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聞消息

「明日大嶼的迷思與真相」講座
鄧永成:計劃真正受惠者非港人

【時代論壇訊】由基督徒護守大地聯盟主辦、《時代論壇》協辦的「信仰不離地:『明日大嶼』的迷思與真相」講座已於四月十三日舉行。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系特邀教授鄧永成闡述,明日大嶼真正的受惠者並非香港人,又指背後反映社會公義問題。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導師殷偉憲博士則認為「明日大嶼」雖然破壞生態,但有一定的潛在回報,值得支持。

鄧永成:從中港形勢分析政府政策的傾斜

鄧永成開宗明義指出明日大嶼的重點並非香港的土地足夠與否,而是公義的問題,並指摘香港政府沒有回饋香港人。他表示,明日大嶼的討論不應只集中在經濟與環保的考慮,更不應單以回報與成本的問題決定是否應該推行明日大嶼。他提到特首林鄭月娥將基本居住權說成為置業,故明日大嶼中計劃興建的並非公屋,而是公營房屋,即綠置居等讓市民置業的措施。他又表示,現時香港已納入一國兩制之中,香港這數十年來,由珠江三角洲一直到大灣區等,對中國的發展起了很大的幫助,但中國只強調由東至西的發展,忽略了由南至北邊的發展;而現時香港很多基建都是由中資企業負責。上述種種因素都在反映明日大嶼計劃中,真正的受惠者並非香港人。他形容香港已由被二度剝削變為全面剝削,並由「下流」城市變為「下流」社會。

鄧永成解釋,現時很多討論會將環境與發展對位,但這是一種偽命題,就如土地不足一樣。他提到香港政府有很多資源可以作不同用途,不過現時大多都用作基建之用,用作房屋及醫療等民生問題的資源少之又少。他又指出,政府會用公帑興建道路與其他配套設施,再讓私人發展商在附近興建房屋,然後發展商就可因某樓盤有良好的交通配套而提高售價。他表示政府政策的傾斜,以致很多應建的房屋沒有建,應實施的政策沒有實施,令到很多人住在劏房之中,他指這涉及公義與剝削的問題。另外,他指出很多人都認為香港一向都是以填海的方式增加土地供應,但他批評這是嘗試以偽命題轉移視線,因為以往的填海並不如明日大嶼般在海中心進行,不應混為一談。

殷偉憲:明日大嶼回報比成本高,值得支持

殷偉憲指出,香港存在對土地的需求是無可否認的事實,而且香港在土地方面的供應不足,如果市民想有更大和更好的居住環境,就應該從增加供應方面著手。他亦提到,其實現時香港很多新市鎮都是以填海方式建成,填海對香港來說並非新奇事。

對於有人指大灣區的發展或有助舒緩香港房屋問題,他回應指身邊有很多朋友都表示最多只會「在香港買一間屋,再到大灣區買一間屋」,不會完全搬到大灣區住,他亦指香港是我們的根,甚少有人願意將自己的根移到大灣區,因此大灣區的發展對於解決香港房屋問題的幫忙不大。而對於明日大嶼是否可能涉及嚴重超支的問題,他坦言,由於明日大嶼是一個長達數十年的工程,因此計算當中涉及的誤差可以很大,並指最後「要一萬億都唔過份」,但強調工程費用是分階段支付,並不會導致香港「一鋪清袋」。他亦回應指,從經濟角度上會分析回報與成本(benefit and cost);雖然明日大嶼會造成環境破壞,以及涉及高昂成本,但由於落成後會帶來賣地收入,以及可以改善市民居住環境,而且其改善是難以用客觀標準衡量的回報,加上其他潛在的回報,例如可能有助改善社會撕裂問題等。因此,他認為值得上述成本的付出。

主持人基督徒護守大地聯盟的黎偉賢則引用自由黨邵家輝議員所舉「解決海馬生活抑或住屋問題」的例子,問殷偉憲是否只需顧及改善香港居民的生活而毋須理會海馬的生活。殷偉憲承認明日大嶼會造成環境破壞,但亦無可厚非,「係對唔住啲海馬架啦」。他也指出,公營出租房屋的損失率高達百份之三十,即是政府令付出一元就會損失三毫,而且會困住資源,影響政府的資源分配,對香港的長遠發展來說也會產生壞的影響。

會眾關注樓宇租金與居住面積的公義問題

對於劏房的問題,殷偉憲亦表示「住劏房其實都係一種選擇」,他看過一些年青人會買數千元的名貴波鞋,但住在劏房,對他們來說,住劏房可能是為了交通便利的緣故。他認為「明日大嶼」可以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鄧永成則回應,把住劏房視為個人選擇是一種歪論,就如殷偉憲提到的個案反映,年青人希望生活更便利,因此想住在市中心,但因為他們根本無法負擔市中心地段昂貴的租金,才逼不得已選擇劏房。他指出,有研究顯示有房貸在身會使人減少造反的意慾,因此質疑政府希望市民買樓是為穩固政權之用。

殷偉憲認為香港現時變得愈來愈像中國內地,而不像一個市場運作的經濟。他表示,如果市民愈來愈依靠政府的幫忙,就會如內地文革時的情況一樣,所有事都依賴政府;他又指有些人卻喜歡政府幫自己選擇。不過,他又指有些事是不得不靠政府行動,例如填海與否,雖然他個人也不希望填海,但以香港整體利益出發,他認為這是需要的。他反問會眾,應否因為解決不到香港人自身所的問題而忽略其他希望來香港的人。

在問答環節中,有會眾問及對香港來說居住面積有多大才符合公義,鄧永成回應指,公義並非由居住面積的實質數字定義,而是在共創香港後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就是不公義。他也提到有部份劏房戶在輪候公屋,而因公屋有入息上限,因此他們會要求公司不要加薪,以符合公屋入息條件要求,他指這是在限制市民的生產力。

對於有關控制租金政策意見的提問,殷偉憲指自己絕不贊成此政策,因為這會衍生很多其他問題,得不償失。他也承認現時租金高昂,但指有問題出現並不代表理論本身有問題,同時表示即使推出控制租金政策,也只能有短期租金下降的幫助,但後患無窮。

有觀眾感歎,以往政府推行重要政策時都會有白皮書諮詢市民意見,但現時貌似已不重視民意,也批評政府將長遠需要與短線需要混為一談,企圖混淆視聽,問及面對不聽民意的政府,市民還可以做甚麼, 鄧永成則回應,香港政府現時其實是在創造民意,例如舉辦了土地大辯論,但政策卻沒有跟從辯論的內容而作出改變。他又批評明日大嶼願景其實並非願景,而是藍圖,已經是決定好的事。他又說到,香港過去數十年不公義的情況都沒有改善是因為土地發展體制的問題。

是次講座假塔冷通心靈書舍舉行,約有二十人出席。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栽種和平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