是领人归主,而是使万民作门徒,明白主的教训及执行神的旨意。

香港有千二间堂会,只有1%支持社企。但估计六成社企是由基督教机构或由基督徒所创办。这些基督徒社会企业包括三个元素:创业(entrepreneurship)、慈惠(charity)、及信仰(faith),正好将神的三个旨意,制度化成为日常运作。首先,社企本质就是以商业营运的企业。香港社企能自负盈亏的超过50%,比中小企强。所以社企的平均寿命是9.3年,而中小企只有3.7年。其次,社企的使命是创造就业机会,给在职场没有竞争力的弱势社群。正如文首所言,社企扶贫的量与质都比教会多。最后,基督徒社会创业家多会以圣经价值观领导员工,部份更安排查经班或团契。以「丰盛发廊」为例,多年来带了不少发型师、学徒、顾客信主,当中的发型师亦成为学徒的人生师父。亦有几个发型师自立门户,开办自己的发廊,也沿袭丰盛发廊的模式。

研究题目、方法、及贡献

既然基督徒社会企业,是有多样好处的信仰实践,应该在教会推广。本研究的题目是「探讨基督徒为何从事社会创业?」研究对知识的贡献,是明白社创是如何令信徒成为门徒,在社会见证基督信仰。对实践的贡献,是让基督徒社会企业成为后世俗社会的护教途径之一;而神学院可以将社创加进实践神学的课程。起码我教的神学课程会是这样做。

此研究在本体论的立场是有多种真实。在知识论的立场是建构式。目的是透过收集不同人从事社会创业的经验,去推演出事情发展的因果关系。期望能够总结出几项规律,去解释过去所发生的事及之后的发展。虽然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有参考价值。这些因果替规律就是原始的理论。

研究方法是采用建构式紥根理论(constructivist grounded theory),以半结构化访谈,从二十多位基督徒社会创业家口中收集意见数据,然后编码分类,再总结出几个主调。

研究初步结果

以下是头九个访谈所收集的意见中值得参考的,包括有代表性、或深入、或独特的。

为何投入社企

John及Catherine(都是化名)分别都说:「从事在商界工作多年,希望能够运用管理知识帮人,又可以传福音。」Tom的家族多是基督徒,他说「好想向教外人传福音,尤其是商界,所以投资入股一间基督教社企。」社工专业的Doug说:「我们的小机构无钱支持服务,惟有申请社创基金。没想过最后批了几百万。」

起动社企初期如何克服困难

一半受访者答:「靠祈祷,无想过真系得,结果问题解决了。」Tom说:「生意不好时,只想赚多点,忘记社会使命。突然发觉自己迷失了,因为商业的赚钱思维根深蒂固。结果用了两年,不断自我提醒,才可改变思维,认定永远是社会使命优先。」John说:「虽然因为亏蚀要结业,但五年来雇用过卅七位来自弱势社群的工人,部份后来能够到其他企业工作,薪金更高,这是社企的成就。另外,共发了八百万工资,是投资额的三倍多。以社会投资计,各投资者认为是赚了不少。」

社企的成绩

大部份答案都是:「从未想过可以这么好,无可能的都变成可能。」这是一种超越的深刻经验;先是神给予机会的恩典,后是各人的努力结果。

因为社企的经验对社会问题的观点

Winnie说:「若见到不公义,我们会发声,去向区议员反映,或跟负责人反映。」

Doug的转化给我深刻的印象,他说:「从前认为社会不公义,主要责任是政府,其次是商界。现时觉得是人人有责:社福机构、宗教团体、就是弱者本身也有责任,不能只将责任推给他人。从前认为赋权是百份之百的好事,现时知道被赋权的弱者,可能会反过来压迫他人。」Doug的转化式学习(transformative learning)就像大马色之前和之后的保罗,从前以为是邪教的,之后才醒觉是真信仰。所以保罗写下罗十二2的不要盲从主流意见,要重置已有的思维,发掘事物的本体真相。

因为社企的经验对信仰的观点

有三位分别说:「教会不能提供信仰实践的机会」、「教会的事奉观狭窄,不愿付代价,又怕有风险」、「只讲不做」。这是点出教会需要转化,方能在后世俗社会护教。

John说:「从前的事奉观狭窄,停留在弟兄姊妹间的互动。现时多留心邻舍,明白我们需要互相依靠。从前觉得做社企只有付出,现时发觉员工能够跳出困境,令我有超越的感觉,改变了我的灵性,他们的改变成为我的灵性修练。」这是践行「结连」(solidarity)以塑造灵性的例子。

Tom的另一番论述也启发我,他说:「社企的本质是本地跨文化的营商宣教事工,因为是商人进入社福文化,社工进入商业文化,中産进入草根文化,无业者进入职场文化。商界出身的我发觉根本不明白他们无业者的想法,要谦卑聆听。原来能够稳定地返工,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成就。能够独立做好工作,又是另一个成就。最后离开社企,到其他商企赚取更高工资是了不起的成就。」他又说:「我发觉好多社企的熟客也变得谦卑,因为他们说话的速度,明显是刻意慢下来,以将就我们的新员工。」Tom是另一种转化式学习。

未来的计划

Winnie说:「希望将所带领的二百多名兼职的基层妇女,交给几间伙伴教会牧养。」Brian说:「希望将覆盖面从中学扩展至大学及小学。」这种乘胜追击的态度,是潜意识地接受马太效应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

初步总结

自决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指出人的内在动力需要三个元素同时出现。首先是自主(autonomy)。基督徒投身社会创业,因为这是满有意义的事工。除了是发挥自己的才干,又履行神的旨意外,践行者本身也有不少转化式学习。其次是觉得有能力(competent)。多次由无可能变成可能,认为这些超越经验都是祈祷后神的恩典;不断的自我实现、及发现自己在社会有影响力等令信心增加。最后是友侪的同意或支持(relatedness)。因为媒体的报道感觉是社会认同、朋友及弟兄姊妹的欣赏及支持等,都是鼓励。另外,虽然社企成为各人实践信仰的禾场,员工成为所牧养的羊群, 但他们都没有脱离所属的堂会。情形像「前铺后居」,社企是工作的铺头,教会是回去休息加油的家居,是与弟兄姊妹相聚分享的快乐时刻。

(使命商道论坛系列文章)


作者为丰盛社企学会会长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