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走進人群.識讀大衛.還看今天

《析讀大衛》(編按:《識讀大衛》一書之講道系列原名)是梁永善牧師深度註解大衛生平的卅一堂課。撒母耳記的情節本來就離奇曲折,單純讀《和合本》已令人愛不釋手。梁牧從二○一一年中開始分段講解,前後歷時兩年。釋經以外,更援引大量與時局相關事例,借古鑑今。本來遙遠之舊約故事,人名、地名都很陌生,在抽絲剝繭解讀下變成讀得懂的「處境神學」。

梁牧拆解大衛生平的二○一一至二○一三年是香港的重要轉折,一場特首選戰更令社會踏上不歸路。

梁牧釋經開列了三十道題,其中「偽政.政偽」分上下兩節。大衛不再是戰勝歌利亞的勇敢少年,而是一路尋覓,曾經全心等候,後來卻膽怯又軟弱。為了逃避掃羅追殺,大衛裝瘋作假,為求逃命在城門上胡亂畫字、狂亂搥打,更任由唾沫流在鬍子上,情急之下更將父母交託給摩押王請求保護。「大衛欺騙祭司亞希米勒取得食物、武器後便離開,但卻因此使祭司群體八十五人及其家眷被害。」(第八章〈誰可相依〉)。

聖經像兩刃寶劍,剖開人性的善與惡,沒有誰可以逃避。作王以後大衛犯下重罪,被耶和華「擊打」,烏利亞妻替他生的孩子得了重病,即使大衛苦苦哀求、禁食禱告亦不蒙醫治。罪與罰、生與死應如何解讀令人困惑。「聖經指出『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凡被殺的都為本身的罪。』(申廿四16),但另一段經文則指出神會追討那人所犯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卅四7下,民十四18下)。聖經是否矛盾?前者是律法,是為社會定下的法律,維持社會治安,即一人犯事一人當,不應涉及其他沒有參與的家人,後者是神學及實際結果的原則,是神對罪的直接及長期腐蝕力的詮釋。」(第廿四章〈強求無效〉)

詰問、不斷地詰問是《析讀大衛》的本色。〈金玉其內〉、〈伯仁之死〉、〈何竟仆倒?〉、〈善非皆行〉、〈成王敗寇〉一章接一章,梁牧的講章由紅黑兩種字體組成,黑色是正稿,也是今天讀到的印刷本,紅色解說詞,從經文觀照今天。紅字註解沒有收進本書內,讀者若有心探究,可以造訪銘恩堂網頁之「梁永善牧師講道集」收聽,對照古今,思考深一層意義。

二○一二年正值特首選戰,人性險惡暴露無遺。唐英年與梁振英本來強弱懸殊,前者實力、人脈及中央的祝福遠勝後者。梁振英猙獰面目當時並未撕破,得力助手劉夢熊四出拉票,又重點攻擊唐英年僭建。九龍塘唐宅外記者吊臂車陣成為一時風景,連串攻勢令本來大熱的唐英年無力招架,危機處理失分,梁振英以弱勢反領先。唐英年被擊退後,梁振英大宅被發現同樣僭建,自此他的「謊言掩蓋謊言」變成風土病,上任以後從特首辦蔓延至政府各層級官員,近年換屆後更擴展至基建項目、教育、司法及一地兩檢各個層面。當時唐梁之爭被稱為「豬狼之戰」,選舉論壇上唐英年揭發梁振英曾於二○○三年行政會議上就廿三條立法爭議提出:「始終一次要出動防暴隊、催淚彈對付示威者」。輿論譁然,梁立即否認,唐英年指斥:「你呃人!」。

我們有誰會想到「你呃人」三字會更上層樓,以個人利益掛帥,逐分逐寸將香港核心價值拆毀?梁振英借「港獨」之名,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開始攻擊港大學生編撰的《香港民族論》,到處播種仇恨。又因為人大否決本來應允的民主選舉時間表,觸發一場歷時七十九天的「佔領中環」運動。公務員不再中立,DQ民選議員、封殺異見者參選之路。這一切的起點就在解讀《析讀大衛》那些年,也在大衛與掃羅糾纏不清的恩怨之間。

與上帝拔河  與時間拔河

作為銘恩堂會友,也是梁永善牧師趕行程的「專線司機」之一,有機會見識他如何利用公路上的空隙收聽電台新聞專輯或借勢小睡。牧師可以在汽車發動後兩分鐘後陷入深度睡眠,半小時後抵埗馬上變回一條好漢。

梁牧在本來職事以外,為《時代論壇》主持《永善亂壇》聲音專欄十四年,每週十分鐘時事點評的精力和時間從何而來?惟有靠路上補眠、爭分奪秒下完成。在銘恩堂未蓬勃發展,擁有幾間分堂前,區內邊緣青少年、基層困難戶,長者、病患及中度智障「精靈團契」的服侍,梁牧總要親力親為。辦公室掛著「抵死有餘」四個大字,看似觸目驚心,也是時間神偷之精警刻劃!

