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門徒身份的認同與覺醒」
蔣文忠:與新一代同進入基督的受苦

【時代論壇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責任,作為耶穌基督的門徒亦不例外。我們該如何看待門徒這身份?中國宣道神學院於十一月十七日舉辦「門徒身份的認同與覺醒」講座,該院神學講師葉沛森博士以宗教改革時期的兩個人物馬丁路德與老克拉納引證門徒身份的覺醒與同行。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總幹事蔣文忠博士回應時指,需與新一代一同經歷「受苦」的過程。主講及回應者亦包括該院教務主任兼神學講師陳凱欣博士、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主任胡家豪牧師。

葉沛森:馬丁路德與老克拉納改革路上的同行

葉沛森從歷史角度分享宗教改革時期的兩個人物:改革家馬丁路德與畫家老克拉納(Lucas Cranach the Elder)——他們的覺醒、身份改變與同行。他談及,馬丁路德完成神學學位、發表《九十五條論綱》、與別人多次進行辯論、被教廷逐出教會,種種事件促使馬丁路德反思自己的身份、信仰,從而使他有著身份覺醒。原本作為修道者的他,經歷身份斷裂,與教廷對抗,由守獨身、貞潔、服從,變成了一名改革家。他後來更與博拉結為夫婦、改變髮型(當時剃髮的是修士很重要的標記)、引領大學師生焚燒詔書和教會法典,以行為宣告自己身份上的轉變。

通常談及馬丁路德的同行者,都包括約翰.馮.斯道皮茨弗雷德里克、墨蘭頓等,葉沛森則介紹另一位與路德同行的人,宗教改革的第一個畫家——老克拉納。他是一位宮廷畫師,負責裝飾、翻新城堡、在皇家節日慶祝時擔任設計規劃、設計教堂內的主祭壇、設計騎士比武的服裝、御用馬匹身上的配飾等。他也是當時城內最富有的市民、外交家,代表王室處理外交事務、財務主管、企業家、創業者,開設印刷廠、書店、進軍紙業、賣葡萄酒等。他與路德亦師亦友,而路德的神學則啟發了老克拉納。宗教改革運動期間排斥聖像、畫像,低貶藝術,老克拉納卻把信仰、教會改革高於自己畫畫的志業,冒險支持宗教改革。葉沛森談及,「拆毀聖像的動力,就是否定或低貶藝術者的志業,他把人生的優次看得很清楚……信仰上的更新、教會的改革,他看得更為重要。」

其後,老克拉納成為了一位改革運動的畫家,以畫作表達對當時教廷、社會的不滿,他的畫作如〈從聖殿趕出兌換銀錢的人〉 (Expulsion of the Money-Changers from the Temple),版畫、刊物〈教皇為敵基督〉(Passional Christi und Antichristi)諷刺時弊,甚至醜化教皇為敵基督。葉沛森指,當時教皇已頒佈改革者須接受極刑,老克拉納卻漠視自身性命安危,「他身份上的改變,絕不簡單」。


葉沛森

版畫、刊物〈教皇為敵基督〉(Passional Christi und Antichristi)

另外,葉沛森認為,「要有開放的心懷與改革者並肩而行,是不容易的」。他指出馬丁路德與畫家老克拉納一五一六年開始並肩同行,三十年來攜手合作,彼此信任。他們亦互相影響:一方面,馬丁路德更新了老克拉納的視野,為畫家的創作注入新元素;另一方面,老克拉納較馬丁路德年長,他成為路德的導師,教導他在王室貴族間如何自處、如何與選候交流。宗教改革時期,老克拉納亦開設印刷廠、進軍紙業,協助馬丁路德印製論綱,這亦有助信息的傳播及馬丁路德的改革運動。

他們之間的情誼亦十分深厚,在馬丁路德面臨處決,到後來被選候綁架、隱藏後,他第一個聯絡的人也是老克拉納。老克拉納亦代表馬丁路德向博拉提親,這反映他們兩個家庭的之間關係密切,他們同時亦彼此成為對方兒女的教父教母。葉沛森指,他們間的友誼看似合理,但在該動盪不安的時代,這同行反映了上帝的護佑、恩典。他以歷史故事鼓勵弟兄姊妹反思自己的身份與信仰,像馬丁路德與畫家老克拉納般彼此同行,履行上帝使命。

陳凱欣:尋找自己的召命,實現上帝的國


陳凱欣

陳凱欣以「門徒身份的實現與犧牲——跟隨基督之旅」為題,指基督是為上主、為同伴而活的人,鼓勵弟兄姊妹尋找個人的召命。她認為,耶穌有著上帝兒子的身份、召命,祂的出生是叫眾人認識主、讓神得榮耀、建立我們與神的關係;如果耶穌沒有實踐上帝使命,反而結婚生子,沒履行召命,那人就不是基督。

