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信仰、宗教與否定神學——讀陳健民演詞後感

我是「一個有信仰但沒宗教的人」。可能對很多人而言,這種信仰方式很不確定,但對我來說反而會安心立命;你跟我說那些很絕對的真理,對不起,我會感到很不舒服,反而你跟我說其實我們很不確定,我們所知的很少,我們很渺小,用這種方式我能安頓自己。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教授陳健民

中大教授陳健民在校內演講,表示多年以來都有學生問及他的宗教信仰,自言「有信仰但沒宗教」。他不認同教會對福音的理解囿於個人得救,不關注社會政治,因而吸引了部份基督徒的注意,探討社會福音、如何將信仰實踐於世等。

本文無意朝這方面討論,卻欲沿拙作〈悼伯格——基督徒不容錯過的社會學大師〉提及的信仰模式,談陳健民那種不確定的信仰觀。

他提及,大學時期曾苦思信仰問題,「譬如說上帝是否存在?你能否證明祂?」「這些問題在我腦海不斷掙扎,掙扎一天不完,我無法行動。」固然,人人的信仰模式不同,有的以心裡平安、屬靈經驗等來確認信仰,有的以理性思考「神存在」那些問題,大部份人都會這樣做。

有些基督徒,會如陳健民所說的堅持「很絕對的真理」。甚至不只是確信神的存在,連同一些道德或社會議題,他們都斬釘截鐵地宣稱,某個立場是絕對正確的。信念的形成涉及認知論,在此無意亦無力深入討論,但認信「很絕對的真理」,大概也因為我們追求確定感,想掌握對與錯、是與非,這可是人之常情。正如陳健民亦謂:「這些問題在我腦海不斷掙扎,掙扎一天不完,我無法行動。」

歷來的神學探索,有不少人循這樣的進路,可稱之為「肯定神學」。例如中世紀哲學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提出「五路論證」,以推論神的存在;當代的牛津哲學家斯溫伯恩(Richard Swinburne)分析神的存在,並試圖論證神就是基督教的神;美國神學家克雷格(William Lane Craig)亦有著名的宇宙起源論證,從第一因推論有神論。

然而,沒有一個論證能夠完美地說服所有人。追求一個百份百確切答案的人,或許永遠都只能在思考中不斷掙扎。對於他們來說,就如陳健民那樣,只要放棄對確定感的執著,反而接受不肯定、不知道,信仰的道路才能走下去。

聽起來,這種說法很後現代,好像將教會向來高舉的基督真理、聖經權威等,都放到次一等的層次。但其實,早在公元四、五世紀,神學家奧古斯丁已曾言說:「若你能理解,它就不是神。」(Si comprehendis, non est Deus)當代天主教哲學家哈力克(Tomáš Halík)在近著I Want You to Be引述這句話,正好說明了信仰的不確定性。

哈力克採取的是「否定神學」進路,強調神的超越性,以至人不可能完全掌握。他借用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事,指出上主的啟示往往不只一次,若然我們只聽到第一句「獻上以撒為祭」後就關上耳朵,不耐心聆聽上主的第二句、第三句,就會錯失很多。又如耶穌釘十字架只是上主的一個舉動,三天後才有下一步啟示——耶穌復活。他相信「上主說話不只一次,下一句會補充上一句」。由此看來,我們的信仰永遠都在一個歷程中,永遠都只是未完成式。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自己在黑暗中懷疑和掙扎。

自啟蒙以降,人類對理性的寄望愈來愈高,教會不無例外,嘗試確立信仰的理性基礎。當代基要主義和無神論的交鋒,更多時候只是一體兩面,以絕對真理自居。或許出於怕無險可守,以至令教會不敢退讓,然而否定神學卻讓我們看到,接受不確定性的同時,還是可以擁抱信仰、擁抱和仰望那超越的上主。

正如社會學家伯格(Peter L. Berger)曾說,當代社會的信仰模式已經不同。「信仰的內容其實沒有改變,但信仰的方法卻大為不同。以前是命運、理所當然的,現在成為了一個經思慮的選擇。」哈力克自言走過了現象學、深層心理學、存在主義哲學、神學,才確立這種信仰觀。

可能他們認為,我寫的東西是給尋道的初信者,初信者仍然在信仰接待處,而他們已經走到很遠;他們已經得著了,獲到獎賞,在教會和信仰的至聖所內安穩。

我不認同這樣的宗教觀。一個信仰,如果自以為不用再有所渴求,那是冷冰的;如果自以為不用再在旅途上尋問,那是死寂的。

——哈力克I Want You to Be

對於徘徊在確定和不確定之間的,這可能是一點安慰;對於宗教觀念已經牢不可破的,這或許是一點提醒。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城市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