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闻消息

恐袭--极右阴霾底下的基穆之争?
翁伟业:克服宣教上的「撒玛利亚」

【时代论坛讯】在三月十五日,纽西兰基督城中一名白人至上意识主义的枪手在两间清真寺中无差别扫射,造成五十名穆斯林死亡。这次的恐袭事件令人不禁去想基督徒及穆斯林是否在这个极右主义抬头底下,进入无了期的对抗及冲突。中华基督教会公理堂传道部举办「纽西兰恐袭──极右阴霾底下的基穆之争?」讲座,让信徒思索如何在此政治处境底下做复和工作。

翁伟业:学习摆脱优越感

公理堂传道部部长、前国际基督教学生福音团契副总干事翁伟业执事用宣教学的角度,来指出信徒不应忽视穆斯林这个群体,须克服宣教上的「撒玛利亚」。他观察到不少人患上了「恐穆症」,基于伊斯兰国(ISIS)的冒起,穆斯林的名称给人有恐惧的感觉。他引用使徒行传一章8节将穆斯林比喻为撒玛利亚人,指耶稣所说的宣教是由耶路撒冷,去到犹太全地及撒玛利亚,才直到地极,但我们却有时忘记了撒玛利亚的存在。撒玛利亚人给犹太人的形象是「杂种」,而且不应与他们交往,但他们却有自己敬拜上帝的习惯,也恪守五经的规则及献祭。其实,穆斯林也有相类似的地方,他们会看五经、四卷福音书、诗篇及可兰经,他们同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并认为耶稣为最神圣的使者,这些信念虽与基督徒有接近的地方,但我们却选择排斥他们。

翁伟业提醒信徒在宣教时,有时会忽略了一班我们看不起的人。他分享当与穆斯林群体相处时,有时也感到很难摆脱一种优越感,不过透过了解及欣赏他们禁食及祷告的习惯,便看得出他们的牺牲及委身。他指香港的信徒宣教时,便要先克服「撒玛利亚」这个地方,接触内地人、新移民或穆斯林等群体。而除了关心内地教会所受的逼迫以外,翁伟业也希望信徒多为身处新疆再教育营的穆斯林发声,让穆斯林群体感受得到对他们的接纳及肯定。


翁伟业

何伟业:信徒有责任在敌对环境中播下宽恕

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何伟业博士因事未能出席,讲座上播放他的录音档及展示他所预备的简报。当中,他指出是次恐袭不只涉及枪械管制的问题,更反映近年兴起排他性强的极右意识形态,会驱使更多人效法,以恐袭的方式来「消灭」对手,所以需要仔细研究枪手背后的意识形态。何伟业表示,是次枪手的行动是经过长时间安排,在行凶前便于网络上发布一篇名为《大换血》(The Great Replacement)的宣言,强调是白人先来到纽西兰,但欧洲现时却有不少地方被穆斯林所侵占。凶手认为纽西兰基督城作为一个代表基督教的重要地方,所以拣选那里的清真寺进行施袭;他亦将自己看成是正义的骑士,带着十字军的形象去重夺欧洲文明。何伟业认为凶手的想法与ISIS及阿盖达组织发动圣战的目的不谋而合,将基督徒及穆斯林形容成敌对状态,以战争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激发两者的矛盾及仇恨。

在这个强调抗衡、敌对及战争的世代,何伟业强调信徒应透过宣讲福音的故事,为世界带来复和及宽恕的讯息,并向穆斯林分享耶稣基督的爱。他指圣方济各早前亦与伊斯兰教逊尼派领袖签署共同声明,反对以宗教名义所发动的战争,并保持双方对话,放下仇视。何伟业引用〈圣法兰西斯的祷文〉,希望信徒在仇恨当中播下宽恕及安稳的种子,而香港的信徒也因此需要重新反省如何看待新移民。

接纳教外其他群体

中国神学研究院助理教授朱光华牧师曾在澳洲的华人教会牧会廿五年,指澳洲早已由白澳政策改为多元文化的政策,而枪手却是在这个政策底下生活,渴望铲除其他族裔。他认为即使政策有修改,但若人心没有改变,歧视仍可以继续发生。他寄语信徒应在自己心里进行革命,例如学习如何接待内地的新移民、与家傭同枱吃饭,将她们当成家中的一份子,透过恩典(“Gracism”)来对抗种族主义(Racism)。

施达基金会传讯主任黎嘉晋谈到,极右主义透过制造敌人及敌我矛盾来建构自己的身份,将社会现有的问题归因于外来者所造成,极右主义现在更可以透过民主选举进入政府架构发挥其影响力。自九一一袭击后,媒体及政府不断将中东裔的穆斯林塑造成敌人及入侵者,所有阿拉伯裔的人都被当成恐怖主义的一份子。他鼓励信徒及教会应尽良心的责任,照顾最小的弟兄,关心穆斯林群体,包括香港的南亚裔群体。他亦举例,曾有教会开放场地,邀请寻庇者煮家乡菜,透过食物来彼此结连。

是次讲座于三月廿四日在中华基督教会公理堂举办,约有八十人参与。


朱光华

黎嘉晋

Donationcall
更多标签
轉數快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