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長河逐浪

歷史長河,粼光點點,都在見證祂的故事。微觀昔日教會點滴,遠眺主澤長流。

【長河逐浪】

天會變,路還長

一九九○年十月三日,德國正式統一,重新定都於柏林。位於前東德地區的柏林舊國會大樓升起了原西德國旗,而來自德東德西各聯邦州份的旗幟就在大樓外一同升起,風中飄揚,群眾聚集在旗海下見證歷史一刻。當晚在旁邊的勃蘭登堡門上空,還有煙花慶祝。

那天晚上,作為一年前和平革命的發源地,萊比錫的尼古拉教堂卻重門深鎖,沒有任何活動。相距幾個街口,數百年前巴哈在這裡創作聖樂的多馬堂,也沒有聚會,沒有宣講。不過多馬堂仍然開放,堂內響起管風琴的演奏——是巴哈的〈齊來謝主〉(Now thank we all our God)。

尼古拉堂的牧師Christian Führer解釋:

「這裡有一些人,我們可以給他們舉行一場感恩崇拜,為到邊界開放、守衛撤走的事實而慶祝。這裡也有其他人,我們更可給他們辦一場祈禱會:他們已經或快將失業,不知何去何從。還有那些趾高氣揚的國族主義者,我們可以給他們搞一場贖罪祭。因此我們只會簡簡單單的保持安靜,讓寧謐去感動人思想。」

事實上,經歷過這一年的事態發展,德國走到這一刻,牧師這番話實在讓人感到五味紛陳。

八九年十月的燭光遊行,帶來多輪官民圓桌會議,但德共試圖借此自保以延續極權管治,惹來民眾更大不滿,圓桌會議亦沒法帶來實質改革;借助西德的制度來解決東德的經濟崩潰困局,日漸成為東德群眾眼中的出路,不斷向德共政府施壓。

與此同時,西德政商界不斷推動兩德統一,西德總理高爾早在八九年十一月柏林圍牆倒下後兩星期就提出十點方案,建議合併東西德。九零年三月,東德在群眾壓力下舉行首次自由選舉,德共大敗,而西德執政基督民主黨在東德成立的支部成為最大贏家,兩德合併的步伐得以加快。五月,兩德簽訂條約,於七月一日起以西德馬克作為東德正式貨幣,其後兩德開始商討合併條約。八月廿三日,東德人民議會通過,讓東德各州份按西德的《基本法》加入成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的一份子,並容讓西德《基本法》在東德地區實施。八月卅一日,兩德政府簽訂合併條約。條約於十月三日生效,至此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壽終正寢。

值得留意的是,作為二戰大戰的戰敗國,被當年盟軍分而治之的德國要重新統一,必然要得到美蘇兩大陣營的支持。後來歷史學者指出,早於萊比錫和平革命前,莫斯科其實已覺得東德政權無以為繼,而兩德統一其實亦是在美蘇兩國的同意下發生——縱然當時莫斯科本身亦自顧不暇。另一方面,兩德合併的進程自三月東德選舉後起,基本上都是在政商高層的層面操作,東德群眾參與空間不大;更不要說在隨之而來按資本主義規律而出現的企業併購和解散風潮上,群眾可以有甚麼關鍵影響力。兩德合併後好一段歲月,德東地區經濟大幅落後於德西。對德東人民來說,事情似乎是吞併多於合併,當地自我形象亦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頗為低落。圍牆雖拆,心牆猶在。

歷史的答案,通常都不單純。在一個個大變局之中,教會作為人間群體,也不是一定都能單靠他們帶來具體的改變。然而,在行公義好憐憫的路上,縱然漫長,人在其中亦不知何日到終點;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卻是在日常生活的重重壓制下,保存了明日的價值種子,到了變局的一刻為那掌管歷史的上主所使用;亦在變局之後繼續與民同行,面對新的挑戰,靠賴上主。

主要參考:Niel Nielsen, Revolutions in Eastern Europe: The Religious Roots. (Maryknoll, NY: Orbis Books, 1991);Gareth Dale, The East German Revolution of 1989.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6).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