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每週論壇

時代跨頁

論斷與寬恕
家庭與教會從撕裂中學習饒恕

由六月因《逃犯條例》修訂爭議觸發的連場社會運動,對立面不單在於政府、警察與示威者,亦在於民間政見不同者而無法溝通,常見於家庭及教會的世代之爭。在一時意氣下,往往可因情感而產生非理性的論斷、標籤,家人、教會弟兄姊妹亦不例外。聖經教導要饒恕七十個七次,這些衝突過後又可怎樣饒恕與復和?

最近有機構以「論斷與寬恕」為題,舉辦兩場有關在家庭及教會「與情緒共舞」的講座,分別邀請幾位心理學家及精神科醫生,分析家庭與教會產生的論斷成因,希望兩代人在衝突中仍能互相啟發,並希望會眾能學習饒恕。

譚日新:家庭兩代不同視覺產生論斷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臨床心理學家譚日新博士開首以「無恩怨不成父子」為題,先以Marvel電影人物鐵甲奇俠和蜘蛛俠引入。曾有網民以父子關係作比喻,因鐵甲奇俠願意提攜蜘蛛俠,但同時又會責罵他,對他的要求更高。譚日新指出兩代之間的爭拗多,加上現今《逃犯條例》修訂導致社會動盪的事件,不論黃絲、藍絲,甚或一家人有同一立場,也可能會出現爭執:父母可能責怪子女衝動,不成熟、幼稚。另一方面,年輕人會認為父母不夠熱血、怕付出、怕死,兩代從不同角度看事件,以致產生不少論斷。

譚日新認為雙方均有其道理,指自古英雄出少年,如耶穌三十歲便出來傳道。同時一些中、壯年人確有很多顧慮,但身為父母的他們仍然願意為子女犧牲。而他分析父母論斷子女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父母想子女完成自己心願、自己本身亦需要母愛和父愛、父母本身有情緒精神問題等。他又指有些時候,在父母長期論斷下,子女會懷疑父母是否愛他╱她,甚至會導致情感虐待,特別是父母在言語上經常對兒童作出取笑、輕蔑、羞辱或排斥,例如父母責罵子女「喊咩啊喊衰哂,喊包!」、「生嚿叉燒好過生你啊!」。譚日新認為,這些論斷的說話,給予子女一個身份,有些兒童會過於相信這些說話,彷彿讓其變成了他們的「人生座右銘」。在子女成長後,論斷或會令子女自尊感低、未能建立長久、有意義的關係、出現情緒問題,如抑鬱、焦慮等。

若年輕人要走出長期被父母論斷的經驗,譚日新建議可先了解目前的問題,探索自己的感受與想法,讓自己連繫過去事件與現今問題的關係,之後再學習如何回應父母。譚日新解釋子女要學習放下舊恨,學習寬恕、復和;如仍要相處,便可訂立界線,如子女不喜歡母親在自己忙碌時致電,可嘗試與她定下打電話的次數、時間等。他補充,作為子女的,也要知道父母也有他們的限制。另一方面,當父母面對子女的論斷時,譚日新指父母要理解青年人重視夢想,聆聽子女的心聲;不要以子女的成績和成就肯定其價值。此外,譚日新強調,「做父母是呼召」,最終向上帝負責。他又指所有子女是上帝所給予父母來託管的,父母沒有最終擁有權,子女長大後也要向上帝負責。

譚日新又闡述家庭關係的基督教神學基礎,當中包括四個主要元素:委身、恩典、充權和親密。他指出家庭裡成熟盟約的建立首先需要夫婦的委身作為基礎;家庭須建立在充滿接納和饒恕的恩典中;家庭成員亦要彼此充權,而不是彼此控制;親密是植根於了解及明白對方。他指當家庭擁有這四種元素後,從而帶來關懷、諒解、溝通和彼此合一。

許志超:看似無法饒恕背後的心理學謬誤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名譽副教授許志超博士從心理學角度看饒恕,他引用基督徒心理學者所說,指饒恕是「願意放棄怨恨、論斷和冷漠的權利,並同時培養對對方不配得的憐憫、慷慨、甚至愛。」

