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特寫

美宣明會前總幹事Richard Stearns訪港
鼓勵信徒建同理心實踐所信

【時代論壇訊】剛於去年底退休的美國世界宣明會前總幹事理查斯特恩斯(Richard Stearns)在一月十四日至十八日訪港,分享他在任時的所見所聞、在信仰上的熱誠和他怎樣帶領美國宣明會去為貧窮人發聲。在他訪港最後一天,他向本報分享自己的經歷,鼓勵大家把信仰化作行動,學習切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基督徒可先關懷身邊鄰舍。

捨「美國夢」為實踐信仰

美國人很著重實踐「美國夢」,他們相信只要努力不懈、努力工作便能成功獲得更好生活。理查也不例外,他出生於一個較為貧窮家庭,其後他能接受良好教育,卅三歲的他更成為一間公司的行政總裁。正當他在實踐他的「美國夢」,活在所有人夢寐以求的生活——住大屋,揸靚車時,一九九八年,他收到世界宣明會的一通電話:「你願意加入我們嗎?辭去你的工作、賣掉房子、還回你的私家車、整家搬遷,並用你人生剩餘的二十年探訪世界另一邊的貧困人。」

雖然這個不是很吸引的待遇,但理查相信,基督徒不應只在星期日返教會,而是要配合行動,這才與自己所信的一致,於是,他毅然接受了邀請。「耶穌的教導是把孤兒、寡婦、貧苦的人放為先;不自私。我這樣做是順服所信,把信仰化為行動。」信仰就是他的原動力。倘若他沒有離開原公司,他可以獲更高的薪金,但理查沒有視金錢、地位為成功,他覺得自己擁有的已足夠,希望能服侍更多的人。

假如她是你的家人……

身處資訊發達的已發展城市,我們都知道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但不可能關懷所有的人,到底應怎樣才能令自己保持憐憫的心、持續關注?理查分享了他服侍時一個難忘片段:二〇一三年,他在約旦認識一位十歲的小女孩Haya,她爸爸在戰爭中被殺,媽媽就帶著Haya和弟弟到了約旦的難民營。Haya寫了一封信給理查,信裡內寫道:「您好,我是Haya。你有沒有想過我的城市敘利亞,那裡的小孩就好像熄滅了的蠟燭。我寫這封信是希望有另一個世界的人能關懷、幫助我們……」

基督教強調愛鄰舍,關心身邊的人,「假如你的Haya是你的家人,你會有甚麼感覺?」,理查認為要建立同理心,嘗試切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除了捐款外,他也鼓勵香港教會、基督徒先在身處的地方關懷周遭的人,如老年人、孤兒寡婦、街童,亦可參與各機構,出一分力。

需全面看貧窮

曾走訪多個國家的理查認為,貧窮的根本問題是多元的,就如一塊塊拼圖,一塊是潔淨的水源;一塊是食物、營養;一塊是健康;一塊是經濟貸款和資本的機會;一塊是教育;一塊是孩童保護。要解決貧窮問題,他表示很多機構可能只關注在一塊拼圖上,然而,他認為需要整體、全面地看社會及人的需要,教他們學習去解決問題,給他們教育、工具。可是作為全球援助機構的前負責人,他說最困難的是,無論他們做了多少,很多政府卻沒有做好本份幫助有需要的人,使他們踏前了兩步,又要後退一步,甚或是踏前一步,退後了兩步。

熱情源於事奉的喜樂

堅持這樣的服事很不容易,問及過去二十年理查如何保持服事的熱情,他說是靠著事奉帶來的喜樂:他在事奉中看見生命的轉化、各個生命得著拯救。理查看成功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美國有句說話:『從成功走向意義』(Going From Success to Significance.)。你說你成功了,但你卻從沒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從成功走向意義,其實就是不自私,用你所擁有的能力建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從服事中所得到的喜樂、滿足,理查形容是一份獎賞。幫助他人是一個奇妙的旅程,理查說自己不會走回頭,這是他一生中做得最好的決定。

剛從總幹事一職退下的理查正享受退休生活,他表示,世界宣明會邀請他擔任大使,繼續服侍貧困人,幫助宣明會。同時他也會寫寫書、與外孫去旅行,享受休閒的爺孫之樂。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