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闻消息

伯神研讨会探讨信徒出走现象
陈敏斯:离堂会主因是不满教会问题

【时代论坛讯】伯特利神学院柏祺城市转化中心在一月廿六日举行了「相信但不相干?」研讨会,探讨部份基督徒在没固定参与教会聚会的情况下,整个信徒群体如何自处及表达信仰。该中心总监陈敏斯博士亦在会上公布「留堂会、离堂会」问卷结果及初步分析,指不稳定返教会及离堂会人士主要因为对教会内部问题感失望,故不参与教会聚会。离堂会信徒在没有参与教会聚会下,仍有其信仰成熟度。

陈敏斯表示,研究收集了2455份问卷,当中有1955份为有效回应。研究将回应者分为三个组别:恒常返教会、不稳定返教会(即过去六个月有参与教会聚会,但没有稳定教会聚会)、离堂会(即六个月没有参与教会聚会,但曾经有稳定教会聚会)。调查从三方面了解以上三种信徒:信仰成熟度、信仰表达方式、「留堂会」或「离堂会」原因。

第一部份,调查运用了Faith Maturity Scale(FMS)作指标,分纵向(vertical)及横向(horizontal),前者是关于信徒个人与上帝关系,后者则关于信徒与其他人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恒常返教会组别比另外两个组别高分;而不稳定与离堂会的组别的分数则没有太大分别。

不稳定及离堂会信徒较常以祈祷表达信仰

第二部份,有关信仰的表达方式,研究结果显示,祈祷是不稳定返教会及离堂会信徒最常的表达方式。结果显示(以头三位及平均数两个方式计算,排名不分先后),恒常返教会的组别最常以祈祷、领受圣餐、参加小组为表达信仰的方法;不稳定返教会的则多以祈祷、领受圣餐、默想表达信仰;离堂会的则是多用祈祷、默想、花时间在大自然反思。陈敏斯认为,这反映不稳定返教会及离堂会这两组别主要以较个人的方式表达信仰;恒常返教会组别则较常在群体中表达信仰。

第三部份,研究进一步从年龄上划分,了解信徒不稳定返教会的原因,十八至廿九岁及三十至卅九岁的人士都是因不满教会的问题或文化而离开。研究亦发现,不稳定返教会者通常是十八至廿九岁。离堂会者较多是四十至四十九岁人士。

陈敏斯亦指,从研究结果可看到,「离堂会的信徒在没有返教会的情况下,仍有一定的信仰成熟度及持续表达信仰。」研究亦指出不稳定返教会、离堂会人士会参与教会的原因是让他们可以更亲近上帝。其次是能让他们在困难或忧伤中得安慰;第三则认为讲道对他们有帮助。

教会制度有改善空间

其后,陈敏斯引用《教会难民》(Church Refugees)一书,概括说出信徒出走的原因及建议。她表示,「这些离堂会的人都曾经非常投入教会」,他们离堂会的原因包括:认为教会批判而非同行、制度凌驾关系、重教条而忽略对话、说教多,行动少。同时,她亦提出一些建议给教会,「在制度里面,其实可以有很多空间,不是要推倒执事会……(但)可让部份会众作主导……」,例如减低集权和操控、与社会互动、简化制度、接受离堂会者以不同形式同行等,又指「防止离开比挽回优胜」。她希望是次研究及研讨会能为教会带来牧养和布道方向,了解「留堂会」、「离堂会」信徒。

会上,亦有参加者分享其教会的情况及经验。其中一位参加者表示,其教会一年五十二星期都举办活动,却没多想过要建立关系,他认为教会可在星期一至五晚上也可相约吃饭,从活动中分享信仰,不只是为搞活动。另一位参加者则回应,上述建议未必所有教会适用,因这做法反而会令离堂会者觉得教会更「不务正业」,他们需要的是信仰讨论与反思。有参加者则分享其教会的突破。「他们离开教会是觉得:『教会很老土,又都是唱这些歌』……」,他表示其教会早前在世界盃期间开放地方,让公众一同观看赛事,有部份是对信仰有兴趣,便会留下来,他建议教会可以跳出框框,反思举办活动的意义。