許志超先分析導致人無法饒恕的原因。有些人會認為「傷害是故意的」,所以無法饒恕他人,許志超指這個是「基本歸因謬誤」——傷害者易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情境的影響或要求,而別人則較傷害者易將之歸因於傷害者的個人特質。例如有一個人遲到出席約會,遲到者會歸因於環境,但等待遲到者的人則會歸因於遲到者慣性遲到的習慣。許志超又舉例,有次他與太太爭執,太太說了一些傷害他的說話。太太解釋是因為當時很生氣,歸究於環境的影響導致當時行為,但許志超解釋太太的行為時,會基於太太的內心及個人特質而影響她的行為,覺得太太是故意這樣說。

另外,有些人會覺得「傷害是嚴重的」,許志超表示當中可能存有心理學所指的「記憶的偏差」。他引述這理論背後的實驗:曾有同一個學系的低年級同學因不懂得做功課,便相約高年級同學請教,但最後高年級同學卻失約,低年級同學因功課差而不能在該學系繼續學業。其後實驗邀請旁觀者,從傷害者(高年級同學)及被傷害者角度(低年級同學)的口中聆聽上述故事,旁聽者發現被傷害者易會憶述較多有利自己情節,甚至增加對自己有利的改動情節。許志超指出,因為記憶出現偏差,從而導致被傷害者會感到自己受的傷害是很嚴重。

許志超又舉出有些人會覺得在對方沒有真正道歉時是無法進行饒恕。他認為對方未必能完全了解傷害。因傷害者不一定知道被傷害者的痛苦。他認為我們不能強迫自己饒恕,但他提出了一些例子來提醒眾人:「他有意傷害我,但也許有其他原因」、「我也許記錯了一些事情」、「對方沒可能完全明白我的傷痛」。他表示不是要令對方發現自己的錯,而是為對方的需要禱告。另外,許志超指若真的傷害他人,要化解被傷害方的忿怒,不是要澄清或解釋,而是承認「真的傷害了對方」。

麥基恩:要正確面對各種論斷偏見

資深精神科專科醫生、心理衛生會副會長麥基恩博士指出論斷是指對某個人或群體就某事而提出主觀意見,毫不理會事實或各方證據的意見。麥基恩指論斷通常有三種表達方式:一是偏見,思想上不中立;二是加上感情;三是歧視。三者加起來就成了論斷。他指出人傾向會從三個範疇作出論斷。

麥基恩表示人會容易受第一印象影響。第一印象會導致「認知偏見」。認知偏見是有系統地偏離理性思維去論斷,導致感覺偏差,錯誤解釋及決定等不良後果。「偏見影響記憶……記憶是持久偏見,認為他人過去表現即現時表現。如果你覺得他是一個好人,即使他做錯任何錯事,你都會依然覺得他是一個好人。如果你覺得他是一個壞人,他做任何好事你都會依然覺得他是壞人。」、「我認同你講嘅,但係我都係覺得你係錯。」麥基恩又舉出「自我肯定偏見」,是在各種證據中,刻意或無意地選擇合乎自己心意的、忽視相反的證據。「如果我覺得傳統音樂(或聖詩)不動聽,我就會故意選一首很不動聽又很低沉的歌(或聖詩)去證明傳統聖詩不吸引。」同時他指出「負面性偏見」,是在眾多事情上,刻意或無意地選擇較否定或負面性的因素、要點、論點、經歷等。反之,正面的便被忽略、輕視或比下去,導致人較易出現焦慮及憂鬱。「我們很容易把負面的事記住,反而正面的或中性的卻不太會記住。」

「當我們懷著不開心與焦慮情緒,我們所看的每事物都更加負面。一些憂鬱症病人就像帶了太陽眼鏡一樣,他們的世界都是很憂鬱的漆黑一片。」

在這些需要偏見下,我們可如何作出正確的判斷?麥基恩指出以下四點:首先承認並認識自己的偏見。二是跟從彌六8所言:「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他指必須先謙卑,才去行公義。「(回應香港近日事件)今次政府起初亦是行公義所以選擇修例,而反對修例的其實亦是在行社會公義,各有理據,同為行公義。但政府卻不夠謙卑,理應謙卑後才行公義、好憐憫。」三是從錯誤╱成功中學習。四是尋找支持正反雙方的意見,不只尋求與自己相似意見。麥基恩指,「就算你覺得你自己是對的,你都應在網上搜尋一下對方的意見再作判斷。」

