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總編desktop

【總編desktop】

「反送中」的心靈檢視

林鄭月娥政府修訂引渡法例一意孤行,社會關注繼續升溫,今期《時代論壇》週報亦以此為頭版專題。事實上,昨晚教牧關懷團發聲明關注修例,相關報道在網站一出,在社交網絡分享者眾,網頁瀏覽率持續高企,連英美加澳日台等均不乏瀏覽者。

在歷史裡,香港多次成為不少人的避風港。今天香港人口的上一代有相當大的數目是逃避內地政治動盪而來港,這份集體記憶埋藏在大部份香港家庭的深處,卻清晰依然。事實上,今天內地司法的全球排名比香港仍然低很多,近年中共還明言不會依司法獨立的一套;今次「送中」法例修訂在香港社會所掀起的憂慮,可想而知。高官只要放下剛愎自用的心腸,也總能夠聽進這些百姓心底話,撤回修訂。

其實,即使對香港教會來說,本地為數不少的堂會,其創會信徒教牧也是一九四九年前後迫於內地形勢而來港,分享同一份的集體記憶,也不難明白今天香港社會的憂慮所在。他們促成戰後本地教會的大規模增長,卻也在那些年強化了本地教會群體避談政治的氣質。當然,經過九七後一浪接一浪的大型社會運動和世代更替,今天信徒教牧對於社會關懷的看法其實已經大有不同;當危機殺到埋身,願意發聲的也愈來愈多。

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為公共議題發聲,也需要經常檢視心靈——是為了自身的憂慮,抑或為了眾人的公義?當惡浪未知何時退,兩者日後可以導致很不一樣的抉擇與後果。就如今期社評所言,若然兩地未有條件讓被引渡的疑犯得到公平審訊,暫不作引渡安排就是符合公義;信徒教牧的關注不單是為了一己的安危,更是為了眾人的福祉。這其實是一份為他的愛,為了那定居的、暫居的,以至因為逃難而經過這裡的。這既符合耶穌基督為世人犧牲的榜樣,也讓前景愈見不明、生存空間愈見狹窄的香港社會有互相打氣撐下去的能耐,見證上主的憐憫與公義。說到底,我們都是寄居在世的,也是寄居這個開埠不到二百年的小城,只是適逢其會,在這裡碰上一個個活出見證的機會。

就「送中」條例風波,《時代論壇》社評在一開始就作過多次評論。這裡再列一次,供讀者參考:

特區政府還有多少捍衛人權的擔當?
(1644期社評.2019年3月3日)

移交逃犯修訂 當局切勿一意孤行
(1646期社評.2019年3月17日)

中港引渡公義難保 自己權利要自己救
(1648期社評.2019年3月31日)

為香港準備一顆怎樣的心──續評《逃犯條例》修訂
(1649期社評.2019年4月7日)

林鄭月娥政府何時才肯面對民意?──再評引渡條例修訂
(1654期社評.2019年5月12日)

「總編Desktop」隨每週電郵快訊發出。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轉數快
一生螈命
靈溢
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