后世俗」护教:以言行实践神的使命

离堂会的问题不只是香港的问题,更是全球的问题。大会亦邀请了英国着名实践神学家、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Chester)实用神学研究教授葛霖(Elaine Graham)以英语主讲「后世俗的护教学」,指出护教学除了需要以信仰正确为核心,更要以有信心地行动为前提。葛霖先举二〇一七年伦敦格兰菲塔火灾(Grenfell Tower fire)一事为例,她提到虽然当地教会、组织为灾民提供了很多支援工作,同时让他们认识组织的信仰,如成立信仰小组(faith group),但当中的矛盾是,组织只提供援助,未能让灾民真正认识信仰,他们有的更说自己是没信仰。这里衍生一个问题:到底是从危难中认识信仰,还是基督教正面临危机?(“faith in a crisis” or “faith in crisis”)

葛霖续言基督教正面临阻碍,公众正抗拒宗教广泛地被视为合理的言论。她之后亦举了一些调查报告为例,如英国社会取态研究(British Social Attitudes Survey)、香港「留堂会、离堂会」的研究结果,以及宗教突变的例子,如荷兰某教堂变成超市、伦敦巴士上写着「大概没有神」(probably no God)的广告,均证明了宗教危机的出现。

在现代社会,宗教与世俗共存,葛霖称之为「后世俗」。其后,她亦为护教学提出一种新想法。葛霖指传统早期的护教学通常以捍卫教义为主,较多人会引用彼前三15「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针对面对怀疑、敌挡福音的一群、当时的形势,尝试解释、推广福音。但同时,葛霖认为护教学应包括大卫博施(David Bosch)在二十世纪末所指的——上帝的使命(Missio Dei),包括三大重点:一、分辨圣灵的作为,并参与在其中;二、参与在神的使命中;三、以行为、语言实践神的见证。她强调把言行实践于生活上,服侍周遭邻舍、作好公民。

有会众问及,香港离堂会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部份信徒不满教会领导层,或政治立场不同等,该如何应对。葛霖指这个是复杂的问题,在早多世纪前已是如此,「教会经常都在分裂」。她又指,所谓的教会,就是指一众信徒;教会是神的仆人,就如护教学的使命——向世界宣告神的话语。对于不满教会领袖,她笑言可跟对方说:「重要的其实是差派各人到世界服侍」——纵然这样说未必有什么果效。

葛霖

「流堂」:新模式承载离堂会信徒

另外,大会亦邀请了建道神学院神学系助理教授陈韦安分享创办「流堂」的经验。陈韦安忆述二〇一七年在该院献身营的呼召,他愿意放下一切,承担起离开教会的信徒的牧养工作。他亦分享一次深刻经历,在Facebook见到有传道人写着「唔知返教会为乜」后,他开始重思什么是教会。自此,他就构思创办流堂。

他表示,其实美国已有两间Flow Church;而流堂的理念,「流」(Flow)一字源于〈Be Water My Friend〉一文,离开教会的人就好像「覆水难收」一样——拨出去的水,收不回来,没有了载体,流堂就是一个新的模式承载这群离开教会的人。流堂在二〇一八年五月正式成立,亦在Facebook开设专页。流堂聚会模式主要以小组、崇拜聚会为主。相比传统教会,流堂牧者行政事工相对减少,主要牧养离堂会信徒。其后他们亦举办多个活动,如「回魂夜」培灵会、「解慰」圣餐聚会、重聚日,聚集离开教会的信徒,现在亦设有恒常崇拜聚会。

陈韦安亦在会上指出信徒离堂会的原因。流堂亦曾收集离开堂会弟兄姊妹的回应,当中有二百六十个回覆,其中主要有六大原因:一、人事问题,可能是对长执、传道人不满,或自己成为人事问题的根源(当中占的比例最高,有五十四人);二、追求信仰的缘故而离开,希望追求真正的信仰;三、不认同教会的文化,不满教会传统想法;四、不喜欢教会的运作模式;五、工作原因;六、教会没有参与社会、政治问题。他补充,现时流堂有各类离堂会不同人士:五、六十岁退休人士、失明人士、没有牧会的传道人、执事及其儿子、大学生、患有忧郁症人士。

是次研讨会上午部份约有八十人参与。下午时段则有博士生以海报形式发表相关论文,另外亦邀请不同嘉宾如司徒永富博士、纪治兴博士等于各小组内分享。

陈韦安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轉數快
南涌講古
靈溢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