陳玉麟:在靈裡達致真正的寬恕

「我們沒有權利要求對方原諒任何人,包括自己。」精神科醫生陳玉麟講述及解釋「寬恕」,是百分之百人性,亦是百分之百神性。他指人不應該太武斷和魯莽地強制要求別人寬恕,這是個很大的錯誤。他以小孩子打架後,老師常說的「握握手,以後就做好朋友,忘記這件事」作比喻說明,我們心中有一個防禦機制,強制的寬恕只會令仇恨更深。陳玉麟又指“We connect”不只是口說,最重要是彼此是同在與連結的。在靈裡,人性的團結變得更大,寬恕的能力亦變得更大。陳玉麟表示信徒缺乏靈性上的操練,故最重要的是多操練,以敏銳上帝想我們跟隨的步驟。

陳玉麟引用教會的一個場景,去解釋寬恕的三個步驟。例子是一位信徒在教會會議被另一位信徒公然侮辱,又作出不真實的指控。會議上被侮辱的信徒以沉默應對作結,然後獲得三類回應,第一是他朋友說:「你這已是小事一椿,我上次被那人害得更慘」;第二是傳道人對他以聖經作勸慰,重申寬恕是真理要學習;第三是牧者聆聽並安慰他,再以禱告祈求上帝賜下寬恕的能力,戰勝魔鬼攻擊,要得勝有餘。

陳玉麟把這些回應分為三部份,藉此來解釋寬恕。他提到,第一個步驟其實是講述事件,「其實事情沒分大小,就算微小事件都可以令人痛恨一生……一句說話,若得罪了(那人),他可能記恨一輩子。」他又指,人較常會用二元化思維去分析各種事件,二元化思維即是指每件事都有對立面,黑與白,好與壞,但過多的二元思維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真正看法,更會產生偏差。他指我們把事件看得透徹,看見人與上帝的關係,才是最重要。

第二步是關於傳道人以聖經作勸慰,陳玉麟重申寬恕是真理需要學習,但每一成年人都知道「你需要寬恕」這些大道理,所以未必適宜當刻安慰時作出教導。「第一件事我們需要平靜我們的心,我們需要有人諒解,我們才能夠平靜(當刻的)情緒,平靜過後方可重新複述所發生之事。」而期望與現實之間有落差。陳玉麟提到,很多人會認為只要得罪人的一方道歉認錯,另一方就必定原諒他,他直指這只是理想。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其實寬恕是在接納他人認錯和原諒他人之先。關於「……寬恕不需要有特定軌跡,只要有聖靈、上帝的感召,你就去吧。」

第三步是關於上述牧師提到的「得勝有餘」,陳玉麟認為,「我不曉得基督徒是否一定要得勝有餘。我們不可以失敗嗎?我們不可以失望嗎?為何一定要得勝有餘呢?」不同事件都可以是上帝給人的功課。他指人們有同一個人性,需要一起連結,當人能感受到與身邊的人連繫,憐憫的心會油然而生,人就能明白生活當中每人都有逼迫痛苦,「雖然當刻你得罪了我,但你都是上帝所愛的人」。這需要時間操練,每人亦需要學習寬恕自己,皆因曾被寬恕。

陳玉麟在末段解釋,「寬恕不是一刻就能做到的事,而是需要不斷重複又重複,才能寬恕。……會有很多磨練,我們需要與主一起相處,一起走這些路,才能感受到上帝那種憐憫與關愛。」他又以一幅浪子回頭的圖畫作結,「上帝永遠都很接納我們,不介意我們是怎樣。如果我們亦渴求寬恕,為何不把這畫,畫在我們生命當中?讓我們把每一個角落,都充滿這幅圖畫。」

兩場講座名為「與情緒共舞講座—『論斷與寬恕』」的教會篇與家庭篇,前者由譚日新與許志超主講,後者由麥基恩及譚玉麟主講。兩場講座由環球天道傳基協會、天道書樓及環球聖經公會合辦,分別在七月八日及十一日假尖沙咀潮語浸信會舉行,各約有一百多人出席。

Donationcall
更多標籤
payme
南涌講古
栽種和平
嘉道理農場