陳凱欣希望信徒能背負十架跟隨耶穌,在生活中活出上帝使命,同時讓自己的生命成長,不停留在某階段自給自足。「為了召命可以去到幾『盡』?」她鼓勵眾人把自己的召命、理想與上主連結,實踐理想、實現上帝的國度。「我們的理想或多或少都與我們在上主面前所領受的召命有關;實現這理想,亦是實現上主給我們的召命。」陳凱欣亦分享自己全職事奉的經歷,指當中有取捨、掙扎,但過程中發現上帝的溫柔,她認為這不是犧牲,而是實現上帝的國度。

蔣文忠:不是盲目認同新一代


蔣文忠(右)

在回應部份,蔣文忠指出,與新一代同行,需學像耶穌,聆聽、回應,彼此尊重。蔣文忠解釋,上一代較常以「從上而下」──國家、民族的角度,作為身份認同的根基,但今日影響年輕一代的身份認同,是現今互聯網普及,以及社會事件,如○七年反對清拆皇后碼頭、一三年反對國民教育事件等,新一代多從周遭發生的事找到自己的身份、價值,是一種本土式的身份認同。要實踐門徒的認同、覺醒,陳凱欣以基督「犧牲」的角度來分享,但蔣文忠表示他重點關注「受苦」的角度,因受苦有不確定、前景未明的意思,重視過程多於結果,是前途不明下的實踐。「要與新一代同行,幫助他們在身份上覺醒,便要與他們一起進入基督受苦的過程」。

蔣文忠也談及陳健民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最後一次講課引用梵高與老師之間的說話:「沒有東西是永遠把得住,只有勇氣、力量,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就已經足夠,或許結果可能是錯,但至少總算努力過……」,鼓勵弟兄姊妹順著自己的心性,為世界創造真、善、美,不虛過此生。

從信仰角度,蔣文忠引用路廿四13兩個門徒在耶穌死後於以馬忤斯路上感失望、困擾的例子,耶穌像一位大叔走來,親自走近門徒,讓門徒傾訴,並邀請他們分享他們的感受、掙扎,然後才回應,並與他們分享聖經,讓聖經觸動他們內心的需要,真實看見道與其人生相關。他亦談及耶穌不是盲目認同年輕人,而是指出他們不明白、不知道的事,引導門徒從上帝角度看事物。蔣文忠表示,面對新一代門徒,他們或許很迷惘,不知道前路,他鼓勵弟兄姊妹與新一代一起擁抱、盛載他們的經歷。


胡家豪

胡家豪回應時從教會牧養看門徒的身份認同與覺醒。陳凱欣指任何身份的認同和實現不能撇除他者,胡家豪則以約十五5的葡萄樹與枝子的連結,指弟兄姊妹的生命需連結至耶穌。他以自己牧養的教會舉辦讀經運動為例,起初亦有困難,用禮物作獎品也難以推動弟兄姊妹讀經,但教會逐小步嘗試每天在WhatsApp群組分享一則經文,慢慢開始看見弟兄姊妹的轉變。胡家豪也表示,耶穌不但呼召一個人做門徒,同時強調同行的重要。

他亦指門徒的身份認同與覺醒是指如何成為耶穌基督的「粉絲」。除了基督的犧牲、受苦角度,胡家豪選用代價一詞,他引用太十三44-48的例子,指每個人需要認清門徒身份,也需要付出代價。他解釋,在廿一世紀,很多人喜歡追星,要有著門徒身份認同與覺醒,就要好像有追星一樣瘋狂的程度,為主「瘋狂」;他要付上代價,甚至是毫無保留,像徒十五26所說「為福音的緣故而不要命」。

在問答部份,有參加者提及有關陳健民在中大最後一次講課時指自己少年時曾上教會,但不滿牧者過於與社會脫節而離開,指自己「我有信仰,但沒有宗教」,問及這是否一種門徒身份認同的覺醒。蔣文忠回應,他某程度上也認同這是覺醒;而宗教的定義或指維護體制、系統,一些需要因循的規例;但信仰不一定在教會這地方實踐、在這建築物內發生,信仰不是只指行為、外顯的標記、規矩,眾人需尋找門徒身份認同。胡家豪亦認同這是一種覺醒,但指覺醒後的行動很重要,離開教會或許容易,但帶動教會轉變卻很困難。

另外,亦有會眾提問有關該如何回應國內教會的處境。葉沛森從歷史角度指基督徒在三個世紀也受逼迫、受苦,表示歷史在重演,建議會眾多讀歷史以知道怎樣應對。陳凱欣則回應神學院會舉辦講座,喚醒信徒重新思考信仰的意義。蔣文忠則以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培育信徒的「Head、Hands、Heart」三方面回應,建議會眾除了用聖經、神學角度批判思考,更要切身處地關注、用心感受。

也有參加者問及門徒的靈性建立之道、如何為信仰群體帶來思想突破等問題。其中葉沛森回應,教會更新、改革,不等於拆毀教會,當中的困難重重,所付的代價很大。他提及神學家巴特的概念「可見的教會」(visible church),信徒或會看見失望的地方,但這正是神所選召的教會;他建議信徒不能因為看見教會的問題,就退縮到「看不見的教會」(invisible church)。

是次講座於基督教尖沙咀潮人生命堂舉行,約九十人出席。

(攝影:麥嘉殷、陳盈恩)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