於一手建立之銘恩堂事奉三十年,牧師去年轉型,改任自由傳道,在人跡稀少、缺乏牧者的教會也看見他的足跡。遠至斐濟、委內端拉的華人教會,轉機幾次,路途遠、治安不濟。他這種自討苦吃的事奉,還要自掏腰包買機票,我送他去機場,看見他兩大行李箱塞滿了屬靈書籍,個人衣物只有幾件。大部份退休人士追求安逸,梁牧卻去尋找他鄉未得之羊。

大衛的上行詩廣為流傳,他的一生卻高低跌宕,令人儆醒。梁牧常說以楊牧谷牧師及朱耀明牧師為榜樣,牧養以外還要關心社會,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理解他這話的份量。

走到事件現場

雨傘運動期間,他剛從澳洲主領聚會回來,我和師母深夜去接機。甫下地他就要求去佔領區走一趟,親自了解新聞以外的真實面貌。聽聞《蘋果日報》將軍澳大樓被圍,社團人士阻止報章運往發行,牧師馬上要求往堆填區見識見識。

從機場往旺角佔領區再轉往將軍澳,已是凌晨一時,蘋果日報大樓對開空地果然結集了幾個團體共一百多人。警察在外圍戒備,「金毛一族」戴上口罩圍成一圈,沒有行動。一群大媽蹲在地下,在強光下逃避記者追問:「你們從哪裡來?為何來這裡?你們有甚麼要求嗎?」大媽們蹲在地下,臉孔嚴嚴地包裹著,老遠跑一趟未想過會被拍照,蹲在那裡彷如偷渡客被捕。


2014年10月15日凌晨一時半,幾十名金毛青年戴上口罩集中在將軍澳蘋果日報外,警方開往現場戒備。(羅恩惠攝)


2014年10月15日凌晨一時半,聲稱自發的人群圍堵報社,被警方列隊分隔。(羅恩惠攝)

勇武的是一群社團人士,身材健碩的黑衣男在大樓外大呼小叫、於兩個出口之間來回走動,又警告採訪的記者要「小心」。雖有警察調停,中年黑衣男粗口爛舌堅持路面不開放,報章不能運出。這時,一部航拍機在頭頂盤旋,遠道而來支持報社的群眾、報社的員工向航拍機揮手,大聲喝采。桃源飯局續篇,魔爪伸延至媒體。凌晨二時梁牧曾經站在現場,即使只是觀察,講壇上的信息也會不一樣。

歲月愈見荒唐,近年多次記掛楊牧谷牧師,以他的敢言、敏於時政,假若仍在這裡會如何回應當下呢?

一九九二年冬,楊牧患上鼻咽癌,摯友李碧心轉告。當時供職於亞洲電視新聞部《時事追擊》節目,楊牧谷牧師面對頑疾的抵抗與思考就這樣紀錄下來。後來他成為媒體恆常接觸,以宗教角度回應時局的牧者。七、八十年代,進戲院看電影會被視為「世俗」。楊牧勤於筆耕,他的釋經及講道貼地,非基督徒也願意聽。二○○二年一月,楊牧在旅英期間病逝,留下過百部作品,其中講道集、翻譯、策劃編輯及病患故事俱影響深遠。

朱耀明牧師一九七四年接任柴灣浸信會堂主任一職,直至二○一○年退休,前後卅六年。朱牧是孤兒,做過擦鞋童,睡過樓梯底。他的事奉與貧窮人同行,長期關注露宿者及戒毒事工,最欣慰的社會服務是成功爭取東區醫院成立。六四屠城後,朱牧參與營救民運人士,「黃雀行動」驚濤駭浪、九死一生,朱牧秉持著人道精神,對流亡海外人士客死異鄉,未能回國看望家人感同身受。若說八九年天安門屠殺是一條分界線,作為個體在那之前是「位卑未敢忘憂國」,殺戮過後的「痛心疾首」就是一道誰也無法逃避的命題。對梁牧亦然。

《析讀大衛》,見證時代。聖經不會過時,梁牧身體力行,也在活出基督。

「這裡給我們一些反思,神的僕人應否涉及政治?亞比亞他、撒督是神的僕人是祭司,是次他們不單論政,更是積極參與在政治行動中,他們如此作是否正確呢?事實他們在大衛反攻重得王位中扮演了積極角色,而這事我們又看不到神的阻止或不滿,故此神的僕人是否完全不准涉及政治呢?昔日「蘇東波」(蘇聯、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鵝絨革命、羅馬尼亞、甚至菲律賓推翻馬可斯政權的政變,教會(特別教會領袖)的影響很大,故此這值得我們反思,牧者在政治詭祕的情況中應有甚麼定位。」(第廿八章〈世態炎涼〉)

編按:作者為《消失的檔案》導演,銘恩堂會友。
此文為作者替梁永善牧師新書《識讀大衛》所撰寫之序言。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